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經》,小乘佛教經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乘經
- 性質:小乘佛教經藏
《小乘經》,小乘佛教經藏。
是名小乘經藏。(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二小乘律藏謂四分等律。唯制小乘之人。即聲聞緣覺所持之戒。是名小乘律藏。(四分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滅諍法也。)三小乘論藏謂俱舍等論。唯決擇詮辯小乘聲聞緣覺修證之法。是名小乘論藏。(梵語俱舍。華言藏。謂有包含攝持之義也。)
小乘經 《小乘經》,小乘佛教經藏。見三藏。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純一法師,韓欣 內容簡介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為《新修漢文中華大藏經》的階段性成果。我們以《乾隆大藏經》為底本,校以《房山石經》、《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高麗藏》等歷代大藏經,...
【小乘律(Hinayana vinaya)】 Xiaochenglu 佛教小乘戒律書的總稱。又稱“小乘毗尼”、“聲聞毗尼”或“聲聞律藏”、“聲聞調伏藏”等。為修小乘聲聞行者應該受持之戒律。相傳釋迦在世時,為約束弟子們而制定各種規戒,隨犯隨制,逐步形成為律。釋迦逝世後,弟子們在王舍城附近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結集,由大弟子...
屬於小乘論書的還有:說一切有部世友所著的《異部宗輪論》(又名《十八部論》、《部執異論》),賢胄部世賢所著的《三法度論》,未詳作者的《三彌底部論》,經量部鳩摩羅多著的《喻鬘論》、《痴鬘論》、《顯了論》等。漢譯小乘論較多,《歷代三寶記》卷十五載李廓撰魏世《眾經目錄》列有小乘論6部。
中國現存僅小乘律典,就函蓋了眾多古印度宗派:《五分律》為傳承自古印度(化地部)、《四分律》為(法藏部)、《摩訶僧祗律》為(大眾部)、《十誦律》為(說一切有部)以及屬南方上座部的《善見律毗婆沙》等。可見中國全面繼承保存古印度經典之狀況。經藏方面,現存較完整保留的南傳佛教巴利文阿含經(公元...
二十種小乘外道涅盤,出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盤論 一小乘外道論師此外道師。【二十種小乘外道涅盤】 說諸受陰盡。如燈火滅。種壞風止。名為涅盤。(陰即身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二外道方論師此外道師。說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名為涅盤。(諸方即四方也...
《小乘佛學》為世所公認的世界佛學名著,原書名為《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與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大乘佛學》同為姊妹篇。作者依據印度世親菩薩的《俱舍論》和世友菩薩的注釋本,按西方哲學的理路來轉述小乘說一切有部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對於中國漢地和藏地的佛學思想發展都有著至關重大的影響。說一切有...
北傳佛教的三藏經典,以經藏為先,而用梵文書寫。因為南傳佛教徒視實踐重於理論,故強調戒律至上。又南傳大藏經,一般稱為聲聞藏。北傳的藏經稱為菩薩藏。雖然南傳(稱為小乘)、北傳(稱為大乘)各有三藏,但實際上,大乘的三藏不像小乘三藏有嚴格的畫分,在經中含有戒律的部分。依據南傳佛教的說法,佛滅後一百年...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編集的經典作為立論之依據。小乘佛教的主要經典(以漢譯名稱)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則有:《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大涅盤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
小乘三寶,佛學術語,出自《華嚴三寶章》, 一小乘佛寶謂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佛學術語,出自《華嚴三寶章》, 一小乘佛寶謂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示現丈六紫金之相。以應聲聞緣覺人天等機。是名小乘佛寶。二小乘法寶謂阿含等經。為聲聞說四諦教。為緣覺說十二因緣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聖。是名...
開元釋教錄卷十三舉出小乘經重單合譯一五三部,三九四卷,明藏目錄舉稱小乘阿含部計一三七部。長阿含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名。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全經分四分四誦,22卷,共收30部經。此經梵本屬法藏部,原本失傳。近代曾在中亞發現梵本殘片。歷代別出異譯...
《涅經》是佛教經典的重要部類之一,有大乘與小乘之分。西晉帛法祖所譯的《佛般泥洹經》就是小乘經典。但在中國佛教史上,主要通行大乘《涅經》。簡介 西晉以後,中土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大乘《涅經》的譯本,其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三個:一是東晉義熙十四年(公元418 年)僧人法顯和覺賢合譯的《大般泥洹經》六...
然而諸經中有人稱惟方廣為大乘獨有之經;有人認為除記莂、自說、方廣外,其餘九部皆屬小乘經;也有人認為除因緣、譬喻、論議外,其餘九部皆屬大乘經;或有人以為譬喻、本生、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又有以為除自說、譬喻、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惟九部與十二部二種分類中,九部之說法較為古老,但卻...
《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經典卷) 》是 2001-12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陳士強 作品目錄 總序 緒說 第一章 佛說教法的結集 第一節 第一次結集 第二節 第二次結集 第三節 第三次結集 第四節 第四次結集 第五節 其他傳說 第二章 小乘三藏的形態 第一節 小乘經 一、九分數・...
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此十二部中,只有長行·復頌與單頌是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都是依照經文中所載之別事而立名。又小乘經中無自說、方等、授記三類,故僅有九部經。內容分類 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十二分教。一、長行,以散文直說法相,不...
《大乘九部》為佛家經典,出自《大智度論》,謂佛所說大乘諸經。【大乘九部】 [出大智度論] 謂佛所說大乘諸經。無因緣論議譬喻之三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說大法。不假因緣。唯談圓理。故絕論議。獨顯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諸經。唯存方廣等九部也。別論雖爾。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經。無不...
南北朝時代,為經錄組織漸備時期:南朝劉宋有不詳作者的《眾經別錄》二卷,為分類體裁,上卷載 一、大乘經錄,二、三乘通教錄,三、三乘中大乘錄,下卷載 四、小乘經錄,五、(篇目本闕),六、大小乘不判錄,七、疑經錄、八、律錄,九、數錄,十、論錄。宋道場寺釋慧觀立五時教,中有三乘通教,...
《眾經別錄》南朝宋不詳作者的《眾經別錄》(簡稱《別錄》)2卷。大卷載大乘經錄、三乘通教錄、三乘中大乘錄;下卷載小乘經錄(篇目本闕)、大小乘不判錄、疑經錄、律錄、數錄、論錄。此錄以經、律、論為類,經類又依大小乘劃分,疑經則另作專篇,比以前經錄的分類更為恰當。同時在每經之下,用簡明的...
(一)胎化藏,乃說佛在胎中化現之經;(二)中陰藏,乃說從逝世至次生間中有(中陰)之經;(三)摩訶衍方等藏,即大乘經;(四)戒律藏,即律典;(五)十住菩薩藏,乃說菩薩修因證果之大乘經;(六)雜藏,雜說三乘及人天修因證果等之大小乘經;(七)金剛藏,乃說等覺菩薩修因證果之經;(八)佛...
(2)寶積部,八十二經一六九卷。(3)大集部,二十四經一四二卷。(4)華嚴部,二十六經一八七卷。(5)涅盤部,六經五十八卷。並說明以般若部為五大部之首的理由(大正55‧582b)︰「般若經,建初者謂諸佛之母也;舊錄之中編比無次。今此錄中,大小乘經皆以部類編為次第。」另外,將《法華》、《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