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普陀宗乘之廟,始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這座廟宇是乾隆為了乾隆三十六年母親崇慶皇太后八十壽辰而建,乾隆在廟中立御製碑《普陀宗乘之廟碑》紀念。這座廟宇是仿照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而建,因而又俗稱“小布達拉宮”,“酷堡盼敬普陀宗乘”(借譯)和“布達拉”(音譯)語出同源,意為“觀音聖地”。
每年農曆七月十一日,在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萬法歸一殿舉辦藏傳佛教學位考試。
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七日、正月十四日,在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萬法歸一殿舉辦送祟活動,普陀宗乘之廟全體喇嘛在該殿集中念經。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帝在萬法歸一殿接見回歸的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辦大規模講經祝壽活動。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由財閥洛克菲勒複製的萬法歸一殿與其在中國蒐集大批佛像和法器,參加了當年的美國芝加哥舉辦萬國博覽會。
建築特點
布局
普陀宗乘之廟是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修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廟依山建造,坐北朝南,山門內是碑閣,北是五塔門,高十餘米,有拱門三個,上建紅、黃、黑、白、綠五座喇嘛塔。 門北是琉璃牌坊。牌坊北地形漸高,各式白台、塔台建築因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別,變化多端。最後為雄偉高大的主體建築大紅台。大紅台的正面,下面是高達十八米的大白台,其上聳立著高達二十五米的大紅台。紅台內四周為三層群樓,中央是重檐攢尖鎏金銅瓦項的“萬法歸一”殿。
普陀宗乘之廟布局分三個部分:前部包括山門、碑亭、五塔門;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後部是主體建築大紅台及周圍其他建築,大小共60餘處洪懂譽,被包圍在雉堞銜連、依著山勢起伏而環寺一周的高大圍牆之內。漫步五孔石橋,進入藏式山門,便是黃琉璃瓦覆頂的碑亭。亭內豎著三座石,以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分載《普陀宗乘之廟碑記》、《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三文。 碑亭後是五塔門。五塔門滿壁白色,上有三層藏式盲窗,下為三座拱門,門頂上有五座喇嘛塔,門前有一對大石象,象徵著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無邊。
特點
普陀宗乘之歸應戒重廟院落北部大紅台,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築,其基座為白台。白台正立面以紅灰抹成三層藏式梯形窗(又稱“盲窗“)。上六層為真假藏式梯形窗,最下一層為漢式橫長方形窗。紅牆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龕六個,均飾以黃紫相間的琉璃慢帳,內置琉璃佛像。紅台上周砌女兒牆,牆上嵌黃琉璃佛龕,龕內置琉璃佛像。牆頂中央又置琉璃八寶、喇嘛塔。台頂女兒牆轉角部分安置寶瓶,上插鐵旗。
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建築在山腰上,複雜的形狀經過精心設計,處理成幾個不等高的頰。大白台前東西兩側,沿登道到第一個平面大白台頂,上置四個大石雕幢竿座和四個大鑄鐵水缸。平台巨大,視野開闊。白台東有藏式的文殊勝境殿,西有漢式琉璃垂花裝飾的千佛閣。繞大紅台登踏道再上,就到達第二個平面,即東紅台,其周圍建二層群樓,群樓中心為二層瓦頂的御座樓。通過二層摟登踏道而上為第三個平面,即達到普陀宗乘之廟的中心建築萬法歸一殿。在這個平面上,萬法歸一殿周圍建群樓三層,群樓二層可達東紅台北面的洛迦勝境殿和東北角的重檐八角鑾金瓦頂權衡三界亭,群樓頂端西北角又建重檐六角鑲金瓦頂的慈航普渡亭。這些殿亭,形式各殊,高低錯落,殿頂都用鑾金魚鱗銅瓦復蓋,與紅台、白台交相輝映,在重重群山的襯托下,空間輪廓雄偉壯觀。
主要建築
綜述
普陀宗乘之廟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由一道曲折蜿蜒的宮牆包圍。共有建築60多處,依山巒地埋舉協勢建築,色彩鮮明,是中國古代皇家寺廟中的代表作。主要建築包括: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樓,白台,大白台,大紅台,東紅台等等。
石橋
廟前有一座五孔石橋,橫跨獅子溝。過橋來到山門前的廣場。
山門
普陀宗乘請訂滲之廟山門南向,是一座清式與藏式結合的建築,藏式三券門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樓。白台為磚石結構,前開三券門,券門上有一層盲窗。白台上四周砌雉碟,中央是清式城樓,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前後設廊,廊內置檻窗,兩側封實壁。城樓內供奉護法神,自左至右籃坑依次為四面護法神、章古魯蓬護法神、大黑天瑪哈嘎拉護法神。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山門的東西兩側有該廟的宮牆各連線一個腰門。腰門東西外側有宮牆各連線一個隅閣(角樓),實牆白台砌盲窗,頂元遙巴部起雉碟,供守望用。
碑亭
入山門後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建築。磚拱結構,平面為方形,三開間。封實壁,外牆為紅色,四面開券門。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四出踏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碑亭正面券門左右各安有金色轉輪。碑亭內立有三通石碑:中央為乾隆三十六年御製《普陀宗乘之廟碑記》龍紋邊石碑,記述普陀宗乘之廟乃為慶祝聖母皇太后八旬萬壽而建,廟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後附乾隆帝《吾聞瞻部洲,古德有道場》御製詩一首;東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西為《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記述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及清廷對該部的撫恤,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是乾隆帝御筆。
五塔門
五塔門高10多米,為藏式白台,中有拱門3座,正中拱門上方嵌有乾隆帝題額“廣圓妙覺”,白色牆上設有三層17個梯形紅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東分別為紅、綠、黃、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磚砌築。門前有石象一對。五塔門是藏傳佛塔過街塔的一種形式。
琉璃牌樓
五塔門之後,是一座清式三間四柱七樓三券門紅黃綠琉璃牌樓。三券門以漢白玉為邊飾,牌樓上七樓,計一正樓、二次樓、二夾樓、二邊樓,覆蓋黃色琉璃瓦,正樓次樓用歇山,二夾樓用夾山,二邊樓外側用歇山內側用夾山。各樓覆蓋綠琉璃瓦,單翹單昂斗拱。明間正樓前額有乾隆帝御題“普門應現”四漢字和相應滿文,後額為“蓮界莊嚴”,二次間額各鑲黃琉璃雙龍戲珠圖案。牌樓前有月台,周圍砌女兒牆,正中及左右設有踏道,月台上還有石象一對。
東、西側門
普陀宗乘之廟東、西宮牆上各連有一個白台,相互對稱,白台中間辟門,上起廡殿,供僧人進出使用。兩門位於五塔門以北、琉璃牌樓以南的東、西兩側。
東群樓
東群樓為三層建築。東群樓空井靠南起戲台,面北,方三間,三層。大紅台西北角建雕樓,實心,起裝飾作用。群樓空井中心起萬法歸一殿,方七間四角稍間收進一半,重檐攢尖,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四脊飾波紋,法鈴寶頂。迎門擺琺瑯菩提塔,中供紫檀佛龕,內供
彌勒,東西兩側置紫檀壽字塔。供桌擺八寶、五供、珊瑚樹。靠北樹屏風,前掛巨幅緙絲緞繡佛教掛像(高三丈、寬一丈),現無存。屏風前供
釋迦牟尼,再前供宗喀巴,大殿兩側供
達賴和
宗喀巴像,均為紫銅雕塑。殿內面北橫額一為“淨性超乘”,二為“妙德圓成”;面南橫額“萬緣普應”。殿內條幅有“獅座具神威鹹欽奮迅,鷲風瞻相好普現莊嚴”;“法界朔中台臻大歡喜,化身現上塞護妙吉祥”;“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梵教流傳宗遞演,化身應現慧常融”。
白台群
藏式平頂碉房形制的白台現存30餘座,分布在從碑亭到大紅台的道路兩側,層高一至四層的都有,以二、三層者居多。白台大多用漢式磚混結構法式,以白灰抹面,青磚鑲邊,外牆設有紅色盲窗,淌水長瓦從上檐挑出。白台分別為殿台、樓台、敞台、實台,形制和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兩座白台組成一個院落作為僧房;有的台上建有漢式殿堂,作為佛堂、鐘樓使用;有的台頂設定舍利塔,其中有的是單塔,也有兩座靠近大紅台處的白台上是五塔;有的白台砌成實心,起點綴作用。
罡子殿
琉璃牌坊北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牆,牆面設三層盲窗,東、南為一層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頂起廡殿,單檐綠琉璃瓦頂,面寬五楹,進深兩間,內供吉祥天母、四面護法神、大梵天。罡子殿東為東殿,亦稱東罡子殿,平面成“乙”形,兩層。此殿原為僧房,現供五尊密宗無上瑜伽密樂空雙運雙身修法像歡喜佛。東側從北至南依次是金剛佛母、大威德金剛、密聚金剛、勝樂王金剛、惡度金剛。
大白台
大紅台下部為大白台,二者形成色彩對比。大白台寬約150米,高約18米,占地面積約萬餘平方米,容積18萬餘立方米,實心,下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上部砌磚,白灰抹面。大白台外立面設有三至五層紅灰抹成的藏式梯形盲窗,其中正立面設有三層梯形盲窗。從大白台前的東西兩側,沿著石階登道可來到第一個平面——大白台頂,大白台頂上置有四個大鑄鐵水缸、四個大石雕幢竿座。大白台頂巨大,視野開闊。
大紅台
大紅台位普陀宗乘之廟最後,位置最高,面積1.03萬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誇張,更顯體量龐大。正面基層是白台,實心,高17米,下部砌花崗岩條石,上部砌磚,白灰掛麵,壁設三層梯形盲窗,東西兩面砌石階登道直達白台頂部。
大紅台南面正中嵌飾垂直琉璃佛龕六個,黃綠相間,漢式手法,一是標記軸線,二起裝飾作用。紅台頂部砌女兒牆,牆下三面(東、西、南)裝飾黃琉璃佛龕,拔檐石下置排水長槽。紅台內里五至七層為三層閣樓,每層44間,四面合圍,亦稱群樓。
萬法歸一殿
為整個寺廟的主殿。通過東紅台御座樓登踏道向上,為第三個平面——萬法歸一殿。萬法歸一殿在大紅台群樓空井正中,是一座正方形七進間大殿,四角稍間收進一半,重檐四角攢尖頂,上覆鎏金魚鱗銅瓦,四條屋脊飾有波狀鎏金瓦,藏式法鈴寶頂,殿頂使用頭等金葉14000多兩。該殿是清朝皇帝和各少數民族領袖禮拜之所。迎門是銅琺瑯菩提塔,塔中央的紫檀反花佛龕內供奉彌勒佛。東西兩側是紫檀壽字塔。塔前的供桌上有五供、八寶、珊瑚樹等物,均為該殿內的原物。靠北擺放的屏風上,原來有一幅高10米、寬3米的巨幅緙絲緞繡佛掛像,民國時期被軍閥盜走。屏風前原供奉釋迦牟尼像,再前供奉宗喀巴像,大殿兩側供奉達賴和宗喀巴像,都是紫銅質地。現在屏風前的無量壽佛以及兩側的八大菩薩、宗喀巴等銅像均是從群樓內移來,並非該殿內的原物,這些銅像每尊重約半噸。
殿內面北橫額一是“淨性超乘”,二是“妙德圓成”;面南橫額是“萬緣普應”。殿內條幅有“獅座具神威鹹欽奮迅,鷲風瞻相好普現莊嚴”;“法界朔中台臻大歡喜,化身現上塞護妙吉祥”;“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梵教流傳宗遞演,化身應現慧常融”。
慈航普渡亭
慈航普渡亭位於大紅台群樓頂部平台西北角,碉樓以北。是一座重檐六角形亭,頂覆鎏金魚鱗銅瓦。二層正面外檐下懸掛“慈航普渡”匾額。二層有匾額“普勝三界”,亭內有匾額“示大自在”,條幅“水鏡喻西來妙觀如是,月輪悟南指合相云何。
權衡三界亭
從洛伽勝境殿可達東北角的權衡三界亭。該亭為重檐八角形亭,頂覆鎏金魚鱗銅瓦。亭內原有的吉祥天母像,已遷移到西罡子殿展出。二層正面外檐下懸掛“權衡三界”匾額。亭內有匾額“精嚴具足”,條幅“法界現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
文物價值
普陀宗乘之廟見證了
土爾扈特部回歸等重大事件,是“
康乾盛世”時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創建太平盛世繁榮中華這一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宏願。
普陀宗乘之廟御製碑刻充分體現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宗教和科學價值。相關御製碑刻是中國北方石質歷史文化和清帝書法藝術的寶庫,在清史及相關文化研究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中華一統民族團結的歷史見證,有著巨大政治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愛國主義好教材。
普陀宗乘之廟是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廟宇,為清政府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普陀宗乘之廟是清王朝鼎盛時期的建築代表作,是漢藏建築融合再創造的成功範例,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其建築是清代鼎盛時期遺留下來的具有民族、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建築遺存,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該時期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廟在內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2010年7月,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德文物局規劃設計室承擔了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設計任務。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前後歷時五年半。2011年4月,方案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2012年10月,深化設計方案通過省文物局核准。工程於2013年6月開工,涉及單體建築55座,其中包括藏式紅台建築1座,藏式白台建築32座,漢式木結構建築20座,建築基址6座,鎏金銅瓦頂建築3座,圍牆2268米。2016年1月通過驗收。
歷史文化
土爾扈特部東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土爾扈特部首領
渥巴錫(
阿玉奇汗之曾孫)為擺脫
沙俄壓迫,率領部眾衝破沙俄重重截擊,歷經千辛萬苦,勝利返回祖國。乾隆帝在萬法歸一殿接見回歸的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辦大規模講經祝壽活動。為記載此次事跡,乾隆皇帝在普陀宗乘之廟立下《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面石碑,記述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及清廷對該部的撫恤。
旅遊信息
地址
河北省承德市獅子溝鎮獅子園路。
交通
承德市火車站乘15路公車到避暑山莊站換乘118路公車普陀宗乘之廟站下車
開館時間
8:00-17:00
票價
與須彌福壽之廟合票:旺季80元,淡季60元。
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建築在山腰上,複雜的形狀經過精心設計,處理成幾個不等高的頰。大白台前東西兩側,沿登道到第一個平面大白台頂,上置四個大石雕幢竿座和四個大鑄鐵水缸。平台巨大,視野開闊。白台東有藏式的文殊勝境殿,西有漢式琉璃垂花裝飾的千佛閣。繞大紅台登踏道再上,就到達第二個平面,即東紅台,其周圍建二層群樓,群樓中心為二層瓦頂的御座樓。通過二層摟登踏道而上為第三個平面,即達到普陀宗乘之廟的中心建築萬法歸一殿。在這個平面上,萬法歸一殿周圍建群樓三層,群樓二層可達東紅台北面的洛迦勝境殿和東北角的重檐八角鑾金瓦頂權衡三界亭,群樓頂端西北角又建重檐六角鑲金瓦頂的慈航普渡亭。這些殿亭,形式各殊,高低錯落,殿頂都用鑾金魚鱗銅瓦復蓋,與紅台、白台交相輝映,在重重群山的襯托下,空間輪廓雄偉壯觀。
主要建築
綜述
普陀宗乘之廟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由一道曲折蜿蜒的宮牆包圍。共有建築60多處,依山巒地勢建築,色彩鮮明,是中國古代皇家寺廟中的代表作。主要建築包括: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樓,白台,大白台,大紅台,東紅台等等。
石橋
廟前有一座五孔石橋,橫跨獅子溝。過橋來到山門前的廣場。
山門
普陀宗乘之廟山門南向,是一座清式與藏式結合的建築,藏式三券門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樓。白台為磚石結構,前開三券門,券門上有一層盲窗。白台上四周砌雉碟,中央是清式城樓,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前後設廊,廊內置檻窗,兩側封實壁。城樓內供奉護法神,自左至右依次為四面護法神、章古魯蓬護法神、大黑天瑪哈嘎拉護法神。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山門的東西兩側有該廟的宮牆各連線一個腰門。腰門東西外側有宮牆各連線一個隅閣(角樓),實牆白台砌盲窗,頂部起雉碟,供守望用。
碑亭
入山門後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建築。磚拱結構,平面為方形,三開間。封實壁,外牆為紅色,四面開券門。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四出踏道。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碑亭正面券門左右各安有金色轉輪。碑亭內立有三通石碑:中央為乾隆三十六年御製《普陀宗乘之廟碑記》龍紋邊石碑,記述普陀宗乘之廟乃為慶祝聖母皇太后八旬萬壽而建,廟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後附乾隆帝《吾聞瞻部洲,古德有道場》御製詩一首;東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西為《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記述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及清廷對該部的撫恤,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是乾隆帝御筆。
五塔門
五塔門高10多米,為藏式白台,中有拱門3座,正中拱門上方嵌有乾隆帝題額“廣圓妙覺”,白色牆上設有三層17個梯形紅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東分別為紅、綠、黃、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磚砌築。門前有石象一對。五塔門是藏傳佛塔過街塔的一種形式。
琉璃牌樓
五塔門之後,是一座清式三間四柱七樓三券門紅黃綠琉璃牌樓。三券門以漢白玉為邊飾,牌樓上七樓,計一正樓、二次樓、二夾樓、二邊樓,覆蓋黃色琉璃瓦,正樓次樓用歇山,二夾樓用夾山,二邊樓外側用歇山內側用夾山。各樓覆蓋綠琉璃瓦,單翹單昂斗拱。明間正樓前額有乾隆帝御題“普門應現”四漢字和相應滿文,後額為“蓮界莊嚴”,二次間額各鑲黃琉璃雙龍戲珠圖案。牌樓前有月台,周圍砌女兒牆,正中及左右設有踏道,月台上還有石象一對。
東、西側門
普陀宗乘之廟東、西宮牆上各連有一個白台,相互對稱,白台中間辟門,上起廡殿,供僧人進出使用。兩門位於五塔門以北、琉璃牌樓以南的東、西兩側。
東群樓
東群樓為三層建築。東群樓空井靠南起戲台,面北,方三間,三層。大紅台西北角建雕樓,實心,起裝飾作用。群樓空井中心起萬法歸一殿,方七間四角稍間收進一半,重檐攢尖,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四脊飾波紋,法鈴寶頂。迎門擺琺瑯菩提塔,中供紫檀佛龕,內供
彌勒,東西兩側置紫檀壽字塔。供桌擺八寶、五供、珊瑚樹。靠北樹屏風,前掛巨幅緙絲緞繡佛教掛像(高三丈、寬一丈),現無存。屏風前供
釋迦牟尼,再前供宗喀巴,大殿兩側供
達賴和
宗喀巴像,均為紫銅雕塑。殿內面北橫額一為“淨性超乘”,二為“妙德圓成”;面南橫額“萬緣普應”。殿內條幅有“獅座具神威鹹欽奮迅,鷲風瞻相好普現莊嚴”;“法界朔中台臻大歡喜,化身現上塞護妙吉祥”;“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梵教流傳宗遞演,化身應現慧常融”。
白台群
藏式平頂碉房形制的白台現存30餘座,分布在從碑亭到大紅台的道路兩側,層高一至四層的都有,以二、三層者居多。白台大多用漢式磚混結構法式,以白灰抹面,青磚鑲邊,外牆設有紅色盲窗,淌水長瓦從上檐挑出。白台分別為殿台、樓台、敞台、實台,形制和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兩座白台組成一個院落作為僧房;有的台上建有漢式殿堂,作為佛堂、鐘樓使用;有的台頂設定舍利塔,其中有的是單塔,也有兩座靠近大紅台處的白台上是五塔;有的白台砌成實心,起點綴作用。
罡子殿
琉璃牌坊北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牆,牆面設三層盲窗,東、南為一層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頂起廡殿,單檐綠琉璃瓦頂,面寬五楹,進深兩間,內供吉祥天母、四面護法神、大梵天。罡子殿東為東殿,亦稱東罡子殿,平面成“乙”形,兩層。此殿原為僧房,現供五尊密宗無上瑜伽密樂空雙運雙身修法像歡喜佛。東側從北至南依次是金剛佛母、大威德金剛、密聚金剛、勝樂王金剛、惡度金剛。
大白台
大紅台下部為大白台,二者形成色彩對比。大白台寬約150米,高約18米,占地面積約萬餘平方米,容積18萬餘立方米,實心,下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上部砌磚,白灰抹面。大白台外立面設有三至五層紅灰抹成的藏式梯形盲窗,其中正立面設有三層梯形盲窗。從大白台前的東西兩側,沿著石階登道可來到第一個平面——大白台頂,大白台頂上置有四個大鑄鐵水缸、四個大石雕幢竿座。大白台頂巨大,視野開闊。
大紅台
大紅台位普陀宗乘之廟最後,位置最高,面積1.03萬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誇張,更顯體量龐大。正面基層是白台,實心,高17米,下部砌花崗岩條石,上部砌磚,白灰掛麵,壁設三層梯形盲窗,東西兩面砌石階登道直達白台頂部。
大紅台南面正中嵌飾垂直琉璃佛龕六個,黃綠相間,漢式手法,一是標記軸線,二起裝飾作用。紅台頂部砌女兒牆,牆下三面(東、西、南)裝飾黃琉璃佛龕,拔檐石下置排水長槽。紅台內里五至七層為三層閣樓,每層44間,四面合圍,亦稱群樓。
萬法歸一殿
為整個寺廟的主殿。通過東紅台御座樓登踏道向上,為第三個平面——萬法歸一殿。萬法歸一殿在大紅台群樓空井正中,是一座正方形七進間大殿,四角稍間收進一半,重檐四角攢尖頂,上覆鎏金魚鱗銅瓦,四條屋脊飾有波狀鎏金瓦,藏式法鈴寶頂,殿頂使用頭等金葉14000多兩。該殿是清朝皇帝和各少數民族領袖禮拜之所。迎門是銅琺瑯菩提塔,塔中央的紫檀反花佛龕內供奉彌勒佛。東西兩側是紫檀壽字塔。塔前的供桌上有五供、八寶、珊瑚樹等物,均為該殿內的原物。靠北擺放的屏風上,原來有一幅高10米、寬3米的巨幅緙絲緞繡佛掛像,民國時期被軍閥盜走。屏風前原供奉釋迦牟尼像,再前供奉宗喀巴像,大殿兩側供奉達賴和宗喀巴像,都是紫銅質地。現在屏風前的無量壽佛以及兩側的八大菩薩、宗喀巴等銅像均是從群樓內移來,並非該殿內的原物,這些銅像每尊重約半噸。
殿內面北橫額一是“淨性超乘”,二是“妙德圓成”;面南橫額是“萬緣普應”。殿內條幅有“獅座具神威鹹欽奮迅,鷲風瞻相好普現莊嚴”;“法界朔中台臻大歡喜,化身現上塞護妙吉祥”;“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梵教流傳宗遞演,化身應現慧常融”。
慈航普渡亭
慈航普渡亭位於大紅台群樓頂部平台西北角,碉樓以北。是一座重檐六角形亭,頂覆鎏金魚鱗銅瓦。二層正面外檐下懸掛“慈航普渡”匾額。二層有匾額“普勝三界”,亭內有匾額“示大自在”,條幅“水鏡喻西來妙觀如是,月輪悟南指合相云何。
權衡三界亭
從洛伽勝境殿可達東北角的權衡三界亭。該亭為重檐八角形亭,頂覆鎏金魚鱗銅瓦。亭內原有的吉祥天母像,已遷移到西罡子殿展出。二層正面外檐下懸掛“權衡三界”匾額。亭內有匾額“精嚴具足”,條幅“法界現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
文物價值
普陀宗乘之廟見證了
土爾扈特部回歸等重大事件,是“
康乾盛世”時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創建太平盛世繁榮中華這一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宏願。
普陀宗乘之廟御製碑刻充分體現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宗教和科學價值。相關御製碑刻是中國北方石質歷史文化和清帝書法藝術的寶庫,在清史及相關文化研究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中華一統民族團結的歷史見證,有著巨大政治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愛國主義好教材。
普陀宗乘之廟是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廟宇,為清政府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普陀宗乘之廟是清王朝鼎盛時期的建築代表作,是漢藏建築融合再創造的成功範例,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其建築是清代鼎盛時期遺留下來的具有民族、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建築遺存,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該時期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廟在內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2010年7月,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德文物局規劃設計室承擔了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設計任務。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前後歷時五年半。2011年4月,方案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2012年10月,深化設計方案通過省文物局核准。工程於2013年6月開工,涉及單體建築55座,其中包括藏式紅台建築1座,藏式白台建築32座,漢式木結構建築20座,建築基址6座,鎏金銅瓦頂建築3座,圍牆2268米。2016年1月通過驗收。
歷史文化
土爾扈特部東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土爾扈特部首領
渥巴錫(
阿玉奇汗之曾孫)為擺脫
沙俄壓迫,率領部眾衝破沙俄重重截擊,歷經千辛萬苦,勝利返回祖國。乾隆帝在萬法歸一殿接見回歸的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辦大規模講經祝壽活動。為記載此次事跡,乾隆皇帝在普陀宗乘之廟立下《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面石碑,記述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及清廷對該部的撫恤。
旅遊信息
地址
河北省承德市獅子溝鎮獅子園路。
交通
承德市火車站乘15路公車到避暑山莊站換乘118路公車普陀宗乘之廟站下車
開館時間
8:00-17:00
票價
與須彌福壽之廟合票:旺季80元,淡季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