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變種的性別及性器官所在的位置雖然比較穩定,但植物體的大小、葉形和孢子體的形狀變異很大,容易和別的變種混淆,甚至被誤認為不同種類。但本原變種的主要特徵是莖中軸稍分化,背翅基部楔形,終止於基部,分化邊緣幾達葉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鳳尾蘚多枝變種
- 界:植物界
- 目:曲尾蘚目
- 科:鳳尾蘚科
- 屬:鳳尾蘚屬
- 種:小鳳尾蘚
- 分布區域:中國,朝鮮,日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莖通常不分枝,連葉高1. 5—5. 6mm,長1. 3-2. 4mm,腋生透明結節不明顯,中軸稍分化。葉4—6對.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長0. 8--2mm寬0. 3-0. 5mm.急尖,背翅基;楔形;中肋及頂或在葉尖稍下處消失;葉鞘約為葉全長的1/2—3/5,通常略不對稱,分化邊緣通常粗壯,在前翅寬1—3列細胞,在葉鞘處寬3—6列細胞,厚度為l --3層細胞;前翅及背翅的細胞為方形至六邊形,長5--12μm,略厚壁,平滑;葉鞘細胞與前翅及背翅細胞相似,但靠近中肋基部細胞較大而長。雌雄同株。雄生殖苞芽狀,腋生於莖葉。雌生殖苞生於莖頂,頸卵器長約2. 45um;雌苞葉與莖葉相似,但較長。蒴柄長I. 8-7.5mm,平滑。孢蒴對稱。蒴壺長0. 25-0. 8mm。蒴蓋圓錐形,具喙,長0.35-0.6mm。蒴外層細胞長方形,側壁略加厚。
生長環境
生長於陰蔽環境中的石上或土上。
分布範圍
產自黑龍江:撫遠縣、內蒙古:甘河(大興安嶺)、陝西:臨潼,驪山、西藏:郎縣、四川:成都市、雅安、二郎山、涼山、湖北:大神農架保護區、浙江:普陀山、貴州:綏陽縣、雲南:昆明市、景東哀牢山、桂林七星岩、台灣:中部以西的山地。
分布於中國,廣布於北半球及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