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盤同盤吸蟲(Paramphistomum microbothrium Fischoeder,1901)是同盤科同盤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外文名:Paramphistomum microbothrium
- 類:同盤科同盤屬
- 分布:歐洲
- 中文名:小盤同盤吸蟲
- 拉丁學名:Paramphistomum microbothrium Fischoeder,1901
- 科:同盤科
- 屬:同盤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圖165) 蟲體圓錐形,乳白色,體前端的體表具有乳突狀的小突,體背面微隆,腹面扁平,縱軸稍向腹面彎曲。體長8.0—9.2、最大寬度在蟲體中後部,3.6—3.8,體寬與體長比例為1:2.3。口吸盤端位,類球形,大小0.48—0.52×0.56—0.64,直徑與體長比例為1:16。腹吸盤位於蟲體亞末端,直徑1.44—1.52,肌厚0.40—0.48。口吸盤與腹吸盤大小比例為1:2.7,腹吸盤直徑與體長比例為1:6。食道長0.64,腸支呈波浪狀彎曲,伸至腹吸盤的前邊緣。睪丸位於體中部,前後排列,前睪丸2.28×1.76,邊緣分為5—8個深裂瓣,後睪丸1.28×2.40,邊緣分為5—10個深裂瓣。儲精囊2—3個彎曲。生殖孔開口於體前1/5部處的腸分支後方,距頭端1.6—1.9。卵巢橫橢圓形,位於後睪丸與腹吸盤之間,0.32×0.56。 梅氏腺在卵巢後方,子宮彎曲上升,內含多數蟲卵,蟲卵112--136×68—72微米。卵黃腺自腸分支處開始,沿體兩側分布至腹吸盤的前緣。勞氏管伸向體背面開口。排泄囊呈長袋狀,位於卵巢右背側,開口於後睪丸的背面,與勞氏管交叉。生活史 據Dinnik et Dinnik(1954)研究報告,蟲卵在水中於溫度26°--28℃下經14—16日,毛蚴發育成熟孵出,毛蚴體228—294×68—81微米,在水中游泳活潑,沿直線前進,遇水面或阻礙物時則改換方向遊動,遇中間宿主Bullinus alluaudi便圍繞其圍週遊動,從螺體的呼吸孔侵入體內。感染後11日在螺體檢得胞蚴,通常在一個螺中檢得1—4個胞蚴,用幾千個毛蚴感染時,可檢得8—13個胞蚴,多數胞蚴是在呼吸腔里,少數是在圍繞腸的腔隙中,感染比較多的螺在肝中檢得3個胞蚴。
幼小、胞蚴體長320微米,成熟胞蚴體呈長形,長3.6毫米,體部有幾處縮縊使形成幾部分,每部分內有胚球和發育時期的雷蚴。胞蚴發育產生雷蚴的數目不定,感染後11日檢查,一個小胞蚴中含有多數胚球和一個雷蚴。15日剖檢、胞蚴內含有5—10個雷蚴和多數胚球;第19日剖檢,胞蚴內有28個雷蚴和20個以上胚球。 第25日胞蚴死亡。 伹感染比較多時,發育較慢,感染後35日剖檢,檢得11個胞蚴,其中一個胞蚴含有23個雷蚴和17個發育期中的胚球。
最早檢得的幼小雷蚴是在感染後14日,從胞蚴產出,體長0.22-0.35,原腸呈盲囊狀,伸長至蟲體的後部,體內含有5—10個胚胞和胚球。雷蚴自胞蚴產出後移行至螺體肝臟中發育,迅速增大,體後端的生殖胚胞發育為胚球,逐漸移向體前部成為第二代雷蚴。子雷蚴最早於感染20日後檢得,在一個螺中檢得一個體內充滿著小雷蚴的母雷蚴,和多數發育不同時期體內含胚胞的雷蚴。子雷蚴通常是在感染後25--36日後成熟。成熟雷蚴體0.55--0.75×0.17--0.22,咽直徑46—49微米。原腸呈囊狀,長0.15--0.22,生殖孔開口於原始食道後半部。母雷蚴的體前部中,常含有1--3個子雷蚴,體後部中有15—25個胚球,僅有一次見到含有7個子雷蚴和8個胚球。子裂蚴隨著發育長大,向前移動從生殖孔產出。
感染後28日後一部分雷蚴體前部內含有1--3個子雷蚴,其後部含有1--2個尾蚴和18個胚球,這種同時產生子雷蚴和尾蚴的雷蚴只有短時間的存在。 子雷蚴體內胚球發育為尾蚴時,可見體前部細胞形成為口吸盤,食道出現,以後體變長並產生尾部。在雷蚴中的尾蚴常無眼點,只有一些衰老的雷蚴,尾蚴延遲產出時可見有二個清楚的眼點。未成熟的尾蚴即自雷蚴產出,吸收螺體的肝組織,繼續發育成熟。
子雷蚴產生尾蚴的時間,最少繼續有30日,以後雷蚴衰老,體呈骯髒灰色不透明,胚球數目減少。最早檢到產生子雷蚴的衰老雷蚴是在感染後62日,在70—80日時常發現有衰老的雷蚴,多數的衰老雷蚴,體內只含一個子雷蚴和少數胚球,當胚球發育成為雷蚴後,蟲體便死亡。子雷蚴與母雷蚴在形態上和生理上沒有區別。開始時產生子雷蚴,以後產生尾蚴,最後又產生雷蚴。感染後50—60日間的螺體解剖觀察,第二代雷蚴體中含有子雷蚴,有些雷蚴體內的前部含有尾蚴,後部是含雷蚴。在一個螺體中可見有三代的雷蚴,第一代雷蚴已衰老,體內只含有少數子雷蚴;第二代裂蚴是產生尾蚴的高峰,充滿多數尾蚴和胚球,第三代雷蚴開始產生第四代雷蚴,此時在螺體中可見有多數不同大小的雷蚴和尾蚴。
未成熟尾蚴最早從裂蚴產出是在感染後30日,體長0.13—0.15,僅有成熟尾蚴的體1/3大,有環口乳突、口吸盤、食道盲管。產後不久,眼點出現,尾部粗短為體長的一半,兩側排泄管在背中線聯合。當尾蚴體長200微米時,腹吸盤出現,當尾蚴體達300×150微米時,腹吸盤腔顯著,兩側排泄管分支,中部有橫管相連,內無屈光性顆粒。尾蚴長300微米後,成囊腺細胞發育,內面顆粒和桿狀物質迅速增加,眼點色素增大,呈不規則的樹狀分枝蓋滿全身。
毛蚴感染後43—46 日,或幼小尾蚴自裂蚴產出後14日,尾蚴發育成熟,體0.40×0.25,尾部為體長的二倍。生活時蟲體伸縮活動,游泳時呈球形,0.22×0.28,體爬行伸展時長0.80:尾部伸展時長0.8,收縮時長0.4。成熟尾蚴體內具有厚的黑褐色色素,和成囊細胞中的桿狀顆粒集聚,使蟲體不透明。蟲體表面蓋有縱紋,口吸盤68—82微米,口吸盤後有圓錐形眼點,眼點前端有反射晶體,其基部長30微米,直徑20微米。腹吸盤位於體後端亞腹面,高度肌質性,直徑114—137微米。生活時見不到食道和腸管。排泄囊位於腹吸盤處與排泄主管速接,排泄主管向外,向前再向內,中部有弧形的環管相連;排泄管再向前向內至眼點後緣腹面,管內含有多數屈光性顆粒,直徑4—15微米。尾部排泄管伸至尾部末端側面,排泄囊和尾部排泄管內無顆粒。
尾蚴自螺體逸出後,在接近水面向陽光處游泳,約經半小時,附著植物葉面或容器壁上形成囊蚴。開始形成薄膜,以後成囊細胞放出物質形成囊壁,尾部擺動後脫落。囊成圓形,從側面觀呈圓屋頂狀,微有光澤,囊直徑200—250微米,基部直徑245—310微米,高度為直徑的2/3,囊壁厚25微米,囊壁透明無色,囊內幼蟲含有色素,可見口吸盤、腹吸盤,眼點、排泄管內顆粒,排泄孔和體表縱紋等。
小牛餵飼囊蚴,最早於98日在糞便檢得蟲卵。多數是在感染127日蟲體才開始發育成熟。但據Horak(1967)報告牛羊感染後,經10日便移行到胃中,經35日蟲體懷卵,56--71日開始產卵。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福建、雲南
國外分布:
歐洲、南斯拉夫、匈牙利、非洲肯亞,衣索比亞,埃及,以色列,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