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決策

對外決策,國際行為主體特別是主權國家在採取正式的外交行動之前對於行動目標和手段的探索判斷和進行抉擇的過程。對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而言,能否進行正確的對外決策,直接決定著外交行動的成敗,而對外決策的有效與否,又直接涉及對外決策的類型、條件、過程和模式等具體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外決策
  • 所屬學科:政治學
解釋
對外決策類型根據決策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對外戰略決策、對外策略決策和對外政策決策;根據決策程式的不同可分為完全程式化對外決策和部分程式化對外決策;根據決策結果的不同可分為確定性對外決策和非確定性對外決策;根據決策狀態的不同可分為靜態對外決策和動態對外決策;根據決策目標的不同可分為單目標對外決策和多目標對外決策。對外決策條件是進行對外決策的基本依據,指在進行對外決策時所存在的、對其產生一定影響的要素。
由於決策者所處的具體角度不同,對外決策的條件一般被區分為巨觀條件與微觀條件、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主要條件與次要條件。在外交實踐中,對外決策的具體條件極為複雜。通常情況下,決策人員、智囊班子、公眾輿論、黨派鬥爭、國內政治、國際局勢等,都是各國對外決策時不可忽略的基本條件。對外決策過程通常是由發現問題、確定目標、擬訂方案、分析諮詢、進行選擇、實施與修正等具體程式所構成。
在對外決策的具體程式上做好工作,將為做出最佳的對外決策提供技術上的保證。對外決策模式一般是指根據已知的對外決策的規律和實踐經驗,概括歸納出來的可供借鑑的定性的、標準的對外決策的具體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外決策的模式實際上就是為了進行科學的對外決策所構造的一種基本框架。
對外決策模式一般由決策主體、決策程式、決策方法三大變數有機組成。在外交實踐中,對外決策通常是以決策主體為標準來進行劃分的,其主要模式有個人決策模式、群體決策模式和組織決策模式三種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