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安徽省五河縣小圩鎮位於縣城西1 8公里,南臨懷洪新河,北依沱河,是五河縣西北重鎮,全鎮總面積109.7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3個行政村,人口38945人(2017年),耕地6.7萬畝。小圩鎮資源豐富,有充裕的農產品資源。鳥類及生物豐富多樣。小圩鎮堅持黨管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創新引才、育才、用才機制,實施四大“人才工程”,搭建人才成長平台,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智力保證。
據相關網站資料顯示,該鎮下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38945人(2017年)。全鎮可耕土地面積6.2萬畝,其中低洼地3.2萬畝,沿澮地理位置好,易開發、轄區內有香澗湖、上殿湖、小劉湖、朱塘湖等,可養殖水面達3萬畝,水資源十分豐富,且水質好,湖內水生植物、浮游生物豐富,可適合養殖蟹、大青蝦、黑魚等特種水產品,沿河一帶還盛產三元雜交豬、
波爾山羊、媒鴨等優質畜禽,是水稻制種、稻田養殖示範基地,又是優質稻、小麥、花生、玉米大豆、油菜等農產品的主要產地。
資源環境
小圩資源豐富。有充裕的農產品資源,盛產優質小麥、水稻、大豆、棉花、花生、蔬菜、蘆葦和生豬、山羊、媒鴨等優質畜禽,可養水面3萬畝,香澗湖、上殿湖、小劉湖、朱塘湖水質良好,餌料豐富,具有優越的水養條件。
小圩鎮環境優越。境內河湖交錯,低洼地達3.2萬畝,鳥類及生物豐富多樣,風光秀美。境內森林繁茂,蒼翠欲滴,有片林7 350畝,林網45800畝。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興貿園”市場已經使用,占地40畝的農貿市場正在籌建。
城鎮建設
小圩交通便捷。懷洪新河縱貫東西,河面廣闊;304省道與懷洪新河並行賓士;五固路、申小路把小圩與周邊鄉鎮緊緊相連。程控電話、光纜通信和無線通訊已形成完備的通訊網路。
全鎮13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累計投資318.8萬元,完成22個民眾直接受益的公益性項目,共修建農田水利設施7處,修建村內沙石路24條,長29029米,鋪設水泥路4條,長2950米,新建和修復溝渠11800米,建設文化體育設施和飲水工程14處。惠及全鎮4.35萬農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加速器”。
經濟發展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12年以來,經濟穩步上行,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帶動了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截止目前,實現財政收入820萬元,同比增長200%。
農業發展
農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已具備年產糧食3.88萬噸、肉類3880噸、水產品4384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全鎮近6萬畝小麥平均畝產460公斤左右。上半年我鎮多措並舉,全面完成縣政府下達的961畝植樹造林任務。養殖業蓬勃發展,以懷洪新河、上殿湖和香澗湖為軸心的水產養殖進一步擴大,通過最佳化養殖品種,推廣科學養殖方法,水產品產量和質量同期相比普遍好於往年。建立了下黃、大王2個養殖專業村,在抓好養殖業的同時,強化動物防疫工作,動物免疫率達97%以上,耳標打掛率100%。
工業發展
鄉鎮企業逐步壯大,順鵬有限公司是縣級重點規模以上企業,著力推行“公司 農戶”經營模式,年銷售收入580萬元左右。鎮第一、第二輪窯廠年產紅磚1 620萬塊,
招商引資
鎮黨委、政府制定了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凡來小圩鎮投資的客商將在土地、工商、稅收、供電、安全保障等方面享受切實的優惠政策,並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收費許可制,讓外商能夠體會到優質、快捷、高效、周到的服務,安心投資、放心經營、舒心生活、開心賺錢。
小圩鎮加快發展,新世紀以來,全鎮幹部民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團結拼搏、紮實工作,
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連續三年被縣委授予“先進黨委”稱號,2004年度目標綜合考核被評為先進鄉鎮,受到縣委、縣政府通報表彰。200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2億元,財政收入298.9萬元。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以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堅持一個中心(以加快發展為中心)、實現兩個目標(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建立三個機制(領導機制、政策機制、責任機制)、實施四個舉措(振奮精神、凝心聚力、統籌兼顧、求實務實)、做好五篇文章(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城鎮建設、產業調整、勞務輸出),的發展思路,以全新的施政理念、務實的工作作風,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努力工作,營造和諧環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社會事業
新農村建設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我鎮把土地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項目集中配套,高標準建設農村新型小區。我鎮土地整治項目涉及四陳村、大王村山西莊、大王村大王莊、鐘楊村小謝莊、小圩村大許莊、陳橋自然莊和薛集村5個村7個自然莊,拆遷復墾面積為1269.423畝,已復墾495.811畝,完成比例為39.06%;安置區用地601.961畝,需安置974戶;應拆遷戶數為873戶,已拆遷戶數為478戶,拆遷比例為54.75%。全鎮安置房應建776套,建成717套,在建59套,完成比例為92.3%。
民生工程
我鎮先後培訓轄區農民1.05萬人次。投資69.6萬元,面積868㎡的計生服務所的達標擴建已經完工,目前正在裝修,即將投入使用。小圩糧站地塊的開發項目正在啟動、上半年各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修砂石路9250米,疏浚溝渠8100米,修橋兩座,村村通工程路肩硬化任務已完成三公里。截至目前,我鎮村級泵站全部維修完畢,機井全部清洗,張家溝堤壩加固工程已完成土方任務90%,馬拉溝清淤工程已完成配套基礎設施,涉及5個行政村的下黃地表水廠完成總任務的80%;我鎮採取黨政成員掛帥,明確工作任務,嚴格工作流程,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民生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婦女組織
圍繞全民創業,針對農民工返鄉大潮,以提高婦女就業創業能力為重點,依託社會各類資源,發揮婦女培訓基地作用,有效地開展對農民工進行就業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抓好農民工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等。對全鎮農村婦女開展四類培訓:現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外出務工就業技能培訓、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和文明生活方式培訓。組織21名農村婦女科技致富帶頭人參加市幹校培訓班學習;組織3名蔬菜種植女能手到
山東省壽光市參加蔬菜種植科技培訓;依託兩個婦女技能培訓中心,深入鄉村舉辦
電腦、電動縫紉等技能培訓班,培訓婦女一千多人,組織婦女到
工業園區企業開展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有針對性地進行漁網、漁具加工培訓,全縣建立了20個加工點,有一千多名婦女進行漁網加工,實現了廣大婦女不出家門也能致富的願望。有效提高農村婦女科技文化素質,培養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隊伍,解決農村婦女在農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我縣婦聯發揮能人效應,幫助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搭建一個高水平的教育培訓平台,為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引領婦女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充分發揮省、市“巾幗示範村”
武橋鎮界溝村、
朱圩村和
城關鎮勝淮村等示範基地帶動作用,在示範基地進行實地培訓,重點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影響、以婦女為帶頭人的農業產業化基地、以婦女為主體的種、養、加大戶,組織示範帶動作用,組織農村婦女參與農村改革和新農村建設。促進婦女建功立業的有效載體,通過評選,左春琴獲市優秀女企業家榮譽稱號,胡敏、凌靜獲市創業女標兵榮譽稱號,注重發揮婦代會 協會組織化作用,引領全鎮農村婦女組建各類協會,不斷提高農村婦女組織化程度,拓寬基層婦聯組織新的工作領域,搭建新的活動平台。通過兩年的發展,全縣共建各類婦代會協會123個。
村官建設
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的各項待遇落實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待遇及時足額發放,為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提供必要保障。
大學生村官到位前,縣委組織部會同縣人事、財政、勞動等部門就大學生村官待遇落實問題召開專門會議,提出具體的方案。規定選聘生工作生活補貼,由縣財政統一安排,人手一卡,打卡發放。全縣10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補貼均逐人、足額、按時發放,選聘生各項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有效解決了各選聘生的後顧之憂。
行政區劃
小圩鎮下轄村:
小圩村
| 四陳村
| 大王村
| 大吳村
| 鐘楊村
| 下黃村
| 大圩村
| 薛集村
| | 朱窪村
| 陳巷村
| 管咀村
| 趙圩村
|
社會保障
全鎮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02人。
社會保險政策進一步完善,曾經被遺忘的角落有了社保陽光的普照。將曾在企業工作過的未參保人員納入企業養老保險統籌,加上出台的斷保補繳、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從政策層面基本解決了企業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普遍開展了城鎮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基本解決了把老工傷納入社會統籌的問題。同時,制定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實施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辦法。鎮機關單位職工已全部納入大病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讓農民受益良多,到目前為止,共有患者1萬餘人次從中受益。
加大養老保障體系現有敬老院1個,集中收養老人83名。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
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
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教育狀況
全鎮共有10所國小,在校小學生總數3200人,國小教師總數150名;全鎮共有3所中學,在校學生總數1500人,教師總數117人。
我鎮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努力縮小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逐步實現義務教育的健康均衡發展。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口號,號召全鎮各中國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學區圍繞“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教研課題,通過不斷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連續兩年被縣教育局評為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幾年來,小學生成績合格率在90%以上,畢業率達到了99.6%,國小畢業生全部升入各中學或其他學校就讀。中學通過紮實有序的教學研究,強化課堂效率,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使學生得到了均衡發展。在連續三年的中考、統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並且升入高中的學生因綜合素質較高受到了各學校的一致好評。
小圩鎮“小學生科普教育基地”在縣氣象局掛牌。縣氣象局正式成為實驗國小的“科普教育基地”。五河縣氣象局將作為集大氣探測、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基地,以宣傳氣象科普知識,提高小學生科技文化水平,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為目的,從而進一步促進氣象科普教育工作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