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琴絲竹是孝順竹的栽培型,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分特徵為竿和分枝的節間黃色,具不同寬度的綠色縱條紋,竿籜新鮮時綠色,具黃白色縱條紋。常種植於庭園中供觀賞。植株較矮小,高1—3米,在台灣和香港的庭園中有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琴絲竹
- 拉丁學名: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cv. Alphonse-Karr R. 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亞科:竹亞科
- 族:簕竹族
- 屬:簕竹屬
- 亞屬:孝順竹亞屬
- 種:孝順竹(栽培型)
-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種技術,
形態特徵
原變種:竿高4-7米,直徑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彎,下部挺直,綠色;節間長30-50厘米,幼時薄被白蠟粉,並於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後者在近節以下部分尤其較為密集,老時則光滑無毛,竿壁稍薄;節處稍隆起,無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節即開始,數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較粗長。竿籜幼時薄被白蠟粉,早落;籜鞘呈梯形,背面無毛,先端稍向外緣一側傾斜,呈不對稱的拱形;籜耳極微小以至不明顯,邊緣有少許繸毛;籜舌高1-1.5毫米,邊緣呈不規則的短齒裂;籜片直立,易脫落,狹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脫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漸尖,基部寬度約與籜鞘先端近相等。末級小枝具5-12葉;葉鞘無毛,縱肋稍隆起,背部具脊;葉耳腎形,邊緣具波曲狀細長繸毛;葉舌圓拱形,高0.5毫米,邊緣微齒裂;葉片線形,長5-16厘米,寬7-16毫米,上表面無毛,下表麵粉綠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漸尖具粗糙細尖頭,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假小穗單生或以數枝簇生於花枝各節,並在基部托有鞘狀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6厘米;先出葉長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狹卵形,長4-7.5毫米,無毛,具9-13脈,先端鈍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間小花為兩性;小穗軸節間形扁,長4-4.5毫米,無毛;穎不存在;外稃兩側稍不對稱,長圓狀披針形,長18毫米,無毛,具19-21脈,先端急尖;內稃線形,長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脊間6脈,脊外有一邊具4脈,另一邊具3脈,先端兩側各伸出1被毛的細長尖頭,頂端近截平而邊緣被短纖毛;鱗被中兩側的2片呈半卵形,長2.5-3毫米,後方的1片細長披針形,長3-5毫米,邊緣無毛;花絲長8-10毫米,花葯紫色,長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畫筆狀毛;子房卵球形,長約1毫米,頂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長約1毫米的子房柄,柱頭3或其數目有變化,直接從子房頂端伸出,長5毫米,羽毛狀。成熟穎果未見。
小葉琴絲竹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分特徵為竿和分枝的節間黃色,具不同寬度的綠色縱條紋,竿籜新鮮時綠色,具黃白色縱條紋。
生長環境
小葉琴絲竹為孝順竹的栽培型,生活習性與孝順竹相近。孝順竹為南方暖地竹種,主產廣東、廣西、福建等省,江蘇、浙江、安徽南部栽植亦能正常生長。系叢生竹類中之較為耐寒者。 性好高爽,適生於溫暖濕潤、背風、土壤深厚之環境中。
分布範圍
台灣和香港的庭園中有栽培。
主要價值
種植於庭園中供觀賞。
栽種技術
1、栽竹地選擇:要選擇海撥在1000米以下山坡中下部、溪河兩側、水庫周圍、房屋四周,土層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類種竹。
2、品種:栽植品種,主要選擇以生產紙漿竹材為主的竹子品種,以本地慈竹和雜交竹(撐綠竹)為主。
3、造林竹苗:可分株造林,也可育苗造林。慈竹全部採用母竹分株造林,造1年生,胸徑3—6厘米,桿基芽充實,肥大,生長健壯的用為母竹,挖掘母竹時注意不傷芽少傷根,適宜帶土,母竹留桿1米左右去梢,切口處用泥封口,或薄膜扎口,漿根並包紮好竹篼根部運往造林地,撐綠竹因本地缺少母竹林,既可從外地採購,分株竹種造林,也可用培育的竹苗造林,竹苗要求每叢不少於3株,苗齡不超過18個月,苗高80厘米以上。
4、造林密度及規格:撐綠竹、慈竹按3×4米、3×3米規格栽植,畝植56—74叢。
5、造林:栽植前細緻整地,按60×60×40厘米規格打坑,造林前施足底肥,每畝施5公斤人畜肥作基肥,栽植時做到苗正根舒,分層履土踏時,澆足定根水,造林時間選擇在1—3月,竹子“休眼期”造林,以在雨水節前後造林最佳。
6、撫育管理:嚴禁人畜踐踏,造林後連續撫育3年,每年鏟撫兩次,結合撫育進行補植,施追肥2—3次,秋冬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人畜肥40—60擔,5—6月施尿素肥等速效肥,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用環狀溝施,遇乾旱應及時澆灌,久雨造成積水,應及時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