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鎮位於河北省武強縣,從20世紀80年代改為武強鎮後,依託縣城優勢,不僅形成了南有石黃高速公路、北有德保公路的交通網路,而且工業、商業、教育、文化等各業都有了長足發展,尤其是自從1992年坐落在該鎮的武強年畫博物館正式開館以來,國內外遊客雲集攬勝,小范鎮步入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范鎮
- 行政區類別:河北省
- 下轄地區:武強縣
- 地理位置:河北省武強縣
概況信息,鎮名由來,小范水運,地方文化,區劃調整,
概況信息
歷史上的小范鎮,史料記載建於元代,主要由東牌、南牌、北牌(牌即片的意思)等村組成,早年還有梨河、賈場等小村落。相傳小范鎮,由於被滏陽河分為河東、河西,明清出現過志士仁人多次修建廣濟橋、永固橋的故事,歷史上並有觀音閣、玉皇廟等名勝,近千年來,一直是武強縣東部的重鎮和活動中心。滏陽河從邯鄲市磁縣發源,中途匯集了沁水、渚水等支流,穿越邯鄲、邢台、衡水、滄州的17個市縣,全程403公里,匯入海河後從天津入海。由於該河水寬漕深,貨船可以從天津直達邯鄲。小范鎮作為從天津到衡水境內的第一大碼頭,不僅催生了商貿各業的繁榮,也催生了獨特的民俗文化。
鎮名由來
說起小范鎮的來歷,民間相傳,一個皇帝坐船路過此處,腹中飢餓,抬頭看見岸上有一個飯店,便棄舟登岸飽餐一頓。飯店雖小,但很有風味和特色,於是這個皇帝在酒足飯飽高興之餘把這個地方賜名“小飯”,後演化成今天的“小范”。
小范水運
明清時代,武強縣小范鎮已發展成滏陽河下游的重要水運碼頭。來自天津的洋貨和來自邯鄲的山貨在碼頭上集散,從這裡運往深州、武邑、饒陽、安平諸縣以及井徑、辛集和山西等地,武強的部分年畫也從這裡走水路運往天津地區和東北,由於碼頭附近店鋪林立,使小范鎮成為武強縣東半部商貿活動最繁華的地區。
地方文化
水運還促進了小范同外地的交流,許多外地的民間藝術傳入這裡,同當地的民間藝術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單就春節的民間藝術而言,這裡流傳著踩高蹺、獅子舞、散路燈、牛逗虎、十八羅漢、秧歌、鼓樂、旱船多種花會形式。 正月里,最吸引人的當屬小范鎮北牌村的踩高蹺。北牌村的高蹺腿子長、絕活多、內容豐富,別的村子高蹺都不是它的對手。表演時,十幾個高蹺隊員在“打頭棒”的帶領下,踩著1米來長的木腿,化裝成成雙成對的青蛇、白蛇、漁翁、樵夫、傻小子、俊媳婦等形象,在兩個腰鼓、一個小鑼、一個小釵樂點的配合下,或是唱戲,或是撲蝶,或是砍柴捕魚,或是劈叉跳躍,絕活不斷。結束時,十幾個人互相踩著肩頭搭錯組合成一個大象的形狀,“打頭棒”在最上方,“傻小子”作象鼻子,精湛的表演引來觀眾的陣陣喝彩。 小范鎮的獅子舞更是堪稱一絕。表演時,幾個人分成兩隊,一隊3隻獅子,一隻獅子由兩個人組成。引獅子的多是聰明伶俐、身手敏捷的少年,他手提一根紅繩,兩頭拴著紅繡球,不停地把繡球甩出帶回,引逗獅子齜牙咧嘴,張牙舞爪,忽兒躥上桌子,忽兒又跳下來打滾,忽兒搖頭晃腦……歡騰的場面充滿無窮的趣樂。
通達的水運涵養了小范人豁達的性格,孕育了詼諧幽默極具生活氣息的民間語言。“鑼對鑼來鼓對鼓,小范街上牛逗虎。推小車的是煎餅脆,拉小車的是二百五。”這首打油詩說的是春節期間小范街上演出的民間藝術“牛逗虎”的場面。兩個年輕人頭戴牛頭和虎頭的面具互相嬉戲,百無聊賴的“猛虎”發現了悠閒靜臥的“黃牛”,猛撲上去想把它吃掉,黃牛敏捷地鑽到“猛虎”的肚皮下,“猛虎”氣急生怒,卻奈何不了“黃牛”,“猛虎”和“黃牛”模擬出相逗相嬉的各種情態,栩栩如生,逗得人們前後仰伏。正月十四至十六,小范街上還流傳著獨特的“散路燈”的習俗。“路燈”是把棉籽用綿紙包裹,沾上油,點燃後放在大街上和胡同口。“散路燈”的人後面是個倒騎牛頭的“牛倌”,在牛背上不停地講笑話,扮鬼相,逗得跟著的人們不停的歡笑,閃閃爍爍的路燈寄託了人們的美好心愿,讓漆黑的寒夜變得既歡快又暖融融的。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武強縣城遷到小范鎮,使小范鎮變得空前繁華起來。每逢節日,小范街上踩高蹺、扭秧歌、鼓隊、獅子舞等民間藝術形式仍是紅紅火火,然而像“牛逗虎”、“牛倌散路燈”等民間藝術卻像乾涸了的滏陽河水運一樣留在了人們記憶的深處。但歷史悠久又獨具民間藝術特色的武強年畫,卻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小范古鎮不僅紮下了深深的根子,而且這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奇葩又綻放在祖國的百花園中。
區劃調整
1996年1月23日,並鄉擴鎮,小范鎮與馬頭鄉合併,更名為武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