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金剛鸚鵡屬

小藍金剛鸚鵡屬

小藍金剛鸚鵡屬(Cyanopsitta):是鳥綱鸚鵡科的一屬,僅有一個物種即“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也稱“小藍金剛鸚鵡”。這是一種原產於巴西的金剛鸚鵡。它最早由德國博物學家Georg·Marcgrave於1638年在巴西的伯南布哥州所記載,它的命名來源於德國自然學家Johann Baptist von Spix。1819年,此人在巴伊亞州的東北部,里約聖弗朗西斯科,收集到第一個標本。

此物種自然棲息地非常有限。主要生存依賴是金風鈴樹(Caraiba)的種子和堅果,和各種大戟科的灌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小藍金剛鸚鵡屬是單型屬,僅有一個物種即斯比克斯金剛鸚鵡。它們體長55-57厘米,翼展64厘米,體重295-400克,壽命28年。成年雄性和雌性從外觀上看是完全相同的。眼睛附近的裸皮和臉頰為暗灰色,耳羽和前額附近的羽毛為淺藍灰色,體羽大部份為暗藍色,前胸和腹部帶點亮綠的色調,背部和尾巴上方為深藍色,尾巴和翅膀內側的羽毛為暗灰色,鳥喙為黑色,虹膜為黃色。
小藍金剛鸚鵡屬
小藍金剛鸚鵡屬
眼睛在小鳥時期為黑色,長大後逐漸變白。它們有著灰藍色的頭羽,淡藍色的下半身和亮藍色的上半身、飛羽和尾,尾和飛羽的背面為黑色。腿與爪為淺灰色,小鳥為深灰色。成鳥裸露的面部皮膚是灰色,喙完全是深灰色,而虹膜是黃色的。幼鳥類似於成鳥,但裸露的面部皮膚是淺灰色,虹膜是棕色,而且它們有一個沿著喙部峰沿的白色線條,這些線條會在1-2年後消失。

分布範圍

野外曾經僅分布於南美洲的巴西東部的巴伊亞州
小藍金剛鸚鵡屬
小藍金剛鸚鵡屬分布圖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由於活動範圍有限,和特殊的棲息地之中的森林砍伐行為,加上在當時許多貴族對於這種漂亮的藍色鸚鵡羽毛的喜愛,導致此種鳥兒在整個二十世紀以來被大量獵殺,製成標本或拔取羽毛。而人工所飼養的鳥兒數量也變的越來越少。分布於巴西東北部。該鸚鵡已經沒有野外種。
該物種的減少通常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 首先,該物種顯然賴以生存的特定棲息地沿岸林地的被長期破壞,這是三個多世紀以來里約聖弗朗西斯科走廊沿線地區對該地區的移民和開發的結果。 其次,近幾十年來,由於從事非法活禽交易而被捕殺,使該物種瀕臨滅絕。 此外,引入的非洲侵略性蜜蜂對分布範圍的繁殖地以及在Juazeiro之上的Sobradinho水電大壩的建設可能對該物種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衰落起到了重要作用。 儘管有數次槍擊事件的記錄在案,但直接狩獵在總體下降中被認為是次要的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