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學名:Fissidens bryoides var. ramosissimus Thér.)是鳳尾蘚科、鳳尾蘚屬植物。莖的中軸不分化;背翅基部狹楔形, 生於海拔約1700米的半蔭蔽土面或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
- 學名:Fissidens bryoides var.ramosissimus Thér.
- 門:蘚綱
- 目:鳳尾蘚目
- 科:鳳尾蘚科
- 屬:鳳尾蘚屬
- 種:原絲鳳尾蘚
- 變種: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
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學名:Fissidens bryoides var. ramosissimus Thér.)是鳳尾蘚科、鳳尾蘚屬植物。莖的中軸不分化;背翅基部狹楔形, 生於海拔約1700米的半蔭蔽土面或石上。
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學名:Fissidens bryoides var. ramosissimus Thér.)是鳳尾蘚科、鳳尾蘚屬植物。莖的中軸不分化;背翅基部狹楔形, 生於海拔約1700米的半蔭蔽土面或石上。形態特徵 莖的中軸不分化;背翅基部狹楔形,未及葉...
本原變種的性別及性器官所在的位置雖然比較穩定,但植物體的大小、葉形和孢子體的形狀變異很大,容易和別的變種混淆,甚至被誤認為不同種類。但本原變種的主要特徵是莖中軸稍分化,背翅基部楔形,終止於基部,分化邊緣幾達葉尖。形態...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雌器苞(或蒴柄)多為側生,雌苞葉遠小於莖葉。生境 多為石生,罕為土生。產地 據Iwatsukiand Suzuki (1982)報導,本變種在我國台灣有分布。分布 中國,朝鮮,日本。5 ?.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新...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雌器苞(或蒴柄)多為側生,雌苞葉遠小於莖葉。生境:多為石生,罕為土生。產地:據Iwatsukiand Suzuki (1982)報導,本變種在我國台灣有分布。分布: 中國,朝鮮,日本。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新擬...
小鳳尾蘚側蒴變種是Fissidens bryoides var. lateralis (Broth.) lwats.and Suzuk. 側蒴小鳳尾蘚的別名,鳳尾蘚科鳳尾蘚屬 ,植物體細小。莖通常不分枝,雌雄同株。多生於半陰蔽的石上,廣布於北半球及南美洲,形態特徵 植物體...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雌器苞(或蒴柄)多為側生,雌苞葉遠小於莖葉。生境 多為石生,罕為土生。產地 據Iwatsukiand Suzuki (1982)報導,本變種在我國台灣有分布。分布 中國,朝鮮,日本。5 .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新...
齒葉鳳尾蘚喜生於常綠闊葉林下石上,有時亦生於土上。分布 中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密克羅尼西亞。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莖單一,罕為分枝,連葉高2.8-6. 5mm,寬1. 5-2. 2mm;無腋生透明結節;莖中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