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指反覆多次的支氣管感染,連續2年以上,每年發作時間超過2月,有咳、喘、炎、痰四大症狀,X線胸片顯示間質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改變。小兒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很少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兒科、呼吸科
- 常見發病部位:呼吸道
- 常見病因:與免疫功能缺陷、哮喘、支氣管擴張、氣道畸形等有關
- 常見症狀:咳、喘、炎、痰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兒童慢性的咳嗽常存在一些潛在的疾病,較為常見的有先天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缺陷、纖毛運動障礙、氣道畸形、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鼻竇炎、增殖體炎、鼻後滴漏或重症肺炎(重症毛細支氣管炎、腺病毒肺炎、麻疹肺炎和肺炎支原體感染)以後。病原以病毒和細菌居多。也可由於長期吸入有毒煙塵,使呼吸道防禦功能減弱而發生。
臨床表現
1.呼吸道症狀
多在冬季發作,早晚加重,尤以夜間為甚。常在感冒後出現持久性咳嗽,多日不愈,可伴輕度至中度喘息,痰多少不定。患兒常感胸痛。病程遷延、體質弱者夏季亦可發病。
2.發育落後
約半數患兒生長發育落後,體力較差。
檢查
1.病毒感染者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相對增高。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可明確病原,近年來免疫螢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可做出早期診斷。
2.細菌感染者
白細胞計數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藥物前行咽拭子培養可發現致病菌。鏈球菌引起者於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3.胸部X線檢查
注意與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異物、腫瘤壓迫等疾病相鑑別。
診斷
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X線胸片檢查可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應與慢性鼻竇炎、增殖體肥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肺結核、變異性哮喘、支氣管擴張症、纖毛功能異常症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相鑑別。
治療
1.一般治療
注意營養,加強戶外活動和體格鍛鍊。
2.潛在疾病治療
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中的低丙種球蛋白血症,可每月補充丙種球蛋白;鼻竇炎可進行根治;局部支氣管擴張,必要時可進行肺葉或肺段的切除;哮喘可針對哮喘進行治療。
3.提高患兒非特異性免疫力
如套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可能有一些幫助。
4.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應採取急性支氣管炎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圍環境,經常變換體位,多飲水和補充大量維生素C等。
(2)控制感染由於病原體多為病毒,一般不採用抗生素。懷疑有細菌感染者則根據可能感染細菌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如系支原體感染,則應予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3)對症治療應使痰易於咳出,故不用鎮咳劑。①化痰止咳如複方甘草合劑、急支糖漿或氨溴索等,痰液黏稠者可用10%氯化銨,高滲鹽水霧化吸人有助於排痰。應避免給予咳必清或含有阿片、可待因等成分的鎮咳藥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②止喘對喘憋嚴重者,可霧化吸人全樂寧等β受體激動劑或用氨茶鹼口服或靜脈給藥。喘息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3~5天。③抗過敏使用抗過敏藥物如富馬酸酮替芬、馬來酸氯苯吡胺(撲爾敏)、鹽酸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等可緩解支氣管炎症性分泌和支氣管痙攣。
預後
最終因支氣管或肺間質破壞,可並發肺不張、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不可逆性損傷。
預防
主要靠加強體格鍛鍊以增強抵抗力;提倡母乳餵養;防治佝僂病及營養不良;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