小麥印腥黑穗菌

小麥印腥黑穗菌屬腥黑粉菌科,主要寄生在小麥、小黑麥等作物中,會影響小麥產量,降低小麥品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麥印腥黑穗菌
  • 拉丁學名:Tilletia indica Mitra
  • : 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黑粉菌綱
  • :腥黑粉菌目
  • :腥黑粉菌科
  • :腥黑粉菌屬
  • 分布區域:印度
傳播途徑,形態特徵,為害特點,控制方法,生物學特徵及發生消長規律,

傳播途徑

病原菌具有種傳、土傳和氣傳等多種傳播途徑。種子傳病 病粒及附著於健康種子上的冬孢子,是病原進行遠距離傳播的重要條件,由於病原體局部感染的特性,在收穫期間混雜於健康種子中的病粒,很難有效地清除,因而病粒可隨同商業性或科研性引種,甚至貿易性進口糧食而遠地傳播。病土傳播 病菌在土表和土壤表面以下3英寸和6英寸等不同深度的土層中,其壽命分別為45個月、39個月及27個月。 Munjal報告、在印度新德里,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4年。餵食含菌飼料,牲畜的糞便中有相當數量的存活冬孢子,已知病原可在麥桿、糞肥土中至少存活兩年以上。氣流傳播 目前尚未證明病穗中的成熟病菌在田間可以通過氣流在當年形成第2次侵染,但存在於土壤表層的病原冬孢子,當土表溫度適宜,且土壤含水量充足,甚至因降雨或灌溉存在流動水時,冬孢子萌發後形成的先菌絲可伸出於土表,其上簇生的眾多的小孢子,一旦遇有微氣流或濺落的雨水,便脫離先菌絲而隨微風或雨滴降落到處於孕穗至揚花期的麥株上,遇有適宜氣候條件,便可侵染髮病。
寄主
小麥(Triticum aestivum)、小黑麥(Triticale hexaploide)。人工接種證明與小麥近緣的單粒小麥(T.monococcum)提莫非氏小麥(T.timopheevi)和山羊草屬(Aegilops)包括具節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鉤刺山羊草(A.triuncialis)等11種山羊草是小麥印腥病菌的易感寄主,其他如耐酸(Bromus ciliatus)、旱雀麥(B.tectorum)、黑麥草(Lolium perenne)、多花黑麥草(L.multiflorum)等也可感病。在小麥中除硬粒小麥(T.durum)、有較明顯的抗性外,冬春小麥的品種之間雖存在感病性的差異,但迄今未發現免疫品種。

形態特徵

病原菌的冬孢子成熟時呈褐色至深褐色,球形至近球形,直徑25-43um(或20-49um),平均35um。在光學顯微鏡下,孢壁結構大致由3個部分組成,最外層的胞鞘,觀察為由纖維物質組成,孢鞘具有易於吸水膨脹、失水後易於破裂的特性,通常包裹於有飾紋的外胞壁之外。外胞壁具有疣狀突起形成的飾紋.疣突多有色素沉積常呈深褐色,在掃描電鏡下,疣狀突起由基部至頂部形成多層次的同心輪紋。層疊的疣狀突起的邊緣,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現由淡褐色磷片組成的波紋狀周邊,內胞壁為較薄的胞質膜。有時冬孢子尚附有透明的菌絲殘體,稱為尾絲(apiculus),不孕細胞通常淚珠狀或球形,半透明至淡黃褐色,最寬直徑10-28um,最長直徑達48um,孢壁輪紋狀,厚7um,內含物顆粒狀。冬孢子萌發時,在頂部形成先菌絲(擔子),其長度有很大變化,有的短於冬孢子直徑,有時其長達冬孢子直徑的數倍至十數倍,通常不分枝。小孢子(擔孢子),密集地簇生於先菌絲頂部,不交接,其數目自26個至171個不等(或65—185個)。初生小孢子絲狀,長64.4—78.8 um,萌發後形成臘腸形的次生小孢子,11.9一13.0×2.0—2.03um。註:1931年Mitea首先將病原菌命名為Tilletiaindica。因此菌在萌發時,先菌絲頂端族生的小孢未進行交接,Mundkur1940 年移入Neovossia 屬重新命名為Neovossia indica Mitra(Mundkur)。1953年Fischer認為此菌應歸屬於Tilletia ,因而又恢復了T.indica的名稱。

為害特點

影響小麥產量,降低小麥品質,發病率只需達3%以上,該小麥製成的產品將會因其帶有濃烈的魚腥味而不適宜人類食用。

控制方法

1.檢疫。為了預防小麥印腥的傳入和危害,我國於1986年公布小麥印度腥黑穗病為對外檢疫對象,1992年10月公布該病為一類檢疫性病害,為此應加強疫情監測,嚴密注意疫情動態的發展。當前除應對從鯿及墨西哥國際小麥玉米引種中心(CIMMYT)引進的品咱種質資源實施嚴格檢疫處,也要加強對進口糧食的口岸檢疫,包括加強般艙抽樣管理和實驗室檢驗,室內檢驗應擴大到包括對禾本科有關印腥易感寄主的種子檢驗,如山羊草屬Aegilops及黑麥草屬、雀麥屬等,同樣應加強對郵寄及旅客攜帶物的檢疫,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傳入該病。
2.抗病育種。抗病品種是化認的有效而又經濟的防治方法,墨西哥國際小麥玉米中心和印度正在進行大量的品種抗性篩選工作,但大多栽種於印度的小麥品種均有一定感病性,只有硬粒小麥T.durum及小黑麥Triticale hexaploide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抗病性,但尚未育成理想的高抗或免疫品種。
3.種子處理。實驗室藥效測定證明,五氯硝基苯、汞製劑及重金屬鹽類對於冬孢子有殺傷作用,但在田間套用時,藥劑的滲透受到果此的阻止而難於達至種子內部。同時,藥劑處理難以消除多年存活於土壤內不同深度的冬孢子。
4.農業防治。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實行兩年以上的輪作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內冬孢子存活率,從而減少發病率。調整小麥播種期,使小麥的生育期氣候條件不適於孢子萌發,但在連續陰雨季節的地區很難實現。減少氮肥的施用量。防止使用帶菌糞肥。調整田間灌溉時間和次數,控制灌溉水的流向,避免病菌冬孢子隨同灌溉水擴大污染。

生物學特徵及發生消長規律

Bedi及 Dhiman認為冬孢於須經6—8個月的休眠期後才能萌發, McRae認為新鮮病癭通常不能萌發,或萌發率很低。為此經過很多試驗,Holton在室溫下用自來水浸泡病癭一周后在2%的培養基上獲得萌發,Mathur及 Ram在土壤浸出液上獲得61%的萌發率,章正等用0.1%NaClO溶液預浸病癭90秒後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病粒2—4小時,然後經孢子懸液培養於含有滅菌水的瓊脂井之中,在20℃光照下 1周后開始萌發,2周后有的樣品的萌發率>40%,1984年同法進行新鮮病癭試驗,4周后萌發率達18%。在5—8℃條件下,病粒經15年貯存後萌發率仍可達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