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鄉位於山東省陽信縣縣境東南部,東、南、西三面皆鄰惠民縣,北面與商店鎮接壤。面積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9萬畝。
1984年改建為小桑鄉。2000年,轄50個行政村2.11萬人。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主要鄉鎮企業有地毯廠、建築公司等。該鄉手工業較為發達,其地毯系列產品質優物美深受國外客商青睞,出口美國、日本等國家。 農民人均純收入238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桑鄉
- 轄:50個行政村
- 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
- 面積:42.8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經濟建設,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小桑由來:大桑小桑統稱桑落墅,秦時厭次縣治所為什麼叫“桑落墅”呢?《武定府志》(明嘉靖版)云:“州東五十里曰永利鎮,即桑落墅。相傳秦始皇東巡駐蹕於此,桑偶落技,因名。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來到古無棣邑“厭氣”,大概與此地出過“兵聖”孫武的靈氣有關。時值盛夏中午,始皇一行來到無棣邑的南部,便在路旁桑樹林中避暑小憩,朦朧間見一少女向他走來,頓覺涼風習習,正欲問話,神女又忽而消失,始皇醒來,只見桑葉紛紛落下。始皇驚訝,忙問隨行術士附近可有什麼神祇,術士回答桑林附近有“蒲姑祭壇”。始皇略有所思,遂傳令駐蹕於此,在鉤盤河旁修築“厭氣台”一座;並在此地置縣名為“厭次縣”,縣治設在近旁的村莊,名之曰“桑落墅”。“桑落墅”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始皇置“厭次縣”14年後,漢高祖封功臣爰頃為“厭次侯”,食2800戶;36年後,孝文元年(前179年)封劉揭為陽信侯,食2000戶。 厭次置縣60年後,這塊土地上誕生了一位“智聖”東方朔(前154-前93)。漢景帝即位後封長女(漢武帝同胞長姊)為陽信公主(嫁於平陽侯曹壽,又稱其為平陽公主,後改嫁衛青)。秦厭次置縣95年後漢武帝又步其後塵至碣石。隋末“厭次賊”格謙傭兵十萬據豆子[鹵亢](gang),自稱“燕王” ;滄州陽信鹽民高開道率義軍橫行遼西、北平、漁陽、上谷等地,於武德元年(618)據漁陽稱“燕王”,建號始興,與李淵並立數年(《唐書》有傳),看來這一帶的“靈氣”並沒被秦始皇“壓”下去。
秦代的厭次古城,在今惠民、陽信交界處的桑落墅(大桑落墅村屬惠民縣,小桑落墅村屬陽信縣),“秦置厭次縣,縣治在桑落墅北。
後趙帝國(首都襄國【河北省邢台市】)首領趙王石勒知道邵續力單勢孤,命中山公石虎,率軍包圍厭次(山東省陽信縣東南),……邵續親率軍出城,反擊石虎,石虎用騎兵切斷邵續的退路,生擒邵續。石虎把邵續帶到厭次(山東省陽信縣東南)城下。
經濟建設
2001年6月在原來投資300多萬元的基礎上成立了陽信縣小桑經貿園區。目前園區樓房建設面積2萬多平方米,經營業戶300餘家,企業達20餘家,已形成人流、物流、經濟流中心。駐地小城鎮建設已借桑陽路的拓寬開始起動,一期商住房建設已達1萬平方米,二期沿桑陽路商住樓開發業已起動,預計建築面積可達2萬平方米。第三是抓好政府職能轉型。瑞鑫集團已躋身“全國鄉鎮民營企業500強”。逐步發展壯大了“地毯加工、糧油加工、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生物製藥”五大產業群,已成為魯北最大的地毯加工和麵粉加工基地,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社會事業
永莘路橫穿鄉境,鄉村路與桑陽路相連。有中學1處,完全國小5處,教學點9處,在校生2998人,教職工154人。衛生院1處,醫務人員20人;村衛生室21處(甲級衛生室7處),村醫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