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鰁,學名:Sarcocheilichthys parvus (Nichols, 1930),俗名:荷葉魚、紅臉魚,為鯉科、鰁屬的一種魚類。體長為體高的3.3~4.0(平均3.5)倍;為頭長的4.4~4.8(4.6)倍;為尾柄長的4.8~5.8(5.3)倍;為尾柄高的6.7~7.8(7.1)倍。頭長為吻長的2.7一3.1(3.0)倍;為眼徑的3.4~3.8(3.5)倍;為眼間距的2.4~2.6(2.5)倍;為尾柄長的1.1~1.2(1.1)倍;為尾柄高的1.4~1.6(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1.4(1.3)倍。分布於長江以南各水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鰁
- 拉丁學名:Sarcocheilichthys parvus (Nichols, 1930)
- 別稱:荷葉魚、紅臉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亞科:鮈亞科
- 屬:鰁屬
- 種:小鰁
- 定名人:Nichols
- 年代:1930
形態特徵,生存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6;胸鰭Ⅰ~13~14;腹鰭Ⅰ~7。鰓耙6~10。下咽齒5~5。側線鱗35[4.5/(3.5~V)]36;背鰭前鱗11~12;圍尾柄鱗14。
體長為體高的3.3~4.0(平均3.5)倍;為頭長的4.4~4.8(4.6)倍;為尾柄長的4.8~5.8(5.3)倍;為尾柄高的6.7~7.8(7.1)倍。頭長為吻長的2.7~3.1(3.0)倍;為眼徑的3.4~3.8(3.5)倍;為眼間距的2.4~2.6(2.5)倍;為尾柄長的1.1~1.2(1.1)倍;為尾柄高的1.4~1.6(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1.4(1.3)倍。
體長為體高的3.3~4.0(平均3.5)倍;為頭長的4.4~4.8(4.6)倍;為尾柄長的4.8~5.8(5.3)倍;為尾柄高的6.7~7.8(7.1)倍。頭長為吻長的2.7~3.1(3.0)倍;為眼徑的3.4~3.8(3.5)倍;為眼間距的2.4~2.6(2.5)倍;為尾柄長的1.1~1.2(1.1)倍;為尾柄高的1.4~1.6(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1.4(1.3)倍。
體較小,稍長,略側扁。尾柄粗短。腹部圓。頭小。吻短鈍,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極小,下位,馬蹄形,口裂較狹,下頜前緣具發達的角質邊緣。唇簡單,下唇僅限於口角處眼小,眼間寬而隆起。口角具須1對,極微細。鰓耙不甚發達。下咽齒長而側扁,其主要2枚末端尖鉤。胸、腹部具鱗。側線平直。
背鰭無硬刺,鰭條較長,最長鰭條的長度與頭長相等,外緣平截或微凸,其起點至吻端較其基部後端至側線最後1個鱗片的距離為大。胸鰭較短,後緣圓鈍,其長度等於或稍大於頭長,末端可伸至其基部至腹鰭起點間的3/4處。腹鰭起點稍後於背鰭起點,後緣亦呈圓鈍。臀鰭外緣平截。尾鰭分叉淺,上下葉末端稍圓。肛門位置在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的中點或略近腹鰭。
脊椎骨4+34~35。鰾較小,2室,前室呈圓形或橢圓形,其長約等於眼間距,後室細長,呈棒狀,末端尖,為前室的2.0倍左右。腸短,腸長為體長的0.6~0.7倍。腹膜灰黑色。
體灰色微帶黑。體側中軸自吻部至尾鰭基有1黑條紋,其寬度相當於2個鱗片,與眼徑約等長,此紋後半部色較深。頰部、額部均呈桔紅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淡桔黃色,鰭條上常帶有細小黑色點。生殖期間雄魚體色較鮮艷,吻部具有較大的珠星;雌魚產卵管延長,最長的約與頭長相等。
口小,下位,呈馬蹄形。下頜有角質邊緣。下唇限於口角。具短須。側線鱗35~36。體側有一黑色縱紋。生殖季節雄魚吻部具珠星,雌魚產卵管稍延長。
生存習性
中下層魚類,喜生活在水質清澈的石底山溪和小河中。雌魚體長50毫米達性成熟。
繁殖季節約在4月。為鰁類中最小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