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科學家有話說》內容涉及廣泛,中國科學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當事人說當時事,讓讀者從科技知識分子的角度認識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歷史,切身感受中國科學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當下中國科學遭遇困境的原因。
基本介紹
- 書名:對於歷史,科學家有話說
- 作者:熊衛民
- ISBN:9787506093866
- 頁數:389
- 定價:52.00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相比人文知識分子,科技知識分子人數更多,是現代知識分子的主體。他們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紀,也有很多五味雜陳的往事,還是許多國家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生產建設活動的關鍵當事人。但很少有科技知識分子來書寫自己的故事。對科技知識分子進行訪談,系統記錄他們的話語,是保存他們的經歷、見聞和見識的最佳途徑。
《對於歷史,科學家有話說》精選對鄒承魯、鄭哲敏、施履吉等科學家以及對薛攀皋、羅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較適合大眾閱讀的近二十篇訪談,讓科學家自己說話,重點介紹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科學界,是一本既具較高史料價值,又有很強可讀性的口述史作品。
作者簡介
熊衛民,1974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當代科技史、教育史研究,代表作品有《合成一個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全合成》、《鄒承魯傳》、《從合成蛋白質到合成核酸》、《金黴素、牛棚、生物固氮——沈善炯傳》等。
目錄
序言 為遠去的歷史留下鮮活的證詞
前言
鄭哲敏:加州理工學院的中國留學生
初到美國
梅貽琦沒有動員我去台灣
參加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
為什麼不留在美國
在麥卡錫主義的陰影下
繞道歐洲歸國犯了大忌
我和錢學森只是師生關係
梅貽琦沒有動員我去台灣
參加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
為什麼不留在美國
在麥卡錫主義的陰影下
繞道歐洲歸國犯了大忌
我和錢學森只是師生關係
傅君詔:從留學美國到土法煉鋼
黨組織決定我赴美留學
學成後艱難歸國
恢復組織關係
預想和現實有很大反差
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校任教
蘇聯專家和蘇聯教育模式
在北京鋼鐵學院主持科研部
“馬糞渣”與土高爐
施履吉:天才回到中國後
北京生物學實驗中心
回國不易
牛滿江的RNA研究靠不住
沈善炯:我親歷的政治運動
洗腦筋,改造思想
我從來沒有批判過胡適
被懷疑給“胡風集團”通風報信
上海分院的大鳴大放
我也幹了“荒謬”的事情
廣州會議讓知識分子熱淚盈眶
我第一個被揪出來
鄒承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成長之路
諾獎級成果只能在國內發表
創造力從哪裡來
對學術腐敗說不
中國科學發展存在問題
范岱年:中國科學院內的老浙大人
大批老浙大人調入中國科學院
我在《科學通報》的工作
我所知道的丁瓚案
錢三強入黨
許良英遭批
張明遠這人品質很好
中國科學院北京地區的反右派運動
其他老浙大人
何祚庥:在科學和宣傳之間
許良英等被劃為右派的深層原因
思想戰線的多個戰役
對梁思成建築思想的批判
科學衛生處的成立
也談丁瓚事件
張稼夫強調學術領導
張勁夫更能幹
“超音波化運動”內情
秦川和趙渢
錢學森和于光遠之爭
巴延年、桂世茂:政治風浪中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以學習為主的“三反”“五反”
思想改造是重頭戲
學習蘇聯
分院最安定的一段時間
分院副研究員以上沒劃一個右派
科學家如何“大躍進”
神仙會和《科學十四條》
貫徹八字方針,出現新生機
王仲良調離,分院被撤銷
羅登:五六十年代的科研管理幹部與科學家
幫科學家分憂
保護朱洗們“過關”
大煉鋼鐵、超音波和深挖洞
談慶明:早期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建立力學研究所
我有“右派嫌疑”
“上天、入地、下海”及火鑽
錢壽易深得錢學森重視
“超音波化”和“除四害”
爆炸力學的誕生
核爆炸波與爆破堆山
李毓昌:力學所早年的人和事
錢學森入黨
錢學森和錢偉長的關係
晉曾毅無為而治
楊剛毅和錢學森之爭
亂糟糟的“大躍進”
林鴻蓀、林同驥等從海外歸來的科學家
張勁夫對施雅風“一分為二”
杜潤生組織政策座談會
薛攀皋:追憶廣州會議
領導幹部帶頭檢討
科學家大提意見
陳毅給知識分子“脫帽加冕”
大會總結和遺憾
薛攀皋:1964年的北京科學討論會
會議的背景和主題
會上會下
會後的評價與思考
薛攀皋:心理學科在中國(1949—1976)
丁瓚與心理研究所的籌建和降格
陸定一等對心理所研究工作的全面干預
周恩來等:心理所的任務要由心理學家來討論
康生等“批判心理學資產階級方向”
胡喬木對批判運動中的一些問題予以否定
心理學遭受滅頂之災
薛攀皋:中國科學學部的定位與調整
建立學部與學術領導
學部成為黨組成員的辦事機構
“奪權”與撤銷學部
重建學部與加強學術領導
學部變為諮詢機構
科研究竟應該由誰來管理?
宋振能:我與中國科學院(1965—1977)
科學院的三線建設
科學院機構改制
“文革”後砸爛學部
黃淮海辦公室的工作
“五七辦公室”
1972年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
業務一組、二局、一局
“三志”會議、植被會議、環保會議
整頓科學院
“百家爭鳴”座談會
胡亞東:中外科學交流的恢復
科技資料進口工作做得相當好
與東歐國家的學術交流
重新加入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
恢復中國科協在國際科學聯合會中的地位
蔡德誠:錢學森和《科技導報》
“你們《科技導報》討論什麼三峽問題?”
勇於刊登不同意見
朱光亞的一封信
馬克思與馬赫
媒體得有自己的風骨
附錄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