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理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吳直閣增諸家名方)。為溫里劑。具有溫中逐水祛濕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絞痛;飲酒過度,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脹,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贏困;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鳴;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
基本介紹
- 名稱:小理中湯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 組成:蒼朮、生薑、甘草、鹽
- 功用:溫中逐水祛濕
- 主治: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絞痛;飲酒過度,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脹,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贏困;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鳴;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
- 分類:溫里劑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
組成
蒼朮(米泔浸,焙)五兩、生薑五斤、甘草(生用)十兩、鹽(炒)十五兩。
用法用量
上銼,同碾,淹一宿,焙乾,碾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沸湯點下。
功用
溫中逐水祛濕。
主治
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絞痛;飲酒過度,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脹,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贏困;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鳴;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
附方
名稱:小理中丸
組成:紅豆、莪術、砂仁、青皮、陳皮、草豆蔻、肉桂、炮姜、三棱、高良姜、牽牛子、阿魏
用法:研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橘皮湯下
主治:治中焦積寒,脾虛不磨,飲食遲化,吃物頻傷,胸膈滿悶,脅肋療刺,嘔吐噦逆,醋噫噁心,腹脹腸鳴,心腹疼痛,噎塞膈氣,翻胃吐食方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名稱:理中湯
組成:人參、甘草、炒白朮、乾薑炮
用法:上粗末。每三錢,以水一盞半,煎取中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病痛,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又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里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
出處:《傷寒論》
名稱:治中湯
組成:人參、甘草、炒乾薑、炮白朮、銼青皮、炒陳皮
用法: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主治: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復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瘥後,胸中有寒,時加咳唾,並宜服之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