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之戰

小市之戰,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中兩次戰役的總稱,第一次小市之戰是引發磐朝發動征剿烏鵲澤的直接導火索;第二次小市之戰,是烏鵲澤戰役陸戰部分的一個組成,都可以看做是小說《再扶漢室》規模最大戰役——管州之戰——的有機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市之戰
  • 出處:小說《再扶漢室》
  • 地理位置:管州(今天鄭州市)和洛橋之間
  • 意義: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介紹,相關原文,

介紹

小市,地理位置為:管州(今天河南省鄭州市)和洛橋之間,也處在管州的雷印城(來周堂大獄)和烏鵲澤北口之間。雷印城,就是刑加歌姬、計陷唐郎的地方,也是第一次管州之戰,崔義先、崔剛救出汴州刺史唐觀的地方,由於任命的行人(《再扶漢室》中官職:相當於外交官)——耿商接洽烏鵲澤大寨主劉參失敗,所以不得不放棄占據的雷印城,退到烏鵲澤北口。小市的地理位置就是位於管州、洛橋、雷印城、烏鵲澤北口這個狹小的地域之中
小市之戰(列表圖片)小市之戰(列表圖片)
小市,小說中的文學涵義,之所以多次提及“小市之戰”,那不是因為這場戰役的規模有多大,而是小市之戰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烏鵲澤陸戰部分,主要有:小市之戰(即:第二次小市之戰)、邙山大戰(即第一次邙山大戰,第二次邙山大戰是在小說第41回)、野王之戰(龍墜野王)、滑州道之役4個部分所組成。而小市之戰雖然在規模上是最小的,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卻是基礎性的,因為小市儲存著朝廷大軍屯糧,正是由於管勇夜襲小市,造成磐軍戰鬥力下降、軍心不穩。得知小市失守訊息的朝廷左丞相基太龍,放棄了邙山大戰的抵抗。
在烏鵲澤陸戰中,小市之戰,是前奏;邙山大戰,是發展;野王之戰,是高潮;滑州道之役,是收尾。

相關原文

(第一次小市之戰)忽有管州刺史鄭新奏曰:“烏鵲賊夜襲小市,掠走軍糧無數。賊勢日大,非諸侯之力能平,望朝廷速發虎狼之師,掃清中原。”帝曰:“太傅兵發黎陽,烏鵲賊卻襲中原軍倉,我朝竟無一將可分朕憂。”話音未落,一人出曰:“臣欲伐北邙之木,造南斗之艦,生擒烏鵲賊,奪回軍糧。”帝視之,乃左丞相基太龍也。龍奏曰:“臣新得一將,身長九尺,力敵千鈞,北狄將種,名喚劉怒修。雖百萬雄師可踏而過,何論草寇。”[小說《再扶漢室》第14回]
(第二次小市之戰)聚將於罵天廳,日出而議,日中未決。崔剛叫曰:“終無良策,不如各乘小艇,廝殺一陣,豈不痛快!”崔義先拍案曰:“一勇之夫怎成大事?如再擾亂,定不相饒!”成方曰:“基太龍遠來,渤海輸糧艱難,必就近而食。中原倉廩皆空,穀米錢冊集於小市。如得一將襲小市、斷洛橋、絕渤海,彼自走矣。”管勇應曰:“某自陷於管州獄以來,日夜切齒,如襲小市,百騎可也。”...
管勇誓於百騎,曰:“今夜成功,不畏者飲。”百騎皆飲。至夜無月,潛行小市,但見卷旗殘燈,磐兵醉臥。管勇拔劍曰:“入帳殺賊。”砍開倉關,一擁而入。韓躍不及披掛,單騎逃生,磐軍大亂,勇炬小市,煙焰騰空,長驅如龍。管勇伏兵於野,眾問其故,勇曰:“有將來救,就地擒之!”
須臾,磐軍大將劉怒蛙來救,伏兵圍上。怒蛙背中數箭,血流及鞍,叫曰:“十面盡伏,大將何畏。”勇贊曰:“被傷縱橫,歷古罕有。”怒蛙久戰疲極,叫曰:“天困力窮,大義可殉。”以槍刺咽,死於馬下。[小說《再扶漢室》第15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