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3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40%和30%)。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9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公里。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5.9畝,有效灌溉率為30.4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34.5%;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3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頭,肉牛35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0.3%;工資性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0.7%。農民人均純收入172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占勞動力的20%),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8人。
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20戶,共有鄉村人口124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59人。其中農業人口124人,勞動力75人。該村是漢族居主地。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8人,參合率87.1%;享受低保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4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戶,占農戶總數的1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坪寨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黑支果中學。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地理條件惡劣,交通不便,民眾生產生活難以開展。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教育為本,發展基礎設施,發展種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