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洋村

小西洋村

小西洋(自然村)隸屬廣東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美西村委會(行政村)。創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據史料記載,福建省莆田縣九牧林氏最先分裔至此肇基,因村落小且地勢低洼,逢雨泛濫似洋,故初名“西洋仔”,後雅稱“小西洋”並一直沿用至今。村內擁有“司馬浦鎮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古廟。支柱產業為紡織服裝,是司馬浦鎮頗具規模特色的睡衣生產專業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西洋村
  • 外文名稱:Xiao Xi Yang
  • 別名:西洋仔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 廣東
  • 政府駐地:小西洋四馬
  • 電話區號:0754
  • 郵政區碼:515149
  • 地理位置:潮南新區中部
  • 面積:0.7平方公里
  • 人口:3千多(入戶統計)
  • 方言:潮州話
  • 氣候條件: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
  • 著名景點:天后古廟
  • 機場:揭陽潮汕機場
  • 火車站:潮陽高鐵站
  • 車牌代碼:粵D
  • 居住姓氏:郭 林 陳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特色工業,基礎設施,其它信息,天后古廟,重大民俗節日,原始居住姓氏,村兩委及治保會領導人,走基層看變化,

基本概況

位置
小西洋村位於潮南新區中部,大南山北麓,東、西分別與峽山街道洋汾陳村、司馬浦鎮中心區接壤,南隔小溪與下店村相望,北與塭美村交界,國道324線(廣汕公路)從該村中心地帶東西貫穿,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國道324線(廣汕公路)小西洋路段國道324線(廣汕公路)小西洋路段
國道324線(廣汕公路)小西洋路段國道324線(廣汕公路)小西洋路段
土壤
按地質年代劃分,小西洋村原系沼澤沖積平原,由於大南山水土大量流失,夾帶泥沙沖積而成,屬粘質土,適宜於種植水稻、小麥、甘蔗、花生、柑橘等作物。
氣候
小西洋一帶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主要特點是氣溫偏高,年平均氣溫20℃左右,最低月份一月為8.4℃,但1961年1月18日出現低氣溫l℃,,常年一般最高氣溫為36℃,其中1962年8月2日曾出現最高氣溫37.4℃。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日降水量最多一般在100毫米。4-8月份為雨季。
小西洋衛星地圖小西洋衛星地圖

歷史沿革

明代至清代,小西洋分屬洋烏都和黃隴都,民國年間屬潮陽縣第九區,直至解放後的1951年末。1952年始建司馬浦區,此歸其管轄。1956年12月撤銷司馬浦區,改設大鄉建制,屬司馬浦鄉。1958年9月撤鄉建社時屬燈塔公社。1961年4月,又重新建立司馬浦人民公社,屬美西大隊。1983年12月,司馬浦撤社復區,屬美西鄉,1987年1月,改區建鎮,成立司馬浦鎮,屬美西村委會(轄小西洋、大西洋、溝美,3個自然村)至今,村委會駐地小西洋自然村。

特色工業

改革開放以前,小西洋村主要是以種植水稻、馬鈴薯、柑橘等農作物,經濟並不是很發達,村里大都是平房,很少有樓房。沐改革開放的春風,特別是汕頭經濟特區建立後,有著發展意識和競爭意識的村民敏銳地意識到務農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於是,他們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從事商業經營、有的創辦工廠企業,經濟一躍千里,呈現一片興旺景象。如今,小西洋村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已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就有10來家,而小型工廠、家庭作坊也有幾十家,主要生產家居服(睡衣)、織布、印染、繡花等產品,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如今的小西洋村,已經是以“生產睡衣”而著稱四鄰, 成為司馬浦鎮頗具規模特色的睡衣生產專業村。
【擁有睡衣生產基地】:小西洋睡衣街、小西洋工業區、爾得發工業屯、新美三路工業群等
【擁有睡衣知名品牌】:可人兒、晚舒妮、蓮蒂兒、半日閒、華純、億琪、佳士寶、多拉美、卡貝仙奴等
爾得發工業屯爾得發工業屯
小西洋睡衣街小西洋睡衣街

基礎設施

交通條件優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國道324線穿境而過,成為帶動全村經濟蓬勃發展的主要交通大動脈。近幾年來,村先後籌資2000多萬元建設1所國小、3個老年人活動場所、拓寬水泥道路、建設大型消防供水系統、治安崗、治安視頻監控網路、農貿市場、垃圾壓縮站等。
西洋綜合市場西洋綜合市場
西洋垃圾壓縮站西洋垃圾壓縮站
西洋村委會西洋村委會
西洋學校西洋學校

其它信息

天后古廟

小西洋天后古廟位於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小西洋村。始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據《中共潮陽地方史》記載,小西洋天后古廟是解放戰爭時期小北山及大南山地方黨組織地下重要交通情報站和秘密聯絡點,在當時曾經是陳店軍管會開展地下秘密活動的場所。對於當時中共潮陽縣委關於恢復發展武裝力量,由隱蔽轉向公開的對敵武裝鬥爭發揮了重要作用。天后古廟保存完好,對於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一定的保護價值。經原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調查、考證,小西洋天后古廟於2001年12月28日被批准為“司馬浦鎮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古廟中的石刻香爐、木質牌匾、古木棉樹等年代久遠的物證,都是給村民留下的珍貴文物。
小西洋天后古廟小西洋天后古廟
小西洋天后古廟小西洋天后古廟

重大民俗節日

1、正月十七日媽祖(天后聖母)聖駕巡鏡出遊,庇佑合境昇平。
2、二月十四日定為媽祖固定紀念日,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逢龍、雞年,媽祖鑾駕巡遊四鄉,小西洋、大西洋、溝尾、洋汾林,四盟鄉聯合舉辦大型潮汕民俗文化慶典活動)
3、五月擇吉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展開賽龍舟運動。運動健兒爭奪冠,戰鼓喧天,鞭炮連天晌,西洋騰巨浪。
4、七月廿日舉辦盂蘭勝會(施孤)
媽祖(天后聖母)媽祖(天后聖母)
壬辰年媽祖鑾駕出遊盛況壬辰年媽祖鑾駕出遊盛況

原始居住姓氏

1、郭氏【汾陽世家】
小西洋郭氏系銅盂鎮潮美(俗稱廖尾)郭氏分支,大唐汾陽王忠武郭公(郭子儀)胄裔,故曰“汾陽世家”。明朝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由九世祖拱川公創居,嗣後子孫昌盛、永世留芳。現為該村最大的姓氏家族。
郭氏昭穆輩序(誠然公系)書表十世至三十七世,如下:
宗弘英文毓興祥,階秀芝蘭慶復重,
閣上名賢生俊彥,世德作求永傳芳。
2、林氏【九牧世家】
小西洋林氏系揭陽市漁湖鎮港口分支,是閩林始祖林祿公後裔,因其十六世孫林披公,生有九子,皆任州牧之官,故曰“九牧世家”。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由一世祖及酉公創居。
3、陳氏【潁川世家】
小西洋陳氏系峽山街道洋汾陳村分支,是潁川侯陳軫後裔,故曰“潁川世家”。明嘉靖年間(約公元1552年)由九世祖西江公創居。

村兩委及治保會領導人

美西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錫源
小西洋治保會主任:郭錫清

走基層看變化

“垃圾堆”上建起壓縮轉運站
近日,記者來到潮南區司馬浦鎮美西村。從324國道新美三路入口到村裡的垃圾壓縮轉運站,有一條新鋪築的長1500米、寬7.5米水泥道路,乾淨整潔。沿路田園鬱鬱蔥蔥,迎面襲來一陣陣微風,十分清爽。這是通往村垃圾壓縮轉運站的道路,竟絲毫聞不到一點垃圾“氣味”,以前垃圾成堆的現象全然不見;相反,變成生態化的自然田園風光,如今成了村里老少休閒的好去處。
“這條路是為了解決轉運站交通不便問題而重新鋪築的。作為區垃圾壓縮轉運站建設示範點,我們把建設垃圾壓縮轉運站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從站址選定、資金籌措、建設規劃、設施配套等方面都進行認真、細緻研究並付諸行動。”聽著美西村黨總支部書記郭錫源的介紹,記者看到了眼前一棟兩層高的嶄新大樓。這就是村投資260多萬元於去年9月動工興建的垃圾壓縮轉運站,總占地面積320平方米。樓下停放著環衛車輛,配備安裝垃圾壓縮箱2台、除臭設備1套、三級污水處理設施和深水井1口。二樓則是管理人員、保潔員和專職司機休息場所。
正在垃圾壓縮箱旁邊作業的陳秋堅,常年負責村裡的衛生保潔工作,現在成了垃圾壓縮轉運站的管理人員。他告訴記者,以前村裡的垃圾處理從收集、搬運到消毒、填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十分繁瑣,加之那股垃圾氣味,給保潔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現在可好了,垃圾每天都由專門的收集車運載到這裡。
我們只要按照機械化操作,將垃圾倒進壓縮箱進行處理就行,整個過程十分簡單,省事多了。”陳秋堅忍不住笑了笑說,“以前這裡是垃圾成堆,大夥都不敢走近。現在村里建設轉運站,對周邊環境重新做了規劃,沿路設定路燈,建設公園,徹頭徹尾換了個樣。每天晚上,很多村民都來這裡休閒娛樂,有些婦女還在這裡跳起了健身舞。”
正如陳秋堅所說,記者驅車環繞了四周,原先村裡的廢棄地被改造成一個占地30多畝的綠色休閒生態公園,池水清澈,旁邊新植的綠樹十分“養眼”,其他配套實施也正在加緊完善。郭錫源說,村里在人居環境上下了大功夫:投資100多萬元整修全村的排污、排灌渠系;投資50多萬元對轄區內各種生活垃圾、廢棄物、亂搭亂建進行徹底清理、清運,落實專人每天固定打撈轄區內溪、溝、池面漂浮物,組織人力對轄區內牛皮癬進行全面清理,並結合本村實際,對轄區內的畜禽飼養戶全面清理,重新劃定禁養、限養區域,改善民眾的生活環境。同時,鋪築、拓寬水泥鄉道路,建設農貿市場、老年人活動中心以及大型消防供水系統和治安崗、治安視頻監控網路……
本報記者 李岱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