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體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品,在散文中指篇幅較短的文學樣式。篇幅較短,多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夾敘夾議地說明一些道理,或生動活潑地記述事實,抒發情懷。我國古代即有此種文學樣式,明清更為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品
  • 類別:文學樣式
發展歷史
散文的一種形式。
明朱國楨著有《涌幢小品》。
劉半農《<詩選>自序》:“我今將十年以來所譯的詩歌小品,刪存若干首,按時期先後編為一集。”
其實,自漢朝以來,許多文人一時興會所至,偶書於筆之作品,皆可稱之小品文也。惟向無定義,或謂其相當於西方之Essay,亦試筆偶記之意也。故其特色,不甚嚴謹,不拘格式,非常自由,乃以簡潔精煉之文筆,隨意之所之,抒寫一己之見聞感觸,表達一己精細之觀察,動人之情思,透闢之見解,或低訴,或微吟,或幽默,或諷刺,或評論,或攻擊,而皆不失其雍容清雋,意味深永;即茶餘酒後,吟風弄月,亦使人心平意快;有如製作精工之古錢、玉雕、竹根人像、象牙細刻等小擺設,極有供人玩賞之雅趣。如記魏晉人清談之“世說新語”,唐陸龜蒙之“笠澤叢書”,與明末袁宏道三兄弟、張岱、鐘惺等人之作,皆精美之小品文也。
“小品”一詞早在晉代即有了,本屬古印度的佛教用語。《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讀小品”句下劉孝標註:“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張融《遺令》:“吾平生所善,自當凌雲一笑。三千買棺,無制新衾。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經》。”(《南齊書》卷四十一)可見他對“小品”的偏嗜。晚明夏樹芳著有《香林牘》,自序云:“長夏居毗山,日禮《蓮花小品》,殿最名香,略摭成篇。”晚明文人為逃避政治禍患,嗜佛成風,但只是逃於禪、隱於禪,大多數人並未真的遁入空門。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耐性鑽研深奧玄秘、卷帙浩繁的佛典,卻對“小品”情有獨鐘。隨著“禪悅”之風的興盛,文士們將“小品”概念移植到文學中,便成為很自然的事了。萬曆三十九年(1611),王納諫編成《蘇長公小品》,最早將“小品”視作文學概念。陳繼儒《〈蘇長公小品〉敘》云:“如欲選長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雋異者置前,其論、策、封事,多至數萬言,為經生之所恆誦習者稍後之。如讀佛藏者,先讀《阿含小品》,而後徐及於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讀長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提出“短而雋異”作為“小品”的特徵,並比之為《阿含小品》,也可見“小品”概念是由佛經移來的。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觀,大體上指散文體,篇幅短小,雋永新異。陳繼儒是晚明文壇“山人”一族的領袖人物,經他一號召,“小品”一詞遂不脛而走,一時人人競相寫小品、選小品、論小品,蔚然成為風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