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風雨

小樓風雨

《小風雨》是由時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民嘉、竺越。《小樓風雨》從一個有較廣泛代表性的普通知識分子家庭的角度、以平民的層面,揭示、展現了當年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語言生動、故事真實可信。小說緊扣變遷著的時代,通過對書中人物和環境的描寫,從平凡中現突兀,眾生相中見典型,寓意深遠,比較忠實地再現了那段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小樓風雨
  • 作者:王民嘉 竺越
  • 出版社時代文化出版社
  • 開本:850×1168   1/32
書籍簡介:,內容簡介:,本書目錄:,精彩賞析:,

書籍簡介:

字數:419千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王民嘉繼記述二十年代到解放的自傳體小說《惜樓煙雲》(工人出版社1993年出版)之後,又一部接續描述方佳及其“海倫小樓”家庭解放前夕到20世紀末生活的力作。由於猝然去世,未能最後修改完成小說。作為深受母親文采學識、人格魅力薰陶的兒子繼承母親遺志,歷時五載才完成了書稿。續寫增補修改遺稿與接續一塊美玉的雕刻和完成未完成的交響樂相仿,實為不易,好在與《惜樓煙雲》不同,這本書中描寫的歷史時段、內容、事件為下一代所熟悉甚至親身經歷,正可作為互補,來為小說添加血肉,因此完成的小說更充實更真實更準確。在母親小說主線的指引下,兒子竺越以較輕鬆的筆調,平敘直抒,錄其真實,儘量再現當時事件、人物之原貌,新增的內容與修改較為成功。
這是一個橫跨近半個世紀的故事。人們可以從這家人近五十年的生活寫照與心路歷程中感受那些年代的中國人和中國社會的氣息與脈動。

本書目錄:

一 海倫小樓
二 走入工會
三 踏上講壇
四 邊緣人物
五 躍進狂潮
六 勞動鍛鍊
七 困難時期
八 烏雲漸聚
九 狂風乍起
十 黑雲壓城
十一 小樓被抄
十二 造反有理
十三 濁浪翻滾
十四 波瀾起伏
十五 上山下鄉
十六 插隊生活
十七 女兒歸來
十八 終於上調
十九 風雲變幻
二十 雲開日出
二十一 苦果墜落
二十二 改革開放
二十三 晚霞燦爛
二十四 情滿中原 (代後記)

精彩賞析:

…… ……
熙攘喧鬧的大上海也有一些寧靜的街道,少有汽車甚至行人也不多,方佳的小樓就坐落在這樣一條僻靜的路上。白天,只有小販的叫賣聲偶爾打破小路的寂靜。而在晚上,安靜且順風的時候,可以聽到遠遠傳來的輪船汽笛聲,深沉而幽遠,沁人肺腑,這夜的顫音仿佛有一種魔力,使方佳覺得往事如煙、心懷惆悵。
孩子們睡下了,方佳靠在南窗前享受著一天之中身心難得的寧靜,在一家大廠任工程師的丈夫行恆則在翻看著一些技術書。
夜晚已垂下了它黑色的幕簾,窗外的事物好像比白天深遠且朦朧,似乎增添了幾分神秘。遠處的天空微微泛著紅色,怎看也不像月光,那一定是南京路的霓虹燈還在不知疲倦地閃爍吧?
今年是1948年了,到12月方佳將滿26歲,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她依然顯得年青漂亮,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顯露出心中蘊含著的青春活力與純真。她雖然是西南聯大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卻沒有什麼學究氣,既容易陷入憂傷冥想,也很容易興奮激揚。
丈夫行恆是方佳的初戀,初次偶遇時,方佳還是個剛上高中的14歲女生呢。雖說這已經是十來年前的事了,但只要一想起,那情、那景,依然是那樣的清晰可辨,耳邊也迴蕩起山林中少男少女的歌聲與笑聲。
方佳凝望著夜空,不知不覺中,記憶的寶盒被美麗的夜色打開了,如煙往事一一襲來,使人慾罷不能……
那年,方佳投考浙江最有名的中學“杭高”。這所學校除杭州市畢業敢望其項背的優秀生外,全省甚至全國各地的學子負笈投考者也很多。
最後,一千一百多考生中錄取了一百人,而方佳也以優異成績被錄取了!不過,這也在自負的方佳意料之中,她從小就聰慧過人,國小到國中跳了兩次級。
可是漂亮的高中制服沒穿多久,就在放暑假的時候,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了!隆隆的炮聲也震撼了杭城,市民驚恐萬狀。被蔣先生委以“重任”先行調往貴州省任財政廳長的父親派來了“門生”胡科長,欲將杭州城裡的一家老小遷往奉化老家的亭下鎮避難。
離開廳長公館“惜樓”時,小方佳穿了一身學校的制服,拎了一隻小皮箱,裡面是女孩珍惜的日記、獎狀、照片等什物,她回頭看了看這隻住了三年的豪華大屋,心中突然浮起了李後主的詞句:“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女孩想著:“日寇如此肆無忌憚地踐踏著中國大地,戰火竟然燃到了家門口,不知什麼時候再能回來!”
途經溪口,方佳的母親金香帶著她和兒媳如梅去拜訪蔣先生的原配毛氏夫人。豐鎬房內非常幽靜,檀香氤氳,木魚聲聲。窮苦人家出身的金香與官場上的達官貴人來往很少,唯獨與毛氏夫人卻意氣相投、有話可說。加之毛氏夫人生性和善,從不以元首夫人自居,又與金香的命運有酷似之處,所以兩人的相處便不拘什麼尊卑禮節了。
如梅在旁恭順地陪著,方佳則東看西瞧地在廳堂佛殿、走廊兜了個圈子。她回到客廳時,毛氏夫人和藹地說:“來,走過來讓我看看……唔,這姑娘幾歲了?讀書了嗎?”方佳認為自己是杭高的學生,不是孤陋寡聞的鄉間小姑娘,便有心在夫人面前顯示一番,不僅對所提的問題對答如流,還對時局也稍加評論,最後還說:“家母這次回鄉避難,承蒙夫人熱誠接見,不勝榮幸”云云。
“噢!噢!”毛氏夫人讚許地點點頭:“這孩子比那兩個大的聰明多了。”又看看眼睛大大的如梅說:“媳婦也不錯,又添了孫子,你總算是苦出頭了!”金香聽了不禁露出了寬慰的微笑。
胡科長在亭下鎮算得是頭面人物了,有三房太太,平日在鄉親們面前頗有些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架勢,然而他對廳長一家卻可說是鞠躬盡瘁的。
方佳一行到了以後,他把自家“逢春堂”後底層的上房、廂房都讓了出來,每日好茶好飯款待,還組織當地鄉紳富商輪番請客,天天還有認識不認識的女人來與金香認親戚,陪她念佛、談天,把廳長太太給捧到了寶塔尖上。
母親和嫂子如梅等住下後,天天玩樂竟是樂不思蜀。小方佳卻很感苦悶,她正處於智慧光芒四射、熱血沸騰的年華,抗日烽火已在祖國大地燃起,如今仗還打到了家門口,可家裡與這小鎮上的人們似乎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她嚮往著回到學校的集體中去、嚮往著友誼,希望有人指點她現在該怎么走向人生。
大概一個月後的一日早晨,有兩個轎夫模樣的年輕人來見金香,原來是相鄰董村的通夫先生太太從上海回家鄉避難,今日特邀請廳長夫人過去晤面敘談。
董村的通夫、達夫兩兄弟早年離鄉背井到上海謀生,現在都發了跡,尤其是哥哥通夫。他在上海做著駁運生意,有“通一”到“通十”十條大駁船,在家鄉也有幾座竹山。因為把在上海賺的一些錢大都用在家鄉的鋪橋開路、辦義學上,所以遠近聞名。他與廳長原是赤腳朋友,後來倆人分別在政界、商界混出了些名堂,兩家也時有來往。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方佳不放心媽媽獨自前往,而且與通夫先生的女兒望珠也是好朋友,就一同去了。
從亭下到徐鳧岩,幾乎都是彎彎曲曲的山路,方佳沒有另叫轎子,就在轎前轎後時而疾走、時而小跑。
正是晚夏時節,山中一片翠綠,咿呀作響的竹轎在婉轉的鳥啼聲伴奏中穿行在林中小路上。走了多時,一行人停下稍息,久居杭城的方佳卻在她覺得樣樣新鮮的山林中走來看去不覺疲乏。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