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寺類型

黃河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種地方類型。主要分布於魯西南、皖北及豫東的部分地區。主要遺址除蒙城尉遲寺外,還有安徽省亳州市付莊、蕭縣花家寺、宿州市古台寺和小山口以及河南省鹿邑縣欒台等遺址。主要遺蹟有房址、墓葬、灰坑、祭祀坑和大型環壕等。房址一般為淺穴式排房建築。成人墓葬一般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均為單人葬,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也有屈肢葬和側身葬,兒童流行瓮棺葬。陶器以紅褐陶為主,另有紅陶、灰陶等,常見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弦紋、刻劃紋、鏤孔、按壓紋、繩紋、方格紋等。典型器物有罐形鼎、鬻、頗、豆、罐、長頸壺、背壺、筒形罐、大口尊、器蓋、高柄杯、筒形杯等。尉遲寺類型處於大汶口文化與中原文化交匯和碰撞的地帶,因此文化面貌表現為多種複雜因素的混合體,在器物形態上與大汶口文化密不可分,而在建築形式與技術以及埋葬習俗方面則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