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薛江榮主編、孫樹芳蒐集整理的這本《小站練兵de故事》是小站地區練兵文化、稻耕文化的歷史再現。是一部難得的具有研究價值的珍貴史料。是津南歷史文化、旅遊文化的一支新秀。 全書約20萬字,130多個故事。有智謀篇、英雄篇、文化篇、屯田篇、休閒篇五個篇章。每個篇章都是經過精心構思、反覆加工、巧妙組合而成;每個故事都是民間流傳和講述者、作者、編者千錘百鍊的產物。因此說,這是一本既有可讀性,又有社會意義的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理想讀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站練兵de故事
- 作者:薛江榮 孫樹芳
-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頁數:239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0688980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由薛江榮主編、孫樹芳蒐集整理的這本《小站練兵de故事》講述了1874年李鴻章派遣淮軍在天津小站練兵並興修水利、種植水稻、開墾土地、以農養兵、開辦學堂培養軍事骨幹等歷史故事。旨在讓青少年了解這段歷史,擴大知識面,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圖書目錄
智謀篇
1.老禪師巧救大悲院
2.何校長斷案
3.聰明的當鋪夥計
4.三兩七錢漆
5.傘是誰的?
6.智捕惡狼
7.周教官的神思妙算
8.講武堂的說書先生
9.輸了的贏了
10.兩個軍醫
11.機智的屯田兵
12.王軍醫的藥方子
13.巧救堂兄
14.毛驢讀書
15.“秦檜”打處長
16.二公子設計救下人
17.小稻穗智勝宗頭兒
18.韓大疤拉
19.小家寶巧斗大鼻子
20.嗓子與舌頭
21.聰明的教官
22.學兵和商人
23.校長減肥
英雄篇
24.任管帶騙馬
25.竇達理大鬧買賣街
26.小師妹援手殺貪官
27.史老泉砸爛閻王殿
28.嚴訓之智勝“藍背兒”
29.盧大爺怒打曹兵霸
30.閔英剛怒攔官船
31.袁世凱屈求孫猴子
32.海下武師李德龍
金剛指功
“草上飛”
為王氏兄弟報仇
33.屯兵弁目“單刀王”
34.“胡傻子”威震“魏小人”
35.“炮車”進了小站鎮
36.王英楷遇上了孫壯士
37.憲兵學堂倆老鄉
38.賣藝人“敗”師尚士傑
39.魯大漢戲耍袁世凱
40.屯田村的鴛鴦刀
41.買賣街武師俞者仁
文化篇
42.兵營的美食楹聯
43.才女選婿
44.軍郵妙聯
45.對聯的妙用
46.花卉戲言
47.醉人的妙趣酒聯
48.燈聯趣話
49.妙聯為媒教官招親
50.兵營里的姓名與笑話
51.軍媳的思念
52.賈墨樵寫春聯
53.有分量的角色
54.教官的廣告詩
55.顛倒詩和迴文詩
56.你緣不如他
57.徐兆光作詩斗少保
58.國學教官鄭洪儒
59.“迷人舒”與“舒人迷”
60.津鬥神童孫文龍
心高志遠
智對妙聯
放學路上
應對戲客
御河見聞
智救恩師
課間趣對
文龍應試
爭座風波
競選學長
知府試婿
婿對喜聯
為官之後
61.年方弱冠小華英
智斗舉人
師生趣對
“七步詩”質疑
神童揭謎
湖北才子
考試誤場
答聯救人
中秋賞月
屯田篇
62.處長買黃金
63.屯田局長的“五大天地”
64.大銅錢
65.禿子地主
66.小巧嘴兒
67.侯老大的“八哥”
68.屯田漢對詩
69.二地主朱老爺
70.二百五捧人
71.月巴雞和月巴魚
72.智斗財迷
73.這該怨誰!
74.買洋火
75.打狗手
76.三個“好朋友”
77.處長斷案
78.三兩紋銀
79.貪得無厭
80.屯田老爺——×的!
81.見機(雞)而言
82.一封家書
83.大鬍子家的詩會
84.摸“老虎”屁股
85.小勤務兵
86.二嘎子吃魚
87.大菸袋
88.二地主與小心眼兒
89.不讓它放臭屁
90.“大白話”吃麵
91.一塊龍洋
92.買橘子
93.黃鼠狼
94.兩個親家
95.看著辦
96.教官寫字
97.屯田處的“見面錢”
98.屯田官看戲
99.沒脈(麥)與有脈(麥)
100.勝芳姑娘逃婚
101.黑心的屯田官
休閒篇
102.督隊官兒子失蹤之謎
103.無冕之王
104.田教官的取勝之本
105.周教官教子
106.邢氏兄弟
107.三個小買賣人
108.“王小辮兒”講笑話
109.有趣的判詞
110.新兵劉太本
111.剪掉辮子的喜悅
112.高參謀的經驗之談
113.屯田官畫虎
114.高明的小生
115.二傻子買官
116.兩個文書
117.新農鎮上三絕招
118.巧建新農寺
119.蓮葉托桃
120.兩個神槍手兄弟
121.老兵和兔子
122.小站稻的傳說
123.水原三百粒
124.鱔魚為嘛住在稻田裡
作者簡介
男,陝西黎城人,大學本科學歷,先後于軍工企業和地方政府從事教育、秘書、企業管理及報紙新聞工作。現任天津市津南報社總編輯。筆名芳草、孫君、鐘雨、高宇。男,天津市人,大學本科學歷。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青年創作組,蒐集整理的《青龍潭的傳說》,被編入《中國地方風物傳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