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通信peer-to-peer communication,為了使數據分組從源傳送到目的地,源端OSI模型的每一層都必須與目的端的對等層進行通信,這種通信方式稱為對等層通信。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層的協定在對等層之間交換信息,該信息成為協定數據單元(PDU)。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等通信
- 外文名: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屬性:網路模型的鄰接兩層之間
- 同層互動:相同層相同協定進行通信
- 鄰接層互動:較低層的協為較高層的協定服務
- 針對:PDU同目的計算機的對等層通信
對等通信peer-to-peer communication,為了使數據分組從源傳送到目的地,源端OSI模型的每一層都必須與目的端的對等層進行通信,這種通信方式稱為對等層通信。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層的協定在對等層之間交換信息,該信息成為協定數據單元(PDU)。
對等通信peer-to-peer communication,為了使數據分組從源傳送到目的地,源端OSI模型的每一層都必須與目的端的對等層進行通信,這種通信方式稱為對等層通信。在這一...
對等網路,即對等計算機網路,是一種在對等者(Peer)之間分配任務和工作負載的分散式套用架構,是對等計算模型在套用層形成的一種組網或網路形式。“Peer”在英語裡有“...
對等連線(peer-to-peer,簡寫為 P2P)是指兩個主機在通行時並不區分哪一個是服務請求方還是服務提供方。只要兩個主機都運行了對等連線軟體(P2P軟體),它們就可以...
對等模式(P2P,peer-to-peer)是一種通信模式,其中每一方都擁有相同的功能,任何一方都可以啟動通信會話。...
對等操作(peering)是指在分層通信網路中,處於同一層的設備之間的操作。傳統DCS的通信網路可以有好幾級,並且經一些專家預言,尤其是分為3層,即通過I/O、控制器、...
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是一種新興的技術,使用了NFC技術的設備(例如行動電話)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況下進行數據交換,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
《對等網路:P2P》是2007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對等網路(P2P)編寫組。本書內容新穎,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可供電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設備廠商...
從本質上說,端到端通信的通信子網為網路環境中的主機,而傳輸層為網路中的主機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即電腦程式到程式之間的通信,使源端和目的端主機上的對等實體...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了OSI模型,該模型定義了不同計算機互聯的標準,是設計和描述計算機網路通信的...
SNA這個體系結構中,包括大型計算機系統(主機)、中型機計算機系統、3270終端和台式計算機,並有一個使這些系統與主機系統通信或系統間相互對等通信的策略。...
2、在其它類型網路上轉輸在其它網路上,控制器使用對等技術通信,故任何控制都能初始和其它控制器的通信。這樣在單獨的通信過程中,控制器既可作為主設備也可作為從...
OSI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創建的一種標準,在一次通信會話期間,在各個計算機的每個層運行的進程相互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