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綿參

小白綿參

小白綿參,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簇生卷耳Cerastium fontanum Baumg. subsp. trivial (Link) Jalas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小兒高熱驚風,痢疾,乳癰初起,疔瘡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白綿參
  • 別稱:小兒驚風藥、高腳鼠耳草、婆婆指甲草、破花絮草、鵝秧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中央種子目
  • :石竹科
  • :卷耳屬
  • :簇生卷耳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 採集時間:夏季採集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寒。

歸經

歸膀胱、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小兒高熱驚風,痢疾,乳癰初起,疔瘡腫毒。

相關配伍

1、治感冒:(小白綿參)全草15g,芫荽15g,胡頹子葉9g。水煎服。
2、治乳癰:(小白綿草)全草,酢漿草,過路黃各30g。水煎服,渣敷患處。
3、治疔疽:鮮(小白綿參)全草適量,加桐油搗爛,外敷患處。(1-3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季採集,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莖單生或叢生,近直立,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基生葉葉片近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基部漸狹呈柄狀,兩面被短柔毛;莖生葉近無柄,葉片卵形、狹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3(4)厘米,寬3-lO(12)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尖,兩面均被短柔毛,邊緣具緣毛。聚傘花序頂生;苞片草質;花梗細,長5-25毫米,密被長腺毛,花後彎垂;萼片5,長圓狀披針形,長5.5-6.5毫米,外面密被長腺毛,邊緣中部以上膜質;花瓣5,白色,倒卵狀長圓形,等長或微短於萼片,頂端2淺裂,基部漸狹,無毛;雄蕊短於花瓣,花絲扁線形,無毛;花柱5,短線形。蒴果圓柱形,長8-10毫米,長為宿存萼的2倍,頂端10齒裂;種子褐色,具瘤狀凸起。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0m以下的山地林緣、田邊或路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藥材性狀

本品莖單一或成簇,全體具短柔毛。葉對生,基部葉匙形或狹倒卵形,基部狹窄成葉柄,中上部葉狹卵形至披針形,基部鈍圓,全緣,兩面均貼生短柔毛,具睫毛,近無柄。二歧聚傘花序頂生,基部有葉狀苞片,花梗密生長腺毛。蒴果長管形,種子褐色,略呈三角形,有瘤狀突起。氣微。

藥理作用

具有降壓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乳癰初起,疔疽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