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心所(巴利語:vitakka)六個雜心所之一。一般的尋只是把心投向目標。然而,通過培育定,尋則能變成禪支。其時它名為“安止”(appanā),即把心安止於目標。尋亦稱為“思惟”(saṅkappa),且分為“邪思惟”(micchāsaṅkappa)與“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兩種。後者是八聖道的第二道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心所
- 外文名:sankappa
- 拼音:xún xīn suǒ
- 出處:《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解釋,經律語源,現代釋義,
解釋
佛教術語,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尋者尋求,對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識論》曰:“尋謂尋求,令心傯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見《成唯識論》卷六。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
經律語源
《長部一·一一·給瓦嗒經》:
“ 複次,給瓦嗒經!記說他心神變者何耶?給瓦嗒經!有能觀察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尋、伺,而記說:“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某得信之歸依者,見彼比庫,能觀察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尋、伺,記說:“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 ”
《長部經典三·三三·合誦經》:
“ 友!彼正知者、正見者、應供者、正等覺者之世尊,實開示三法。[故]於此,我等之一切,今其結集之……乃至……為諸天、人之義利、利益、安樂。三法者何耶?……五、三不善尋:欲尋、恚尋、害尋[2]。六、三善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3] ”
《中部·第一二二·大空經》:
“ 阿難!若彼比庫之依如是住而住時,於尋而傾心者,彼“凡此等之諸尋,是劣而卑,俗人而非聖、無利益、不導遠離、離欲、滅、寂靜、智、等覺、涅槃。我不應尋所謂欲尋、恚尋、如是類之諸尋,我應不尋。”如是,其時有正知。然而,阿難!“凡此等之諸尋,聖而引導,一向轉向於正等之苦盡。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我應尋如是類之諸尋。”如是,其時有正知。
現代釋義
- 尋心所表現為除了投入所緣,平時所說到的思慮、思維、包括邏輯等等要用心去想的,很主要是這種心所在起作用。在巴利裡面,有時候講到一些推理,很用心的去想某一樣東西,都含有vitakka這個詞。如果一個人很有邏輯或者很系統地去思維一樣東西,好像很有條理地去想一些事情,去追尋、去思考這個,去想那個,這個是尋心所。它本身並沒有善和不善、好和壞。如果我們把它用在好的地方就是好的,用在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好的。
- 尋心所在平時生活當中很重要,它可以讓心固定在一個目標上,例如做數學題的時候,在哲學或者歸納、綜合、推理等等,這種尋心所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它也可以拉我們的興趣,如果一個人理性過強,那他的邏輯性就很強,就容易想這個、想那個,思考這個、思考那個。這個時候,尋就在禪修當中變成了一種障,最主要表現為妄想。(尋是表示心很有條理地去想、去思考;掉舉心所是胡思亂想,漫無目的的心到處飄蕩,心處於一種散亂的狀態,表現為心沒有條理性、妄想紛飛、漂浮不定。)
- 尋心所對於禪修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培育定力的時候,尋心所可以把心投入到所緣,投入到專注的目標。例如修習入出息念,把心投入到呼吸,就是這種尋的作用。尋心所不斷地帶動心投入到呼吸,久而久之,就可以證得禪那。在證得初禪的時候有五個禪支(禪那的成分),其中第一個禪支稱為尋。
- 尋心所又叫做sankappa,也翻譯為思維。在八聖道裡面,第二支聖道叫做sammasankappa,就是正思維,這裡的思維就是這種尋心所,它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思考、思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