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1858),蜜蜂科蜜蜂屬的一種昆蟲。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營單一巢脾的蜂巢,一般離地2.5-3.5m.巢脾固定在樹枝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小蜜蜂
- 拉丁學名:Apis andreniformis (Smith,1858)
- 別稱:小排蜂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膜翅目
- 科:蜜蜂科
- 亞科:蜜蜂亞科
- 屬:蜜蜂屬
- 亞種:黑小蜜蜂
- 命名年代:1858年
生活環境,分布範圍,外形特徵,工蜂,蜂王,雄蜂,
生活環境
黑小蜜蜂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營單一巢脾的蜂巢,一般離地2.5-3.5m.巢脾固定在樹枝上,近圓形, 上部形成一厚的巢頂,將枝幹包裹其內,下部尖突,總面積近177-334cm2,情況與小蜜蜂相似.黑小蜜蜂對溫度十分敏感,當氣溫上升到15℃時,開始活動;20℃以上時,出勤積極.每日出勤高峰期在11-17時.黑小蜜蜂工蜂護脾能力很強,即使在繁忙的採集之時,也從不讓巢脾裸露.當暴風雨或烈日照射時,工蜂相互攀緣,層層重疊,圍護巢脾.性機警兇猛,當人們接近時,巢脾下方的守衛蜂呈警戒狀態,若觸動其巢,則紛飛出擊遠達30-40m.取蜜時用煙驅蜂,連脾割下,每群每次約產蜜0.5kg,每年視蜜源季節,可採收2-3次.
分布範圍
黑小蜜蜂體小靈活,為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傳粉昆蟲.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在中國已發現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勐臘及臨滄地區的滄原、耿馬等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
外形特徵
工蜂
體長8-9mm;栗黑色;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節背板基部(或部分)紅褐色。頭寬於胸;唇基稍隆起,前緣脊狀,平直;頭部及唇基刻點細密;額眼距長大於寬;兩後單眼間的距離幾乎等於後單眼至複眼的距離;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點深且密;小盾片端緣圓;腹部各背板刻點極細密。
體栗黑色;上顎基部黑色,頂端褐黃色;口器黃色;觸角及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紅褐色;腹部栗黑色;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節背板基部或部分為紅褐色;足黑色。體毛稀少;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唇基及顱頂被褐黃色毛;顱頂後緣及頰毛稀且長;中胸背板被稀褐黃色毛;並胸腹節被白色短毛;後足脛節及基跗節背面兩側被黑毛,前足基跗節毛密且長;腹部第3-5節背板基部被白色毛帶,第3節毛帶較寬。
蜂王
體長12-14mm;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3節基部紅褐色。上顎2齒;顎眼距寬明顯大於長;兩後單眼間之距與後單眼至複眼之距的比為7:5;觸角第1鞭節長於第2節;中、側盾溝明顯,刻點細密;腹部背板刻點極細密。體黑色;上顎褐黃色,頂端深褐色;顎眼距褐黃色;觸角黑色;中胸背板黑色;足黑色;翅脈及翅中部暗黑色;腹部第1節背板端緣及第2-3節背板基部紅褐色。體毛稀而短;顏面、觸角窩間密被白色短毛;顱頂及頰被稀而長的毛;唇基及顱頂均被褐黃色毛;胸部被短黃毛;足被黑褐色毛。
雄蜂
10-1 l mm;與雌蜂區別為:顎眼距長,最窄處等於觸角第3鞭節長;後足脛節內側葉狀突起較短(圖213: b),約為脛節長的一半;腹部第4-5節背板刻點深且密。體黑色;上顎基部及頂端黑色;觸角第1鞭節至第9鞭節黃褐色。
編號: | 25357 |
拉丁目名: | HYMENOPTERA |
中文目名: | 膜翅目 |
中文科名: | 蜜蜂科 |
拉丁科名: | Apidae |
中文亞科: | 蜜蜂亞科 |
拉丁亞科: | Apinae |
中文屬名: | 蜜蜂屬 |
拉丁屬名: | Apis |
拉丁種名: | andreniformis |
定名人: | Smith |
年代: | 1858 |
中文名: | 黑小蜜蜂 |
原始文獻: | Jour. Proc. Linn. Soc., London, 2:42-130 |
俗名: | 小黑蜜蜂 |
生境: | 採訪植物: 砂仁; 棲息于海拔 1100m以下的村寨及次生林地, 在小灌木及小喬木上築巢, 距地面 3-5m較為暴露處 |
國內分布: | 雲南(北緯26°以南) |
國外分布: | 泰國, 斯里蘭卡, 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 伊朗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卷 膜翅目 準蜂科 蜜蜂科: 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