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里恩·哈珀

小馬里恩·哈珀

小馬里恩。哈珀(Marion Harper Jr.1916-1989):美國廣告界20世紀最富有創新王國的締造者,創建了英特帕布利克集團,開創美國廣告史新紀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馬里恩·哈珀
  • 外文名:Marion Harper Jr
  • 出生日期:1916
  • 逝世日期:1989
小馬里恩.哈珀生平簡介,馬里恩.哈珀的廣告理念,

小馬里恩.哈珀生平簡介

小馬里恩·哈珀作為美國廣告界20世紀最富有創新王國的締造者是個不爭的事實。1939 年,這個耶魯大學畢業生,進入麥肯廣告公司的收發室工作。1942年,成為文案研究部經理。後為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H.K.麥卡恩的助手,1948年32歲時接替麥卡恩的職位。他加強了購買動因的研究和廣告預測技術,並開始兼併廣告公司。
1960年“將一架梯子支出地平線”,創建了英特帕布利克集團。但是哈珀不計後果的開支,導致了英特帕布利克集團的首腦在1967年將他驅逐。1998年,哈珀才遲遲地加入廣告名人堂。

馬里恩.哈珀的廣告理念

1939年,從耶魯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的哈珀進入了麥肯的郵件收發室。精力異常充沛的哈珀每天工作16個小時後,還要去爵士俱樂部玩到深夜。數月後,哈珀被調到調研部,在那裡,他提出了用“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來研究雜誌和報紙讀者的興趣,研究“印刷品信息和廣播信息對客群的影響”。哈珀的研究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公司迅速將其研究的新方法 套用到了廣告領域和新生業務中。1946年,哈珀成為公司副總裁及調研部總監。一年後,年近七旬的哈里森.麥肯任命哈珀為其助手。1948年,麥肯宣布哈珀為公司總裁及執行長的繼任者。
而事後,這位年輕總裁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哈珀首創了“整合行銷傳播”、“公司中的公司”、“相互競爭、統一管理的分公司體系”等等新的理念,用各種新型的廣告業務、充滿膽識和活力的想法和方式,對廣告代理業務進 行了開拓性和革命性的調整。這些使得哈珀成為廣告界讓人又愛又恨的人,
1958年的《Printer’s Ink》報紙描述哈珀時說:“爭議和客戶都在爭相向他涌去。”在1962年的一期《時代》上的封面文章則說哈珀是“廣告界中最固執、最有爭議的人”。
在哈珀之前,麥肯的所有子公司都叫麥肯。不光廣告業是這樣,其他服務行業也莫不如此。所有大型服務性企業的領導人都認為,同一塊牌子下面的公司就都應該叫同一個名字,子公司之間沒有業務上的不同,只是所轄區域相異。然而,從1954年起,情況發生了變化。
1954年6月,麥肯公司打算收購克里夫蘭的一家名叫Marschalk&Pratt的小廣告公司,這家公司非常小,但卻奪走了標準石油在當地的一大塊 廣告資源。在財大氣粗的麥肯公司面前,Marschalk&Pratt毫無招架之力,收購進行得很成功。但就在這家小公司行將併入麥肯克里夫蘭公司之前, 哈珀突然覺得,讓這家公司成為一個單獨的子公司,讓它保留自己原來的名稱和客戶,效果可能更好。因為,這樣這家小公司可以承接比較小的客戶,和麥肯公司形成互補,而且,哈珀認為,甚至可以讓它承接與麥肯公司的客戶之間存在競爭關係的客戶。
這樣一來,麥肯公司事實上既收了東家的彩禮,又拿了西家的紅包,同時,還讓旗下不同名牌的廣告公司互相之間展開了競爭。
哈珀的新做法在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對廣告界來說,兩家同主的廣告公司怎么可能做到為各自彼此競爭的客戶保守商業秘密。哈珀此舉甚至遭到了公司內部元老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接下來就會發生大量客戶退約。然而事情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糟糕,6年間,Marschalk&Pratt的規模就翻了5倍。
60年代,當麥肯公司發展成為Interpublic集團時,哈珀提出的這種“競爭性平級分公司”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運用。而30年後,Interpublic集團的幾大競爭對手——Saatchi&Saatchi(上奇-上奇)、Omnicom(奧姆尼康)——也仿效了哈珀的這一創新。
在哈珀接管麥肯時的1948年,全球排名第五的麥肯總收入尚不及世界最大廣告商智威湯遜的一半。而到了1960年,麥肯已躋身世界第二,略次於智威湯遜,當時只有這兩家廣告公司的總收入達到了3.5億美元以上。
然而哈珀的吸納第三方、促進競爭的策略用過了頭。1964年,哈珀成立了Interpublic集團,將大量資金用在收購其他廣告公司和投資建設海外市場。
哈珀卸任後,經過幾代領導人的調整,Interpublic集團慢慢走向了成熟,擺脫了最初以麥肯公司的衍生組織出現的形象,同時也不再是一個由若干龐雜的小公司鬆散地組成的母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