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親圖》是清代畫家吳偉業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畫遠山高聳,巉崖陡壁。筆法細膩,層次豐富。遠山用沒骨法淡淡渲染,山石以小筆皴擦。畫面空濛秀雅,構境奇險,景物有紀實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親圖
- 幅式:立軸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63.7厘米,橫30.8厘米
- 作者:吳偉業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畫中巉崖陡起,群山峭拔,白雲繚繞,下瞰山城、城外危橋上一人荷傘穿行,走向前方的城鎮,應是黃向堅自寫。其後層層坡岫,遠峰矗立,蒼蒼茫茫。山溪急満穿插倒懸為飛瀑,奔騰直瀉,村落屋宇在叢林中或隱或現。
畫面上作者長題識:“浪穹縣城在崖危嶼之下。途次松杉行列,蔥翠蔚然。予度溪橋,旋陟山頂,白雲片片如擘絮,輒致侵入,飄繞襟袂,且喜不迷古道,無勞一撥耳。噫!疇謂荒繳無佳境哉。黃向堅並志。”鈐“向堅”(朱文)“端木”(白文)印各一。
創作背景
此圖畫作者萬里尋父之所見所聞,並自作《紀行一編》,所寫山水,皆其所歷,吳人為作樂府傳其事。黃向堅其父孔昭,明末在雲南作官,因雲南姚州(今姚安縣)兵亂阻隔不得歸,黃向堅於清順治八年(1651)開始徒步前往找尋,歷時兩年,徒步萬里,終於在白鹽開縣把父親迎回家鄉,沿途繪中山水。名曰《尋親圖》,點出了主題。
藝術鑑賞
畫中雖以較大的片幅描寫這裡的崇山峻岭和奇險的景色,但主要集中於黃氏尋親,尤其是突出黃氏荷傘穿越危橋的情景,點出了此畫的主題。雖在畫面上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卻主題突出,起到畫龍點睛效果。此畫構景奇險,明顯帶有西南山川的特點。此圖為紀游山水,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徵,如畫中村落的安排,瓦眷圍牆的結構,具有西南邊睡的特色。這有力地表達了他萬里尋父的忠孝情懷。將作者此時此景的情懷躍然紙上。山石的點皴和渲染一氣可成,畫中焦墨乾筆勾勒皴擦,用渴筆乾皴,線條較多轉折頓挫,大體用解索皴一路。筆勢峭利剛勁,石骨感極強。表現大面積的巉崖石壁,如萬仞插地,極具氣勢。畫樹木,主要表現中、遠景中的樹木的形態,故不作精心勻繪,均用枯墨草草點出,顯得幽深蒼茫,與險峻的巉崖陡壁渾成一體,兩者相輔相成,達到了和諧完美的藝術境地。由於他萬里徒步旅行的途中,飽覽了西南山川的景色,對這裡的山山水水有著切身的體驗。
作者簡介
黃向堅(1609—1673),明末清初畫家。字端木,吳(今江蘇蘇州)人,孔昭子。善畫山水,師法王蒙,結構嚴密,乾筆蒼秀。傳世作品有《巉崖陡壁圖》軸、《秋山聽瀑圖》、《尋親圖》軸、《萬里尋親圖》冊(十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