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烏藥: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胸徑4厘米;樹皮灰褐色;根有紡錘狀或結節狀膨脹,一般長3.5-8厘米,直徑0.7-2.5厘米,外面棕黃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細皺紋,有香味,微苦,有刺激性清涼感。幼枝青綠色,具縱向細條紋,密被金黃色絹毛,後漸脫落,老時無毛,乾時褐色。頂芽長橢圓形。葉互生,卵形,橢圓形至近圓形,通常長2.7-5厘米,寬1.5-4厘米,有時可長達7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革質或有時近革質,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蒼白色,幼時密被棕褐色柔毛,後漸脫落,偶見殘存斑塊狀黑褐色毛片,兩面有小凹窩,三出脈,中脈及第一對側脈上面通常凹下,少有凸出,下面明顯凸出;葉柄長0.5-1厘米,有褐色柔毛,後毛被漸脫落。傘形花序腋生,無總梗,常6-8花序集生於一1-2毫米長的短枝上,每花序有一苞片,一般有花7朵;花被片6,近等長,外面被白色柔毛,內面無毛,黃色或黃綠色,偶有外乳白內紫紅色;花梗長約0.4毫米,被柔毛。雄花花被片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雄蕊長3-4毫米,花絲被疏柔毛,第三輪的有2寬腎形具柄腺體,著生花絲基部,有時第二輪的也有腺體1-2枚;退化雌蕊壇狀。雌花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退化雄蕊長條片狀,被疏柔毛,長約1.5毫米,第三輪基部著生2具柄腺體;子房橢圓形,長約1.5毫米,被褐色短柔毛,柱頭頭狀。果卵形或有時近圓形,長0.6-1厘米,直徑4-7毫米。花期3-4月,果期5-11月。
小葉烏藥與烏藥的區別在於幼枝、葉及花等被毛較稀疏,且多為灰白色毛或近無毛;葉小,狹卵形至披針形,通常具尾尖,長4-6厘米,寬1.3-2厘米,花也較小。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1000米的向陽坡地、山谷或疏林灌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香港、海南等地。越南。
藥用價值
根藥用,消腫止痛,可治跌打,也可代烏藥,作散寒理氣健胃藥,但療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