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博落回

小果博落回

罌粟博落回屬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高1-2米。根粗大,黃褐色。莖直立,含紅黃色乳汁。生於海拔1400-2000米的低山河邊、溝岸、路旁。

基本介紹

植物名稱,形態特徵,生境分布,採收加工,化學成分,性味功效,藥用價值,民間驗方,注意事項,

植物名稱

小果博落回(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泡桐桿、黃婆娘、野麻子、吹火筒(陝西),野狐桿(甘肅)

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基部木質化,具乳黃色漿汁。莖高0.8-1米,通常淡黃綠色,光滑,多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5-14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鈍或圓形,基部心形,通常7或9深裂或淺裂,裂片半圓形、扇形或其他,邊緣波狀、缺刻狀、粗齒或多細齒,表面綠色,無毛,背面多白粉,被絨毛,基出脈通常5,側脈1對,稀2對,細脈網狀;葉柄長4-11厘米,上面平坦,通常不具溝槽。大型圓錐花序多花,長15-30厘米,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梗長2-10毫米。花芽圓柱形,長約5毫米;萼片狹長圓形,長約5毫米,舟狀;花瓣無;雄蕊8-12,花絲絲狀,極短,花葯條形,長約3-4毫米;子房倒卵形,長1-3毫米,花柱極短,柱頭2裂。蒴果近圓形,直徑約5毫米。種子1枚,卵珠形,基著,直立,長約1.5毫米,種皮具孔狀雕紋,無種阜。花果期6-10月。
罌粟博落回屬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高1-2米。根粗大,黃褐色。莖直立,含紅黃色乳汁。葉互生,寬卵形,長6-20厘米,寬4-16厘米,基部心形,邊緣掌狀5-7深裂或淺裂,裂片具不規則波狀齒,背面被白粉,6-7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5-40厘米;萼片白色,倒披針形,長4-5毫米,早落。蒴果下垂,扁平,近圓形,長5毫米,具宿存花柱。

生境分布

產山西東南部、江蘇北部、江西酉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湖北西部、陝西南部至東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東北部等地,生於海拔450-1600米的山坡路邊草地或灌叢中。
生於海拔1400-2000米的低山河邊、溝岸、路旁。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省。

採收加工

夏、秋采割小果博落回的全株,曬乾。

化學成分

含生物鹼,主要有血根鹼、白屈菜紅鹼、別隱品鹼、原阿片鹼。

性味功效

味苦,性寒;有毒。殺蟲,祛風解毒,散瘀消腫。
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癰疔腫毒、下肢潰瘍、陰道滴蟲、濕疹、燒燙傷,並可殺蛆蟲。

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主治惡瘡及皮膚病,如癭瘤、漏瘡、息肉及汗斑等症。有毒,只能外用。

民間驗方

1、治蜂窩組織炎:小果博落回葉醋浸,外貼或搗敷患處。
2、治濕疹:小果博落回120g,煎水洗。

注意事項

有毒,只能外用,不可內服。
全草入藥,有毒,不能內服,外用治一切惡瘡及皮膚病;也可作農藥。
全株:苦,寒。有毒。殺蟲,祛風,解毒,散瘀消腫。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癰癤腫毒,蜂螯,下肢潰瘍,陰癢症,燒、燙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