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最初的專用小交換機(PBX)是人工操作的交換台,在一塊開關板上由人工完成所有的連線。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被專用自動小交換機(
PABX)所代替。PABX不需操作員干預,只要用戶撥號便可自動接通電話。第一代PBX採用機電技術和模擬信號。用戶間要進行數據交換時,必須通過
終端、電話和
數據機。20世紀70年代中期,推出了第二代PBX,它採用的是電子技術而不是電磁技術,內部的交換是數位化的,這種系統稱為數字PBX或計算機化小交換機(
CBX)。終端用戶訪問外部計算機時,不再需要用電話和數據機。第三代PBX是綜合聲音和數據的
交換系統。
結構
其核心部件是數字開關網路。它負責對數位訊號流進行操作和交換。數字開關網路可由幾級空分和時分開關組成,或簡單地用時分多路復用開關組成。接到開關的是一組接口單元,通過接口單元與外界進行相互訪問。通常接口單元完成同步時分多路
復用功能,以適應多條輸入線路。為了達到
全雙工操作,每個接口單元要用兩條線與開關相連。在輸入時,接口單元執行多路復用操作。每條輸入線按規定的數據速率採樣,輸人數據進人
緩衝區,按
時間片組織
數據塊,並按控制單元規定的時序,以PBX的內部速率(50~500Mb/s)逐塊送給開關。在輸出時,接口單元在指定的時間片內接收來自開關的數據,經過多路復用緩衝後傳送到相應的輸出口。如圖1所示,接口單元有用於處理數據、
話音和
中繼等3種作用。
控制單元的作用是控制交換開關,並與連線的設備交換信息。服務單元含有音調發生器、忙音發生器、撥號暫存器等。協定轉換器用於對不同類型的線路進行適配,每條線路都與協定轉換器相連線。
上述PBX的一般結構具有高可靠性,任何一個接口單元的故障只影響少數幾條線路。關鍵部件,例如控制單元,可以做成有冗餘的。為了可靠和經濟,較大的PBx往往採用分散式結構。它由中央開關和1個或多個分散式模組組成,其間用同軸電纜或光纜連線.
特點
這種交換機的特點是:
(3)分機向外通話時,需先經小交換機接通電話局交換機,再由電話局交換機接至所需對方話機。
套用
一個配置完善的數字PBX可提供多種數據交換功能:
(1)可將終端和主計算機連線在
區域網路環境中,即可將大量分布的終端、
個人計算機和
工作站通過PBX連線到一些主計算機上,以便進行數據通信;
(2)將用戶計算機通過公用交換電話網或租用線路網連線到遠程計算機,進行數據通信;
(3)若PBX配置了
協定轉換器或
網間連線器,則可進行網路互連,例如在PBX中,若配置了x.25
網間連線器,則可使終端通過公用分組交換網(參見公用數據網)與遠方的x.25
主機進行通信;
(4)如果PBX中配置有綜合話音(言語)、數據交換設備、傳輸設備及相應軟體,甚至圖像處理設備及軟體,則PBX可以提供話音(言語)、數據、圖像的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