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琵琶亭已廢》是明末清初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尋琵琶亭已廢
- 作者:彭孫貽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尋琵琶亭已廢》是明末清初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尋琵琶亭已廢》是明末清初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一郡荊榛草獨青,重來湓浦問荒亭。朱弦巳絕江聲急,夜夜悲風入洞庭。1作者簡介彭孫貽, 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字仲謀,一字羿仁。明拔貢生。父以守土死於贛州,奔走求...
琵琶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長江大橋南岸東側處),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為江西省九江市旅遊景點。琵琶亭建於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歷史,原在九江城西長江之濱,即白居易送客之處,但歷代屢經興廢,多次移址。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今...
《尋琵琶亭已廢》是明末清初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一郡荊榛草獨青,重來湓浦問荒亭。朱弦巳絕江聲急,夜夜悲風入洞庭。作者簡介 彭孫貽, 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字仲謀,一字羿仁。明拔貢生。父以守土死於贛州,奔走求遺骸,布衣蔬食二十餘年。後家居不出。詩詞均工。鄉人私謚孝介先生。有《茗...
白居易離開潯陽後,人們在他當年送客處興建一亭,名琵琶亭,以資紀念。自此,名人雅士、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登亭懷古,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佳作,琵琶亭因此被譽為“天下古今一大名勝”。但人世滄桑,琵琶亭屢興屢廢,最後一次厄運是清鹹豐三年(1853年),敗於兵火,蕩然無存。琵琶亭坐落在九江長江大橋南,臨江...
切莫回頭。《南浦夜尋琵琶亭》潯陽江上,恰三更霜月共潮生。斷岸高低向我,漁火一星星。何處離聲颳起?撥琵琶、千載剩空亭。是江湖倦客,飄零商婦,於此盪精靈。且自移船相近,繞回欄百折覓愁魂。我是無家張儉,萬里走江城。一例蒼茫弔古,向荻花楓葉又傷心。只琵琶響斷,魚龍寂寞不曾醒。
歲月悠悠人幾換,關河渺渺雁空來。酒酣欲寄登臨眼,黃葉斜陽滿廢台。○琵琶亭感舊 年代:【宋】 作者:【方回】桑落洲前路,江流自北南。美人何處在,劫火殆難堪。津吏苛魚稅,沙民賣席帆。情知白司馬,到此濕青衫。得京友信問曾觀三疊水否因寄 年代:【宋】作者:【董嗣杲】破橐蕭然不自休,蘆黃葦白...
吳地繁華半劫灰,故山秋遠夢頻回。琵琶亭老春風棹,桑落洲寒夜雨杯。歲月悠悠人幾換,關河渺渺雁空來。酒酣欲寄登臨眼,黃葉斜陽滿廢台。寄林編修 大雅凋零尚此翁,醉鄉一笑寄無功。衣冠洛社浮雲散,弓劍橋山落照空。東魯有書藏古壁,西湖無樹挽春風。巾車莫過青華北,城角吹愁送暮鴻。答周以農 一燈細語煮茶香...
次日清晨,王之慶穿上明朝官服,步至琵琶亭後之碧水池邊,駐足良久,縱身跳入池中。當時有一軍士,叫洪瑞宇的,聽到落水聲,大呼來救。但為時已晚。池水雖不過兩尺,但池底滿是淤泥。王之慶一心求死,自沉時頭先入水,以致口鼻都被淤泥塞住,最終窒息而死。三軍將士皆舍戈泣拜。洪瑞宇乃用小舫載屍,以手代槳...
江州琵琶亭,前臨江,左枕湓浦,地尤勝絕。夏、梅詩最佳。英公、公儀。夏云:“年光過眼如車轂,職事羈人似馬銜。若遇琵琶應大笑,何須涕泣滿青衫!“梅云:“陶令歸來為逸賦,樂天謫宦起悲歌。有弦應被無弦笑,何況臨弦泣更多!“又有葉氏女名桂女,字月流。詩曰:“樂天當日最多情,淚滴青衫酒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