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寄樹蘭

小葉寄樹蘭

小葉寄樹蘭,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小葉寄樹蘭Robiquetia succisa (Lindl.) Tang et Wang的葉。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潤肺止咳之功效。常用於肺燥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寄樹蘭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微子目
  • :蘭科
  • :寄樹蘭屬
  • :小葉寄樹蘭
  • 分布區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採收時間:春、夏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潤肺止咳。

主治

用於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莖堅硬,圓柱形,長達1米,粗5毫米,節間長約2厘米,下部節上具發達而分枝的根。葉二列,長圓形,長6-12厘米,寬1.5-2 (-2.5) 厘米,先端近截頭狀並且齧蝕狀缺刻。花序與葉對生,比葉長,常分枝,圓錐花序密生許多小花;花苞片向外伸展或稍反折,卵狀披針形,長2-5毫米,先端鑽狀;花梗和子房長6-10毫米;花不甚開放,萼片和花瓣淡黃色或黃綠色,質地較厚;中萼片寬卵形,凹的,長4-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鈍;側萼片斜寬卵形,與中萼片等大,先端近銳尖;花瓣較小,寬倒卵形,先端鈍;唇瓣白色,3裂;側裂片直立,耳狀,長約4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並且帶紫褐色,邊緣稍波狀;中裂片肉質,狹長圓形,兩側壓扁,長約4毫米,寬1毫米,先端鈍,中央具2條合生的高脊突;距黃綠色,長3-4毫米,粗約2毫米,中部縊縮而下部擴大成拳卷狀,內面在腹壁上方具1枚扁圓形的附屬物,背壁(位於蕊柱基部下方)具1枚片狀的附屬物;蕊柱長約3毫米;蕊喙位於蕊柱基部上方,質地硬而肥厚,馬鞍形;藥帽前端伸長成長尾狀;粘盤柄線形,長約3毫米;粘盤近圓形,比粘盤柄寬。蒴果長圓柱形,長2.5-3厘米,粗0.7-1厘米,具8毫米的柄,有5-6條肋,成熟後倒垂。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30-1100m的雜木林中樹上或林下、溪邊岩石上。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