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疣叉絲殼

小疣叉絲殼

本新種(Microsphaera verruculosa Yu et Lai)與M.variabilos Yu (寄生於榛科)和M.betulae Magn.ex Jacz.(寄生於樺木科)較接近,但它們之間也有明顯的區別。M.verruculosa 與 M.variabilis 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的子囊殼〔70-105(平均85.0)微米〕較小;附屬絲較多(5-16根)、較長(為子囊殼直徑的0.8-1.6倍),各分枝因較長、分叉角度較大而顯得鬆散,末枝形態多種多樣,反卷或不反卷,微尖、鈍圓或平截等。

Microsphaera verruculosa 與 M.betulae 的區別在於後者的子囊殼(直徑65-95微米)較小;附屬絲(8-19根)較多、較長(為子囊殼直徑的1-1.5倍),分叉(4-6次)較多,末枝多反卷,主幹平滑,基部近無色;子囊孢子(5-7枚,常為6枚)較少。M.betulae多分布於歐洲(德國、瑞典、蘇聯等);在亞洲,除蘇聯的中亞地區(如哈薩克斯坦)外,中國僅發現於新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疣叉絲殼
  • 拉丁學名:Microsphaera verruculosa Yu et Lai. sp. nov.
  • :真菌界
  • :子囊菌門 Ascomycota
  • :錘舌菌綱 Leotiomycetes
  • :白粉菌目 Erysiphales
  •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 :叉絲殼屬 Microsphaera
  • :小疣叉絲殼
  • 定名人:余永年, 賴奕琪
  • 編號:AMS-81-03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寄主,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面生,存留,形成白色不定形斑塊。子囊科集生或散生,暗褐色朽邀舉,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5-115(平均94.6)微米,殼壁定紙汗全細胞為不乎槳規則多角形,寬12-20微米。附屬絲6-9根,直或微彎,長52-90微米,一般為子囊殼直徑的0.5-0.8倍,個別可達1倍,主幹外璧達多宙精粗糙或具疣狀突起,無隔,下部稍粗,基部或下半部淡褐色,頂端3-5次雙分叉,分枝較密集、短而粗,末枝鈍圓或慨達悼平截,不反卷。子囊2-7個,多為3-5個,卵形或廣卵形,具短柄或近無柄,44-60×31-45微米。子囊孢子5-8枚,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16-24×9-15微米。

生長習性

生態環境:暖溫帶高原氣候垂船蒸習直植物分布帶。

寄主

生長在巴屑承榛科榛屬植物滇榛的葉面上。

地理分布

該種分布於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