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典籍論述,
臨床表現
痿病以筋脈弛緩,肢體肌肉軟弱無力,不能隨意活動,甚至肌肉萎縮或癱瘓為主要證候特徵。但因證不同,臨床表現各異。有急性起病,進行性加重者;有緩慢發病者;也有時輕時重,周期性發作者;有疲勞後發病者,有睡臥後發作者。有以女性多見,有以男性為主者。一般以下肢發病多見,也有見於上肢、肩背者,有影響竅隧,難於張口、睜目者,甚至癱瘓於床者。有以肢體近端肌肉弱於遠端者,或以肢體遠端肌肉弱於近端者。初則僅為肌肉軟弱無力,久則肌肉萎縮不用。
典籍論述
《內經》是最早記載和論述“痿病”的古籍之一,並設“痿證”專篇。《素問·痿論》專門論述了痿病的病因病機、證候分類及治痿大法。病因病機方面,主張“肺熱葉焦”,筋脈失潤;“濕熱不攘”,筋脈弛緩。,如《素問 · 生氣通天論》: “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 。病證分類方面,根據五臟與五體的關係,提出了“痿蹙”、“脈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分類方法。治療方面,提出了“治痿者獨取陽明”和“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的針灸治痿原則。 《內經》豐富的論述,為後世認識痿病奠定了理論基礎。隋唐時期,將痿病列入風門,較少進行專題討論。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痿敘論》指出情志、勞逸致“內臟精血虛耗,榮衛失度……故致痿必”,“痿壁證屬內臟氣不足之所為也”。金元時期,張子和對“風、痹、痿、厥”予以鑑別,《儒門事親·指風痹痿厥近世差玄說》指出:“夫四末之疾,動而或痙者,為風;不仁或痛者,為痹;弱而不用者,為痿;逆而寒熱者,為厥;此其狀未嘗同也。故其本源,又復大異。”《丹溪治法心要·痿》不但立專篇論述痿病,而且指出病因“有熱、濕痰、血虛·、氣虛”,明確提出痿證“不可作風治”,從而與張子和一起糾正了“風痿混同”之弊,還通過對臟腑生克補瀉之闡述,說明了“瀉南方、補北方”的治痿法則。明·《景岳全書·痿證》強調“非盡為火證……而敗傷元氣者亦有之”,並強調精血虧虛致痿:“元氣敗傷,則精虛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者亦不少。”清·《臨證指南醫案·痿》指出本病為“肝腎肺胃四經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