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專利審查員是國家專利行政部門內從事對專利申請進行審查的專業技術人員。審查員對專利申請進行審查,以確定專利申請是否符合取得專利權的條件,並將審查條件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審查員不僅要精通本專業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專利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我國專利審查人員技術職務分為四級:專利審查研究員、專利審查副研究員、專利審查助理研究員、專利審查研究實習員。
出現
1979年,中國開始準備建立專利制度,從中國科學院等中央機構和各大國有公司選調了一批各種專業的技術幹部。1980年國中國專利局成立。這些技術幹部作為未來中國專利審查員的精英人選,主要被派往德國專利局接受培訓。他們在那裡學習的時間很長,要在半年以上。這些80年代的審查員往往以德語為第一外語。他們也為中國專利審查員必須具備外語優勢設定了基準。
20世紀80-90年代,專利局的審查員在陸續增加,但與中國迅猛增長的專利申請量相比,則顯得有些杯水車薪。接受記者採訪的張利先生是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專利局人事教育部教育處副處長,他原是機械專業的專利審查員,1996年進局。他回憶,那一年應屆畢業生不到30人,向社會招聘的不超過40人。當時審查員總數400人左右。
構成
從1984年中國立法機構通過《專利法》,到1985年4月1日接受第一件專利申請,專利審查員就成了中國一個新興的職業。
截至2004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人員數字為1685,絕大多數即超過90%是審查員。其中男性719,占42.7%,女性966,占57.3%。年齡結構,35歲以下1145, 占68%,56歲以上占2.2%,36-55歲的占29.8%。學歷,博士13人,占0.8%,碩士490人,占29.1%,大學本科1022人,占60.7%。專科以下的160人,占9.5%,他們在支持部門任職。專利審查員則完全是有學士或更高學位的。現在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為2:1,張利說,研究生比例會繼續提高。
來源
和許多國家一樣,中國專利審查員的來源有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與社會已工作人員兩類。各國這兩類人員比例有所不同,如歐洲專利局各為二分之一,中國近年來已側重招聘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社招與應屆生比例為1:2。
張利介紹,這與政府“建立智慧財產權強局”的要求有關,而實際上,從客觀情況講,中國大學“擴招”與就業形勢也為專利局創造了遴選精英的條件。和許多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一樣,專利審查員現在是較受追捧的就業崗位。
從中國中央國家行政機關2006年度公務員錄用計畫表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招錄公務員的條件,選其幾項,可以看出專利局錄用人才門檻的提升及面向市場的靈活性。
機械發明審查部 審查員 起重機械領域 專業為起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控制 碩士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語六級
電學發明審查部 審查員 電氣工程自動化領域 專業為電氣工程自動化、高電壓技術 本科及以上英語四級及以上 應屆生需碩士學歷、英語六級
通信發明審查部 審查員 無線傳輸領域 專業為通信工程 本科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語四級及以上
光電技術發明審查部 審查員 醫療器械領域 專業為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醫學影像工程、醫療儀器 本科及以上其他不限 英語四級及以上
差不多隻因為在通信、光電技術等領域的人才爭奪上與大公司尚缺少競爭力,才會出現“本科”、“英語四級”的要求,事實上專利審查員的學歷要求是趨向研究生層次的。“本科”使得通信、光電技術領域的審查員的平均年齡甚至只有25歲左右。
張利說,甚至在2001年,專利審查員也還不像現在這樣受青睞。那時,我們招人困難,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地方大學的畢業生也能進來。可如今不同了,清華、北大、交大等著名大學的畢業生成為我們的錄用對象。從2000年開始“擴招”以來,我們每年數以百計的錄用基本呈遞增態勢。2003年招270人,2004年招240人,2005年招300人。2006年計畫招564人,這其中90%為專利審查員。現在報名者中經過資格審查了的就有18000人。他們在資格審查合格後,需要參加中央、國家機關招考公務員B類考試即職業能力測驗,還要參加我局組織的相關專業英語考試,考試要求翻譯一篇專利文獻,英譯漢。當然最後還有面試,嚴峻的是,直到面試這一關,錄取比例還是4:1。
培訓
並沒有一所大學專門培養專利審查員,也沒有專利局以外的哪個單位有專利審查員這一職業。所以,每一個專利審查員都是專利局一手培訓出來的。培訓的途徑一是在國內專門學習,二是向國外派出學習。
張利先生作為審查員既受過完整的培訓,現在又負責專利審查員的培訓工作。他講述了專利局對審查員的培訓情況。
新審查員入局後,首先要進行為期4個月的入局培訓,相當於大學的一個學期。他們被像學生一樣分成若干班,有班委。培訓課程為:1、公務員培訓;2、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3、專利檢索知識;4、發明專利性的審查判斷;5、案例練習。4個月的入局培訓結束後,他們就要回到自己應聘的審查部門實習。每一個新審查員都有一位指導老師。這位指導老師當然就是老審查員了。他負責指導新人的檢索、審查。這段時間為8個月。這樣合計一年的新審查員培訓結束,但新人是否達到了培訓要求還要經過上崗答辯。答辯包括對專利法的熟悉程度,對檢索、審查業務的熟練程度。不能通過的將轉到其他部門工作,甚至也有就此被辭退的。通過上崗答辯的新審查員,仍然要接受導師老審查員一年半的實習輔導之後,才能獨立完成審查業務。
以後還會有相應的繼續教育培訓,一般在2-3年間會有一次。如2001年中國專利法修改,審查指南也隨之修改,針對修改的部分就要進行培訓。
審查員審查技能的提高是無止境的。看外文資料為審查員所必須。專利局一直對審查員進行不懈的外語培訓。2005年就辦了20個外語培訓班,其中涉及英語,德語、日語。專利局為此專門從大學聘請專業教師。
但後續培訓無論在審查業務還是在外語的提高上,專利局還有一項培訓投入,將審查員派出國外深造。由於中國專利局建局時與德國專利局的淵源,中國專利審查員更多的是被派往歐洲專利局。他們到的外國大學有美國的馬歇爾大學、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德國的馬普研究院,等等。一般每年到每個大學有10-15人次。到日本的特點是時間較長,6個月到1年。在參加培訓班方面,日本、歐洲方面的多一些。除了歐洲專利局5個分局的培訓班,還參加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日內瓦舉辦的培訓班。正常情況中國專利審查員每個月要參加2-3個培訓班。事實上多數中國專利審查員在3-4年時間都有出國學習的機會。
張利說,審查員培訓對專利局來說是非常大的投入,但卻是打造智慧財產權強局的需要。當然現在我們也採取請已開發國家專家來授課的方法,歐洲專利局的官員和專家就常來舉辦講座或培訓班。這樣做的效果是我們的專利審查員與歐、美、日的專利審查員相比縮小甚至消滅了差距,在掌握多種工作語言和年輕化方面我們其實已有優勢。我們現在有能力與歐洲專利局合作給第三世界國家規模較小的專利局培訓專利審查員。從2002年開始,除2003年“非典”的原因以外,我們每年都與歐洲專利局合作舉辦對朝鮮、越南、寮國、高棉、印度等國家的專利審查員培訓活動。我們有能力用英語對他們進行培訓。我們的審查員很多還可以使用第二外語。
張利就親自參加了對其他國家專利審查員的培訓,並擔任教員用英語授課。
工作要求
現在中國發明專利審查員的年度工作量是標準化的,即每年完成80件專利申請案的審查。歷史上,中國專利審查員曾經“超載”。這當然是申請案積壓造成的超載,不過同時也會讓人產生對審查質量的擔憂。張利以釋然的心情講道,現在審查員已經不必再有這種壓力,審查員不是個體戶,他們接受的是公務員法和專利法的培訓,是擔負公務的執法者。公正執法,嚴格依法審查每一件申請案是他們的天職。科學合理的工作量則是實現這一天職的基本保障。
工作量的科學合理並不自然派生優質的審查案件。專利局為提升審查質量,設立了三級質量檢查機構。初級為各個處質檢組,由處長負責;中級為各審查部質檢組,由本部的一名副部長負責;最高一級的專利局質檢組則抽調有經驗的專利審查員組成,是一個正司級的設定。
在2004年4月2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政府公布了《2003年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當時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特彆強調了2003年專利工作的三大特點:一是三類專利申請在數量上形成三分天下局面,16年來發明專利申請量首次接近實用新型專利申請,2003年發明專利申請較上年增長31.3%,增速遠高於其他兩類。二是8年來發明專利國內申請數量首次超過國外申請。中國自1994年成為《專利合作條約》(PCT)成員國以來,國外發明專利申請劇增,國內發明專利申請相對較少。但2003年發明專利國內申請達5.7萬件,國外申請為4.9萬件。但他同時指出,直到2003年,發明專利國內申請最終得到授權的數量,仍以年11404件而大大低於國外的年25750件,比數懸殊達30.4∶69.6。解讀以上,可有答案:中國專利審查員成功迎接了發明專利迅猛增長的浪潮;中國專利審查員恪守嚴守中立的公務員立場,遵循對所有申請案平等對待的執法者原則。
社會角色
對13億中國人來說,中國專利審查員是陌生、神秘的群體。從工作性質來說,他們很少與外界交往。但實際上,專利局還是給他們安排社會活動,到各地調研。他們一方面了解專利申請、實施、保護的情況,一方面宣講專業知識,更進一步還承擔著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制定工作的課題。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2005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為組長,知識產權局等二十多個部門參加的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具體領導組織這項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是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在2005年8月回答媒體時說,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不是智慧財產權工作系統的發展戰略,而是服務於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是國家的總體戰略,與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國家總體戰略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應當貫穿於智慧財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的全過程,而不局限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全社會智慧財產權意識的培育、智慧財產權的產出能力、創造能力、智慧財產權的產業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能力的提高、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合理有效地保護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信息和中介服務體系的建設、國際合作和國際影響力的加強以及人才培育等等都應是智慧財產權戰略的重要環節。智慧財產權戰略制定工作是個具有全局性的工作,做好戰略制定工作,既需要協調好方方面面,又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基礎工作,還需要集思廣益、反覆研究、仔細雕琢,更需要積極進取、努力創新。
也就是說,中國專利審查員不僅是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基礎工作的專業人員,他們中還有許多是有戰略眼光的人。國家知識產權局有兩任局長曾當過專利審查員,副局長中專利審查員出身的就更多。2005年6月新任局長田力普就曾是專利審查員。原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姜穎、副局長吳伯明都曾是專利審查員,姜穎現在是全國政協委員,吳伯明現在是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