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有時也稱為“小集團教學模式”等,其教學思想的背景比較複雜,但其基本思想是試圖通過體育教學中的集體因素和學生間的交流的社會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群體體育教學模式
- 類型:社會科學術語
指導思想,結構特徵,具體案例,
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的質量,並達到對學生社會性培養的作用。要指出的是小群體學習的模式與以往為提高教學效率和進行區別對待的分組教學是有根本的區別的。前者充分考慮了體育教學中的集體形成和人際交流的規律性來設計教學過程的。
結構特徵
小群體教學模式雖也形式多樣,但一般在單元的開始都有一個分組和集體形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使小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各自的學習目標;在單元的前半,一般是以教師指導性較強的小組學習為主,在單元的後半,一般則以學生主體性較強的小組學習形式為主,此時教師主要起指導和參謀的作用;單元的前半以學習活動為主,單元的後半則以練習和交流活動為主;在單元結束時,一般有小組間比賽、小組總結、發表和全班總結等步驟。
具體案例
C教師進行初二的跨欄跑教學,單元為6課時。在教學開始階段,教師按學生情況分成6個“異質”的學習小組,教師先採用半節課時間向學生講解學習過程,讓各小組討論一下本組的練習目標;在單元的前半,教師對全班進行跨欄的講解和教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師在一旁進行觀察,不時給予指點;在單元結束前,進行小組間的比賽,小組總結與發表自己的學習進步和感想,教師進行全面總結後結束。;在單元的後半,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目標和組內同學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練習,互相幫助、共同思考、教師在一旁進行觀察,不時給予指點;在單元結束前,進行小組間的比賽,小組總結與發表自己的學習進步和感想,教師進行全面總結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