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膿腫

肺膿腫是指由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肺實質炎性病變、壞死、液化形成內含膿液的洞腔。主要繼發於肺炎,其次並發於敗血症。偶有鄰近組織化膿病灶,如肝膿腫、膈下膿腫或膿胸蔓延到肺部。此外腫瘤或異物壓迫可使支氣管阻塞而繼發化膿性感染,肺吸蟲、蛔蟲及阿米巴等也可引起肺膿腫。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抑制藥的套用均可促使其發生。近年來肺膿腫已明顯較前少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兒科
  • 常見發病部位:肺部
  • 常見病因:由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
  • 常見症狀:發熱,咳嗽,喘憋胸痛或腹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本病的病原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感染最多見,其次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克雷白桿菌大腸埃希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往往與厭氧菌混合感染。肺膿腫多繼發於肺炎,其次為敗血症,少數患者可由鄰近組織化膿性病灶,如肝膿腫、膈下膿腫或膿胸蔓延至肺部氣道異物繼發感染,細菌污染的分泌物、嘔吐物在某種情況下被吸入下呼吸道,及肺吸蟲、蛔蟲及肺胸膜阿米巴所引起。吸入性肺膿腫多見於年長兒,血源性肺膿腫繼發性肺膿腫多見於嬰幼兒。肺膿腫形成三個要素:細菌感染、支氣管堵塞和機體抗感染能力低下。致病細菌或原蟲破壞肺實質,一般過程包括炎症期、化膿期和膿腫形成期。

臨床表現

1.發熱
小兒肺膿腫多繼發於感染,尤肺部感染,起病較急,發熱無定型,有持續或弛張型高熱,可伴寒戰。
2.胸部症狀
咳嗽可為陣發性有時出現呼吸增快或喘憋胸痛或腹痛,常見盜汗、乏力、體重下降。嬰幼兒多伴嘔吐與腹瀉。如膿腫與呼吸道相通,咳出臭味膿痰,則與厭氧菌感染有關可咳血痰,甚至大咯血。如膿腫破潰,與胸腔相通,則成膿胸及支氣管胸膜瘺。症狀可隨大量痰液排出而減輕,一般患側胸廓運動減弱,叩診呈濁音,呼吸音減低,不一定聽到囉音。如膿腔較大,並與支氣管相通,局部叩診可呈空瓮音,並可聞及管狀呼吸音,語音傳導增強。嚴重者有呼吸困難及發紺,慢性者可見杵狀指(趾)。
3.併發症
膿胸及支氣管胸膜瘺。

檢查

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塗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於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顯微鏡檢
膿痰可多至數百毫升鏡檢時見彈力纖維,證明肺組織有破壞。
4.X線檢查
早期可僅見炎性浸潤影膿腫形成顯示團片狀濃密陰影,如與支氣管相通,其內可見液平面,周圍環以炎性浸潤陰影。慢性肺膿腫的腔壁變厚,周圍為密度增高的纖維索條,可伴支氣管擴張、胸膜增厚。血源性肺膿腫在兩肺可見多個團片狀濃密陰影。
5.B超和CT檢查
可協助鑑別肺膿腫和膿胸。CT較胸片的優勢在於早期發現病變及後期胸膜增厚。

診斷

除上述病史、症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外,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可以測定膿腫的數目大小及部位。空洞的邊緣較厚,其周圍的肺組織有炎性浸潤。膿腫的大小比較穩定,在短時間內變化不大。

治療

1.一般療法
注意休息和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對症療法包括供氧、祛痰和體位引流。
2.抗生素療法
主要依靠抗生素治療,早期可用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或無效者,可根據痰細菌培養及敏感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菌素、萬古黴素及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等治療。除全身用藥外,又可用抗生素液霧化吸入或自氣管滴注抗生素,使在膿腔內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療程因膿腫吸收的速度膿腫的程度及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而定,一般療程3~4周。
3.中醫療法
祖國醫學稱本病為肺癰,早期多屬熱證、實證。常用千金葦、金湯、桔梗湯,加清熱解毒藥,如魚腥草、大青葉、銀花、連翹、黃芩等,及活血化瘀藥如當歸、赤芍等治療,有一定療效。
4.手術療法
經抗生素和支持治療,絕大多數急性肺膿腫可治癒,無需手術。持續發熱2周,治療6~8周無改善,應考慮外科引流。對慢性肺膿腫,纖維組織大量增生,並發支氣管擴張;或有反覆感染,大咯血者應考慮外科手術,一般手術在發病後4個月到1年之內施行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