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小型蜜蜂屬昆蟲)

小蜜蜂(小型蜜蜂屬昆蟲)

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1787)是昆蟲綱,蜜蜂屬中小型的一種,常營巢於草叢或灌木叢中,故云南俗稱之為小草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蜜蜂
  • 拉丁學名:Apis florea
  • 別稱:小掛蜂、小草蜂、小蒿蜂
  • :昆蟲綱
  • :膜翅目
  • :蜜蜂科
  • :蜜蜂屬
  • 分布區域:南亞及東南亞,西部邊界為阿曼北部和伊朗南部
分布,形態特徵,生物學習性,遺傳多樣性研究,

分布

小掛蜂小掛蜂
小蜜蜂在世界的分布集中在尼泊爾、緬甸、寮國、高棉、越南、泰國、馬來西
亞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印度尼西亞)、巴拉望(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東部、伊朗南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等地區,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北緯2640以南的廣大地區,以及廣西南部的龍州、上思等地(Hepburnand Sarah,2011)。

形態特徵

體長:工蜂7~8mm;蜂王13~15mm;雄蜂11~13mm。體色:工蜂體黑色,腹部第1~2節背板紅褐色;蜂王,腹部第1~2節背板,第3節背板基半部及第3~5節背板端緣均為紅褐色,其餘黑色。
小蜜蜂

生物學習性

小蜜蜂棲息在海拔1,900m以下,年平均溫度在15~22℃的地區。常在草叢或灌木叢中築巢,環境十分隱蔽。營造單一巢脾,寬15~35cm,高15~27cm,厚16~19.6mm,上部形成一近球狀的巢頂,將樹幹包裹其內為貯蜜區,中下部為育蟲區,3型巢房分化明顯,工蜂房位於中部,徑2.7~3.1mm,深6.9~8.2mm;雄蜂房位於下部或兩下側,徑4.2~4.8mm,深8.9~12.0mm;王台多造在下沿,長13.5~14.0mm,基部寬8.5~10.0mm。3型巢房築造次序明顯,即先建造工蜂房,供貯蜜、貯粉、產卵、育蟲,至群勢發展至一定程度,繼爾建造雄蜂房培育雄蜂,最後建造王台培育蜂王,準備分蜂。
雲南南部,通常蜂群在2月開始產卵繁殖,4~5月達到高峰,子脾面積可達600cm2,群勢可達上萬隻。6~8月氣溫高,蜜源缺,蜂王產卵很少。9~11月是第2 個繁殖期。12月至翌年1月氣溫低時停止繁殖。2月底、3月初開始培育雄蜂,最多時可達育蟲面積的1/4。
編號:
25356
拉丁目名:
HYMENOPTERA
中文目名:
膜翅目
中文科名:
蜜蜂科
拉丁科名:
Apidae
中文亞科:
蜜蜂亞科
拉丁亞科:
Apinae
中文屬名:
蜜蜂屬
拉丁屬名:
Apis
拉丁種名:
florea
定名人:
Fabricius
年代:
1787
中文名:
小蜜蜂
俗名:
小掛蜂, 小草蜂, 小蒿蜂
國內分布:
廣西, 雲南(北緯26°以北)
注(圖表):
原始文獻:Mantissa Insectorum......Hafniae, Proft. 1:1-348
生境:採訪植物: 砂仁、咖啡、芹菜、馬鞭草、毛桐等; 棲息于海拔1900m以下, 年平均溫度在15-22°C的河谷、盆地邊緣半山坡、耕地區和村寨周圍的次生灌木叢及雜草叢中
國外分布:泰國, 緬甸, 越南, 寮國, 高棉, 印度, 斯里蘭卡, 印度尼西亞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卷 膜翅目 準蜂科 蜜蜂科: 381-382

遺傳多樣性研究

在小蜜蜂群體中共檢測到53個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數為3.785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數2.9420,平均期望雜合度和表觀雜合度分別為0.5708和0.2184,平均多態信息含量為0.5300。根據Nei’s遺傳距離用UPGMA方法對13群小蜜蜂進行親緣關係分析,結果 13群野生小蜜蜂先分出紅河(HH),再分出緬甸(MD)和普洱(PE),最後所有的西雙版納的聚在一起。結論說明同一地區的小蜜蜂的遺傳距離相對不同地區的較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