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部外科疾病是指由先天性或後天性因素導致小兒腹部不適的一類疾病。由於小兒腹壁和消化器官在解剖、生理方面的特點,小兒腹部疾病在臨床表現和發展過程方面不同於成人。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可由先天因素如胚胎髮育不良或後天因素如感染等引起
- 常見症狀:噁心、嘔吐、腹痛等
- 傳染性:無
病因
臨床表現
是消化道梗阻或功能紊亂的主要症狀,也可能是全身或某些器官受異常刺激時的反射性表現。如嘔吐物呈黃綠色是膽汁性嘔吐,可見於麻痹性腸梗阻。
2.腹痛
腹痛是小兒腹部外科疾病的常見症狀。根據疼痛的性質可分為絞痛、鈍痛、間歇性和持續性痛等。腸梗阻患兒的腹痛表現為絞痛,腸道和膽道痙攣是間歇性疼痛。
3.便秘、腹瀉
便秘多見於腸梗阻和腹膜炎。腹瀉多是腸炎的表現。
4.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可表現為嘔血和(或)便血,如腸套疊、梗阻性黃疸等腸道、肝膽系統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
5.腹部包塊
炎性腫塊、器官腫大及良惡性腫瘤均可表現為腹部包塊。如乙狀結腸糞石、腸套疊、神經母細胞瘤等。
6.黃疸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及肝膽類疾病的患兒,可出現黃疸。
檢查
1.體格檢查
(1)腹部檢查:①視診,腹部形態是否平坦、對稱,有無局部隆起,腹式呼吸是否受限,及有無腸型、腸蠕動波等。②觸診,尋找壓痛點及有無腹部腫塊或其他異常。③叩診,查明腹部濁音、實音或鼓音的情況,如腹部包塊呈實音,腸梗阻近端腸曲擴張充氣呈鼓音,腹腔積液會呈現為濁音。④聽診,了解腸蠕動的情況。如急性胃腸炎患兒會出現腸鳴音增強。⑤直腸指診,主要是尋找盆腔有無壓痛、炎性腫塊或腫瘤。
(2)其他器官和系統的檢查:根據患兒的病史及伴隨症狀,檢查相關器官或系統。
(3)全身情況:急腹症的患兒有哭鬧、拒食;慢性胃腸炎的患兒有消瘦、體重下降、食慾減退,少數患兒有貧血貌等。
2.實驗室檢查
血、尿、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檢查。
3.X線檢查
腹部平片觀察有無氣液平面等;鋇餐灌腸檢查有無消化道腫塊、胃腸道受壓和移位等;腎盂造影了解腎盂有無移位、變形。
4.透光試驗
對腸系膜、大網膜囊腫、腎盂積水等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5.超聲檢查
有助於診斷腫塊的性質及腫塊與周圍器官的關係。
6.CT、MRI檢查
對於實質性器官肝臟、膽囊、腎臟等顯示清晰,對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價值較大。
7.內鏡檢查
腹腔鏡、膀胱鏡等可直觀的了解臟器情況。
診斷
治療
針對患兒的臨床表現,給予相應的對症治療。如胃腸道痙攣的患兒給予解痙治療,懷疑有腸壞死的腸套疊患兒則應給予手術治療。
2.對因治療
明確病因,如細菌感染所致的疾病,給予抗感染治療。
3.其他
全身支持治療,包括糾正貧血、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