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是在2008年03月28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解讀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專家解讀《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
- 發布部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類別:解讀
- 發布日期:2008年03月28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了《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針對白皮書發表的意義,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今後我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方向等問題,有關專家和學者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詳細解讀了《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
記者:《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下簡稱法治白皮書)的發表有什麼意義?
蔣立山(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首先,法治白皮書旨在全面準確地介紹中國法治發展狀況、闡述中國政府在法治問題上的政策主張和原則立場,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法治進程的了解和認識。這是法治白皮書本身的意義。其次,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又是欣逢奧運、令世界倍加關注中國的一年。法治白皮書在這一年發表,客觀上也強化了它的總結與展望的意義。
記者:法治白皮書有什麼亮點?
蔣立山:法治白皮書的亮點很多,有制度方面的亮點、制度運作效果的亮點,還有思想方面的亮點。我認為,法治白皮書的最大亮點,就是較完整地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成長中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形象、一個成長中的法治中國的形象。
一個“成長中的法治中國”的形象,是通過白皮書的各個部分以及一系列具體亮點構成的。我把它歸納為五個具體亮點。第一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確認了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人民所嚮往和追求的價值。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傳統、經濟文化仍然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從人治轉向法治,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跨躍,是用了無數教訓和代價換來的。第二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第一次以政府檔案的方式確認了為各國所認同的法治的核心內涵:憲法和法律至上。可以這樣說,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既是法治建設的根本宗旨,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思想的豐富和發展。這是中國法治三十年發展成果的思想結晶。第三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第一次把法治建設與科學發展觀聯繫起來,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自覺守法等方面紮實推進,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這就明確了現階段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即要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第四個具體亮點,就是第一次全面集中闡述了中國三十年法治建設的七個方面的成就。第五個具體亮點,白皮書描繪了一幅正在成長的法治中國的形象,回答了國際社會十分關心的未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白皮書說明了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發展現狀,以及未來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價值主張,描繪了一幅未來法治中國的圖景。
記者:中國的法治建設目前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常紀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設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總的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通過憲法和法律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教訓,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1999年,“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自此,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歷史新篇章。
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相結合的道路。在法治建設中,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建設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由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和非訴訟程式法七個法律部門和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立法三個層級的法律規範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既確保了國家權力正確行使,促進了經濟發展,又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保障了人民的各項權利。
四是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及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五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法制環境形成。包括民事立法、市場主體立法、市場管理立法、巨觀調控立法、智慧財產權保護立法、環境資源保護立法、對外經貿合作立法,正在不斷改善。
六是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把依法行政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加強了行政主體立法、行政行為規範立法、行政監督和救濟立法、國家公務員立法,加強了信息公開、行政複議和行政問責等制度建設。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公正司法工作,完善了公開審判、合議、人民陪審員、辯護、訴訟代理、迴避、司法調解、司法救助、兩審終審、死刑覆核等檢察和審判制度,創新和發展了仲裁制度、律師制度、法官制度、檢察官制度、公證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努力維護了社會正義,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七是監督機構不斷完善。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公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機制不斷得到完善,行政、司法等國家權力的行使得到了有效的制約和監督。
記者:從法治白皮書看我國今後的法治建設會有怎樣的發展?
胡水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理學研究室副主任):法治白皮書總結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成就,提到了我國法治建設仍面臨的一些問題,歸納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並且由此指出了我國法治建設今後努力的方向。從這些內容看,我國的民主法治會呈現以下主要發展趨勢:
一是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法治白皮書指出我國法律體系是開放的和發展的,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點,因此,立法仍將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按照規劃,我國要在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此之後,我國仍將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和完善舊的法律,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
二是憲法和法律實施的力度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有了法並不當然地意味著人們會自覺地遵守法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知法犯法的現象仍然會存在,因此,我國法治建設的下一個關鍵將是憲法和法律的嚴格實施。
三是法治精神得到更有力弘揚。就內容來說,法治白皮書是一個價值意蘊很強的白皮書,它並不僅限於對我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的簡單介紹,而是在動態描述中通篇洋溢著對人民民主的維護、對人權的保障、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對法治精神的弘揚。由此看,今後我國法治建設在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特別是加強對權力的規範、制約和監督的同時,會在法律實踐中更加突顯人民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價值觀念,樹立和鞏固“念茲在茲”的法治理念,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
四是人民民主與法治相輔相成地共同向前發展。在對我國立法、執法、司法等的動態描述中,法治白皮書鮮明地突顯了法治與人民民主緊密結合的特點。這一特點在今後的法治建設中仍將得到保持和發揚。此外,法治白皮書從七個方面總結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成就,這七個方面集中體現在憲法修改和執政黨關於市場經濟、依法執政、和諧社會等的若干決議中,由此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執政黨在我國今後的法治建設中仍將處於根本地位。
總的來說,法律在我國政治實踐和國家工作中地位將越來越重要,作用將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強。
記者: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對我國政治和社會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胡水君:一方面,正如法治白皮書開篇所指出的,法治是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標誌,法治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政治的成熟,就此來說,隨著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政治會更加趨於平穩理性地向前發展。另一方面,“治”有“太平”、“安寧”之意,法治是一種通過“法”來達到“治”的治國方式,它包含著萬世太平、國泰民安的理想,就此來說,隨著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可望更加繁榮和安定。
記者:《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下簡稱法治白皮書)的發表有什麼意義?
蔣立山(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首先,法治白皮書旨在全面準確地介紹中國法治發展狀況、闡述中國政府在法治問題上的政策主張和原則立場,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法治進程的了解和認識。這是法治白皮書本身的意義。其次,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又是欣逢奧運、令世界倍加關注中國的一年。法治白皮書在這一年發表,客觀上也強化了它的總結與展望的意義。
記者:法治白皮書有什麼亮點?
蔣立山:法治白皮書的亮點很多,有制度方面的亮點、制度運作效果的亮點,還有思想方面的亮點。我認為,法治白皮書的最大亮點,就是較完整地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成長中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形象、一個成長中的法治中國的形象。
一個“成長中的法治中國”的形象,是通過白皮書的各個部分以及一系列具體亮點構成的。我把它歸納為五個具體亮點。第一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確認了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人民所嚮往和追求的價值。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傳統、經濟文化仍然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從人治轉向法治,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跨躍,是用了無數教訓和代價換來的。第二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第一次以政府檔案的方式確認了為各國所認同的法治的核心內涵:憲法和法律至上。可以這樣說,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既是法治建設的根本宗旨,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思想的豐富和發展。這是中國法治三十年發展成果的思想結晶。第三個具體亮點,白皮書第一次把法治建設與科學發展觀聯繫起來,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自覺守法等方面紮實推進,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這就明確了現階段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即要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第四個具體亮點,就是第一次全面集中闡述了中國三十年法治建設的七個方面的成就。第五個具體亮點,白皮書描繪了一幅正在成長的法治中國的形象,回答了國際社會十分關心的未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白皮書說明了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發展現狀,以及未來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價值主張,描繪了一幅未來法治中國的圖景。
記者:中國的法治建設目前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常紀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設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總的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通過憲法和法律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教訓,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1999年,“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自此,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歷史新篇章。
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相結合的道路。在法治建設中,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建設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由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和非訴訟程式法七個法律部門和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立法三個層級的法律規範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既確保了國家權力正確行使,促進了經濟發展,又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保障了人民的各項權利。
四是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及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五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法制環境形成。包括民事立法、市場主體立法、市場管理立法、巨觀調控立法、智慧財產權保護立法、環境資源保護立法、對外經貿合作立法,正在不斷改善。
六是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把依法行政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加強了行政主體立法、行政行為規範立法、行政監督和救濟立法、國家公務員立法,加強了信息公開、行政複議和行政問責等制度建設。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公正司法工作,完善了公開審判、合議、人民陪審員、辯護、訴訟代理、迴避、司法調解、司法救助、兩審終審、死刑覆核等檢察和審判制度,創新和發展了仲裁制度、律師制度、法官制度、檢察官制度、公證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努力維護了社會正義,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七是監督機構不斷完善。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公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機制不斷得到完善,行政、司法等國家權力的行使得到了有效的制約和監督。
記者:從法治白皮書看我國今後的法治建設會有怎樣的發展?
胡水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理學研究室副主任):法治白皮書總結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成就,提到了我國法治建設仍面臨的一些問題,歸納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並且由此指出了我國法治建設今後努力的方向。從這些內容看,我國的民主法治會呈現以下主要發展趨勢:
一是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法治白皮書指出我國法律體系是開放的和發展的,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點,因此,立法仍將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按照規劃,我國要在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此之後,我國仍將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和完善舊的法律,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
二是憲法和法律實施的力度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有了法並不當然地意味著人們會自覺地遵守法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知法犯法的現象仍然會存在,因此,我國法治建設的下一個關鍵將是憲法和法律的嚴格實施。
三是法治精神得到更有力弘揚。就內容來說,法治白皮書是一個價值意蘊很強的白皮書,它並不僅限於對我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的簡單介紹,而是在動態描述中通篇洋溢著對人民民主的維護、對人權的保障、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對法治精神的弘揚。由此看,今後我國法治建設在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特別是加強對權力的規範、制約和監督的同時,會在法律實踐中更加突顯人民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價值觀念,樹立和鞏固“念茲在茲”的法治理念,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
四是人民民主與法治相輔相成地共同向前發展。在對我國立法、執法、司法等的動態描述中,法治白皮書鮮明地突顯了法治與人民民主緊密結合的特點。這一特點在今後的法治建設中仍將得到保持和發揚。此外,法治白皮書從七個方面總結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成就,這七個方面集中體現在憲法修改和執政黨關於市場經濟、依法執政、和諧社會等的若干決議中,由此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執政黨在我國今後的法治建設中仍將處於根本地位。
總的來說,法律在我國政治實踐和國家工作中地位將越來越重要,作用將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強。
記者: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對我國政治和社會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胡水君:一方面,正如法治白皮書開篇所指出的,法治是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標誌,法治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政治的成熟,就此來說,隨著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政治會更加趨於平穩理性地向前發展。另一方面,“治”有“太平”、“安寧”之意,法治是一種通過“法”來達到“治”的治國方式,它包含著萬世太平、國泰民安的理想,就此來說,隨著法治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可望更加繁榮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