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調控Müller glia基礎上感光細胞再生的機制研究

《小膠質細胞調控Müller glia基礎上感光細胞再生的機制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李玉皓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膠質細胞調控Müller glia基礎上感光細胞再生的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玉皓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感光細胞功能喪失是人類致盲的重要原因,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斑馬魚視網膜神經細胞損傷後可以再生,是研究感光細胞損傷的理想模型。前期工作中發現,發育早期缺乏小膠質細胞造成視網膜神經細胞發育延遲。然而,小膠質細胞能否通過神經細胞生成作用調控感光細胞損傷後的再生及其作用機制仍不明確。本項目分為三部分,第一,構建轉基因斑馬魚Tg(pgrna: nfsB:: EGFP),特異性穩定清除小膠質細胞;第二,選擇性損傷視網膜中央區感光細胞,研究小膠質細胞與細胞凋亡、Müller glia重新進入細胞周期、細胞增殖、感光細胞分化基因表達及細胞再生的關係;第三,對再生早期的基因表達譜進行分析,探索已知信號分子在小膠質細胞調控再生中的新功能。通過上述工作,深入研究小膠質細胞調控Müller glia基礎上感光細胞再生的機制,為開發幹細胞誘導再生治療人類感光細胞損傷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以斑馬魚為動物模型,主要進行了以下三方面研究工作。第一,視網膜感光細胞損傷-再生及其與行為學的關係。選擇性損傷成體斑馬魚視網膜感光細胞,探討細胞損傷、前體細胞增殖及細胞再生過程中的形態學及其行為學變化。研究結果顯示,視網膜感光細胞損傷-再生過程中,成體魚出現運動能力下降、趨光性減弱等行為學變化;並且,行為學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與形態學改變相匹配,這為評價視網膜功能提供了一種新的、無創性的方法。第二,成功構建了可特異性、穩定清除少突膠質細胞的轉基因斑馬魚模型Tg (mbp:nfsB-egfp)。利用綠色螢光蛋白標記少突膠質細胞,在甲硝唑作用下,少突膠質細胞可以特異性被清除。該轉基因斑馬魚模型為活體研究髓鞘損傷與再生的調控機制以及相關藥物篩選提供有力的動物模型。第三,研究了納米氧化銅等納米材料暴露對斑馬魚胚胎和幼魚的發育及神經細胞分化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低濃度納米氧化銅對斑馬魚胚胎的發育影響輕微,然而,當斑馬魚胚胎暴露在高濃度納米氧化銅時,出現胚胎髮育畸形,產生劑量依賴性的炎反應,並延遲肝臟發育和和神經細胞分化。項目資助期內,累積在SCI收錄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3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