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尋村村東距洛陽20公里,西距宜陽縣城5公里,南依洛河,屬宜陽縣境內
尋村鎮【現更名為:
香鹿山鎮】,北依丘陵,半山半川,耕地面積3980畝.
尋村村共19個村民組,4604人,其中黨員67人,3個自然村.
尋村自然村:13個村民組,3329人,黨員54人.
漢營窪自然村:5個村民組,900人,黨員8人.
寨溝自然村:1個村民組,325人,黨員5人.
尋村村現有經濟作物1200畝,其中蔬菜200畝,農民種植主要以瓜果,蔬菜為主.
尋村村有村辦國小一所,校園面積12060平方米,校舍面積2050.42平方米,教室52間,教師辦公室30間,會議室2間.教師23人,學生470人.村部10間,建築面積240平方米.
尋村村有機井21眼,配套設施齊全,可供各組農田灌溉使用.
河南,洛陽,宜陽,尋村,漢營窪
經濟概況
2003年完成
尋村生產總值1.63億元,財政收入379.57萬元,民營企業入庫稅金210萬元,工業增加值36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5元。支柱產業以產業化農業和工業為主。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已形成500畝黃窯無公害蔬菜基地、甘棠產業調整示範園、段村畜牧養殖小區、山區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500畝,主要種植日本洋蔥、日本紅蘿蔔;甘棠產業示範園有香花辣椒150畝、優質菸葉300畝;段村養殖小區以段村、甘棠、香泉、龍王、下河頭5個養殖小區為主,以養肉牛、肉豬為主,年存欄牛6000頭,年出欄5000頭,年存欄豬1.5萬頭,年出欄1.2萬頭;山區優質菸葉基地面積4000畝;其它經濟作物:油葵400畝、脫毒紅薯1000畝、優質大豆1500畝、中草藥500畝,均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區域內工業企業主要有洛陽龍羽宜電公司、洛宜石棉瓦廠、亞東澱粉廠、誠達冶煉廠、洛陽綠迪化工廠、洛陽松森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奇航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5.8億元的20萬噸氫氧化鋁項目,4A沸石相繼建成投產。2004年新上兩個水電站,4個金鋼砂項目,1個衛生紙杯廠,另外仍有10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以龍羽宜電為龍頭的
工業園區正在崛起。
尋村教育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
尋村社會的穩步推進,抓住“
村村通”、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和衛生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完成了下河頭、東韓、潘溝、官莊、楚凹、南留、馬溝18.9公里的水泥路鋪設任務,完成了龍王、甘棠、葉莊等10個村的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全鎮共有國小36所,中學五所,教師519人,學生8600人。隨著合作醫療的實施,全鎮31個行政村33個診所納入一體化管理,鎮
衛生院設備先進、環境優雅、醫療診斷水平不斷提高,解決和改善了全鎮看病難的問題。
發展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
尋村
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社會大局穩定統攬工作全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最大限度實現財政增收,農民增收的目標,搶抓北城區建設及工業園區建設機遇,加快城鎮一體化進程,加強基層組織、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重點突出工業和民營經濟,最終實現工業重鎮、菸葉好鎮、畜牧大鎮、蔬菜名鎮,財政富鎮“五鎮”目標,確保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重要信息
更名要聞
洛陽市宜陽縣尋村鎮正式更名為香鹿山鎮。
洛陽市宜陽縣尋村鎮正式更名為香鹿山鎮。
尋村在明朝和清初時屬石安里,乾隆以後分屬於屏陰區、城廂區、甘棠區德石一里、石二里、閒和里,民國16年,國民黨政府設立尋村區。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尋村劃為中心鄉,1958年成立以尋村為中心的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尋村鄉,2000年撤鄉建鎮。
據香鹿山鎮人民政府鎮長楊惠江介紹,香鹿山鎮後的香鹿山上窄下寬,上下左右邊沿齊整、兩側對稱,酷似一個倒扣的香爐,因此名為香爐山。
唐時,武則天喜歡此地風景秀麗,常來遊獵,偶遇神鹿,改此山名為香鹿山,沿用至今。
前幾年,宜陽縣先後投資3500萬元,實施香鹿山綠化六期工程,造林21800畝,形成了全省最大的縣級城郊森林公園。此次,尋村鎮改名為香鹿山鎮跟這番歷史有很大的關係。
主打旅遊
宜陽縣尋村鎮正式更名為香鹿山鎮,該鎮將依託香鹿山森林公園,主打旅遊牌。
據介紹,香鹿山鎮明清時期屬石安里,新中國成立後設尋村鄉,2000年改為尋村鎮。該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貫徹“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思路,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全力支持香鹿山森林公園和城北區建設。
截至目前,香鹿山森林公園已綠化面積21800畝,栽植60多種樹木230.5萬株,成為我省最大的縣級城郊森林公園。尋村鎮更名為香鹿山鎮後,將依託香鹿山森林公園大力發展整體旅遊項目,推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全力打造我市生態旅遊的新亮點。
尋村訪古
東莞尋村訪古
塘尾古村根
尋村
我從地圖上看到這個地方很不起眼,位置處於東莞石排鎮,我從茶山坐摩托到了塘尾村,問了當地村民都不知道什麼古村,後來我說找老房子他們才明白。在一個不起眼的入口找到了進村的路,當視覺頓時充滿了古色古香,我剎那間有了回到過去的感動。
大概是因為來得比較早,也可能是下雨別人沒有我這樣執著,整個村子就我一個遊客在逛,安詳,寧靜,古韻,細雨,友好的村民,所有該有的氣氛全有了,對初來此地的我來說,簡直是種福氣啊!
也許就因為獨自品味這古村意境的原因,我找到了久違的感覺,那是在南社體會不到的。就象回到
家鄉,回到日子緩緩流動的
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