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革命舊址包括中共中央擴大會議舊址(小河會議)、毛澤東舊居、旮旯溝會議舊址、小河會議紀念館,是黨中央毛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時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1947年6月9日、6月16日至8月1日先後兩次在這裡居住了四十八天。7月21日至23日毛主席在小河原房東賈秀連石窯院的草棚下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擴大會議,史稱小河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習仲勛、賀龍、陳賡、王震、楊尚昆、陸定一、賈拓夫、張宗遜、張經武、馬明方,胡喬木擔任會議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河革命舊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榆林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
- 景點級別:AAA
- 分類:紅色旅遊區
小河會議是解放戰爭處於轉折關頭的一次重要會議,形成了“中央突破,兩翼牽制,三軍挺進、互為犄角”的戰略進攻態勢。會議確定了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重大抉擇,在中國革命史上及解放軍建軍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毛主席居住在高梁山下賈樹堂的窯院內右起第一孔窯洞裡,7月1日,中共中央在旮旯溝召開了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六周年紀念大會,周恩來在會上做了報告。毛主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困難,我們一定要正視這些困難,寧可做長期打算,不要有速勝論,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克服,也一定能克服。同志們、同胞們,勇敢前進,努力奮鬥,迎接勝利”。新華社就此發表了題為《努力奮鬥,迎接勝利》的社論。鑒於小河會議的重要性,1969年靖邊縣革委會對小河毛主席舊居進行了維修和布置,成立了毛主席舊居紀念館,1977年小河毛主席舊居修復開放(新華社做了報導),1983年靖邊縣人民政府公布小河革命舊址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了革命舊址文物管理所,具體負責舊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編制5人,副科建制,屬縣財政全額預算單位,現有職工11人。大專畢業9人,中級文博5人。1997年小河會議舊址被陝西省委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縣政府投入120萬元開通了307國道小河段至小河會議舊址3.6公里的專線。根據縣政府2008年2月17日重點項目安排,同意征遷小河會議舊址內住戶並進行恢復性維修,回征19孔窯洞、土地及附著物,總投資31.5萬元,委託省古建設計院編制小河會議舊址維保方案,省文物局批覆後,縣財政投入98.8萬元,2011年對其按照文物維修原則進行了恢復性維修。特別是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把小河會議舊址的維保打造作為重點項目,舉力做好,給十八大獻禮,經過與省文物局、省古建設計院對接後,委託省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了小河會議舊址整體保護規劃,總投入近1700萬元,回征了73.5畝土地,搬遷了4戶住戶,維修了原永紅中學23孔窯洞,其中10孔做為辦公區,利用剩餘的13孔建成了紀念館,展陳了黨中央毛主席從撤離延安、三戰三捷、小河曙光、走向勝利四個篇章的圖片、實物及簡介,紀念館陳列文物、圖片299件(張),毛主席舊居,小河會議舊址文物徵集復原595件,充分再現了革命前輩當年轉戰途中的艱辛。廣場中央樹了十五尊當年參加小河會議的偉人場景再現青銅雕像,浮雕總長68米,高6.8米,用漢白玉製作,浮雕以前低後高逐漸上升,最後直插雲霄的構圖方式,表現了革命鬥爭和建立新中國的曲折性和前進性的統一,表現小河會議是中國歷史和解放戰爭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浮雕核心部分反映了小河會議決定的“中央突破,兩翼牽制,三軍挺進,互為犄角,機動牽敵”的戰略決策,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中心,三軍挺進為主軸,兩翼牽制為支撐,賀龍運糧為保障,逐步展開了一幅雄偉的歷史畫卷。再現了65年前壯闊的歷史場景。舊址的打造提升,對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主義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2012年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授予小河會議舊址為現場體驗教學點,榆林市關工委命名為榆林市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共靖邊縣委組織部授予黨員幹部教育基地,縣文明辦、教育局、關工辦、縣團委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13年12月份小河會議舊址被陝西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也是榆林市唯一一處達到國家3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紅色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