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雪(原變型)

小藍雪(原變型),我國特產,分布於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南至雲南中部,北達甘肅文縣。民間用本植物的地下部分治療風濕跌打、腰腿疼痛、月經不調等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藍雪(原變型)
  • 拉丁學名:Ceratostigma minus Stapf ex Prain f. min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白花丹目
  • 白花丹科
  • 白花丹族
  • 藍雪花屬
  • 小藍雪花
  • 分布區域: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
  • 作用:治療風濕跌打、月經不調等
形態特徵,整體,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整體

落葉灌木,高0.3-1.5米;老枝紅褐色至暗褐色,有毛至無毛,較堅硬,髓小(較兩側木質部的總和為小),新枝密被白色或黃白色長硬毛而呈灰毛、灰褐色,罕為淡黃褐色,偶而被毛稀少,長硬毛下部有一橢圓形膨大部,向上通常驟細而後漸尖,膨大部上常密被伸展的白毛而幾為輻射狀,上方的尖瘦部有或無白毛,長硬毛之間有時雜有星狀毛(具3-6射0枝);芽鱗小,鱗片狀。

葉倒卵形、匙形或近菱形,長2-3厘米,寬(6)8-16毫米,先端鈍或圓,偶急尖或具短尖,下部漸狹或略驟狹而後漸狹成柄;上面無毛或有分布不均勻的稀疏長硬毛,也可全面被伏生毛,下面通常被較密的長硬毛,罕僅中脈上有毛,兩面均被鈣質顆粒;葉柄基部不形成抱莖的鞘。

花序頂生和側生,小;頂生花序含(5) 7-13(16)花,側生花序基部常無葉,多為單花或含2-9花;苞片長約4-5毫米,寬約2.5毫米,長圓狀卵形,先端通常急尖,小苞長約4.5-5毫米,寬約1.5-2毫米,卵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通常短漸尖;萼長6.5-9毫米,直徑約1.5毫米,裂片長約1.5毫米,外露部分沿脈兩側被細長硬毛,偶有星狀毛;花冠長15-17(19)毫米,筒部紫色,花冠裂片藍色,長6-7毫米,寬約4-5毫米,近心狀倒三角形,先端缺凹處伸出一絲狀短尖;雄蕊略伸於花冠喉部之外,花葯藍色至紫色,長約1.4-1.6毫米;子房卵形,綠色,柱頭伸至花葯之上。

蒴果卵形,帶綠黃色,長達6.5毫米;種子暗紅褐色,粗糙,略有5細棱,中部以上驟細成喙。

花果期

花期7-10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乾熱河谷的岩壁和礫石或砂質基地上,多見於山麓、路邊、河邊向陽處。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南至雲南中部,北達甘肅文縣;模式標本和異名的模式標本皆采自四川康定。

主要價值

民間用本植物的地下部分治療風濕跌打、腰腿疼痛、月經不調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