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網膜孔疝

游離的小腸袢通過網膜孔進入小網膜囊內而形成的腹內疝稱為小網膜孔疝,又稱網膜孔疝、Winslow孔疝。小網膜囊空間狹小,周圍結構堅韌,易導致腸管發生嵌頓和絞窄。

基本介紹

  • 別稱:網膜孔疝、Winslow孔疝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常見病因:可因Winslow孔過大,小腸系膜過長及腹內壓突然增高等有關。
  • 常見症狀:劇烈腹痛、嘔吐、腹脹。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Winslow孔過大。
2.小腸系膜過長。
3.升結腸系膜未與壁腹膜融合。
4.腹內壓突然增高。

臨床表現

多以急性腸梗阻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可有上腹部疼痛、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等症狀。
1.腹痛
呈急性發作性絞痛,多較劇烈、難忍由於患者軀體屈曲時疝環的前壁相對鬆弛,可減輕腹痛故患者常取坐位雙膝屈曲至下頜。部分患者可感腰背部疼痛。
2.嘔吐和腹脹
其程度與疝入器官有關。
3.黃疸
局部壓力增大壓迫膽總管時患者可出現皮膚、鞏膜、尿發黃等阻塞性黃疸的症狀和體徵。

檢查

1.體格檢查
上腹左側或右側有時可觸及腫塊。
2.影像學檢查
立位或仰臥位腹部X線片檢查可了解腹部基本情況,上消化道造影可見腸管位於小網膜囊內,此外還有鋇灌腸及CT檢查等。
其中CT檢查最有價值,主要徵象有如下表現。
(1)腸系膜位於下腔靜脈和門靜脈之間。
(2)小網膜囊內有氣液平面,並呈鳥嘴狀指向網膜孔。
(3)右側腹部無升結腸。
(4)肝下間隙可見2個或更多腸袢。

診斷

1臨床表現
腹痛、嘔吐、停止排便排氣,或皮膚、鞏膜、尿發黃等症狀,上腹左側或右側有時可觸及腫塊。
2影像學檢查
小腸位置改變,小網膜囊內有疝入小腸組織。

治療

手術治療:術中行腸管復位時,如疝入腸袢嵌頓不嚴重,可輕輕牽拉疝入腸袢,使之復位。復位後根據腸管的活力決定保留或切除。然後將裂孔縫合和用大網膜覆蓋縫合關閉裂孔,以防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