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詞目:專刊
拼音:zhuān kān
基本解釋
1. [special issue]∶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所設的欄目或編輯的特刊
亞運會專刊
2. [monograph]∶學術性專題研究論文彙編刊物
肝癌早期診斷治療專刊學會專刊
詳細解釋
報刊以某項內容為中心而編輯的一欄或一期。亦用以稱有特定內容的單冊著作。
許傑《魯迅與蔣徑三》:“ 蔣徑三 死後,我們給他籌備出版的紀念專刊,後來是出版的了。”
專刊:報紙上用文章形式,深入闡釋新聞事件和社會熱點,闡發理論見解,介紹各種知識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作用
第一, 專刊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並引導
社會輿論,傳播先進思想的手段。可以運用側面間接的方式,說一些新聞版不能或不便說出的話。
第二, 專刊是讀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變動的視窗。如果說新聞版的報導是新聞的第一次開發,那么刊所做的便是新聞的第二次開發。專刊時效性要求比較寬鬆,且有一定的專門性,它可以從容地提供新聞事件的歷史背景和環境材料,追溯它的發展歷程和前因後果;可以展望前景、預測未來。
第三, 專刊是傳播各類知識的課堂。新聞版傳播知識要受到新聞報導的限制,它只能在某些新聞或配發的資料中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專、副刊傳播知識不受此種局限,傳播的範圍相當廣泛,既包括新鮮知識,又包括讀者不熟悉的舊知識以日常生活中比較實用的知識。
第四, 專刊是豐富讀者文化生活,推動文化事業發展的園地。專、副對文化事業的推動,既表現於開展文藝批評與學術爭鳴上,也表現於對新人的培養上。
第五, 專刊是突出報紙個性的手段。與新聞版相比專、副刊在各報內容設計,欄目設定方面有更大的選擇餘地,編輯可以根據各自的讀者對象,設計與眾不同的專、副刊。
第六, 專刊是報紙聯繫讀者的重要紐帶。專、副刊的內容具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能夠雅俗共賞,表現手法又靈活多樣,更易於為各階層的讀者接受,因而吸引廣大讀者。
因此,一個好的專刊,往往成為報紙或者是雜誌吸引讀者,走向成功的橋樑。
類型
按照選材範圍、題材性質、內容配置的結構方式以及表現方法等綜合因素分類,專刊有
新聞性專刊、學術性專刊、服務性專刊和社會性專刊等。
新聞性專刊:是對某一領域的重要新聞事件或熱點問題提供背景解釋、深入剖析的專刊。它側重從事實方面對現實生活所發生的變動提供解釋和剖析,不同於新聞版所坐的簡潔、迅速的報告。只要是出於闡釋、剖析的需要,古今中外所發生的事實均可在選用之列。一些報紙在經濟、科教、政法、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中往往辟有這類專刊。文字平實,新聞性、闡釋性比較強。
學術性專刊:探討各類學術和理論問題的專刊。它偏重從理論上對社會和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研討和剖析,闡發對人類未知領域的新見解,傳播科學前沿的新知識。其知識性、思辨性、探索性和爭鳴性都比較強。
服務性專刊:為讀者提供各類服務性信息和知識的專刊。它偏重從實用性方面提供有關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衛生保健、求學就業、交友擇業、投資理財等方面的信息與相關的知識。實用性強是它的重要特點。
社會性專刊:以觀察社會、探索人生為主要內容的專刊。它以生動的事例和深刻的哲理,著重從
品德修養方面探討人生的真諦,探討人間應該有什麼樣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教化性和情感性都比較強,是這類專刊的顯著特點。
內容
專欄內容上的某些要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系統闡述。
一、時代感
專刊及其讀者都存在與一定的時空環境之中。所謂的時代感,就是要反映社會發展現階段所提出的根本任務和完成這一任務所應倡導的精神,即反映時代的主旋律。如何體現時代感,應注意“虛”與“實”的問題,“冷”與“熱”的問題。
二、地域性
即是指在內容上多選用具有貼近性的本地題材,並利用為當地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表現。
三、新穎性
舊內容與新需求、舊內容與新視角、舊材料與新由頭。
四、趣味性
即是指,要求專刊所選擇的內容應該讓讀者讀起來感到有興趣,能引起會心的微笑或愉快的情緒,並從中獲得教益。
五、豐富性
拓寬領域、展示過程、展現層次、從時空方面延伸、改變角度。
六、共賞性
講求高雅,不脫離廣大民眾;講求通俗,不能粗製濫造,忽視質量,不能流於庸俗,不能變成“搞笑罵街式的文化快餐”。
崛起
專刊的內容,最早孕育在副刊之中。早在
副刊正式誕生之前,一些副刊類文字已含有知識的內容,《上海新報》是上海第一家中文報紙,“1868年,介紹西方科學文化知識的文字大量增加。編者常常解答讀者有關自然科學的問題,並且展開討論。關於日食、地球運行、火山爆發等遠離,都曾經在編者和讀者之間發生多次的‘爭鳴’。“副刊誕生之後,這類這類傳播知識的內容,一直保存下來。除了文史知識而外,一些有科學素養的編輯,也在副刊中傳播自然科學和相關的產業知識。1916年
陳蝶仙街辦《申報》《
自由談》就”經常發表科學生活、工業知識、家庭知識之類的文章,這在當時社會上科學技術落後的情況下,很受讀者歡迎“。
進入20世紀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需要傳播的知識範圍越來越廣,它不僅包括各門學科知識,各個行業的科技知識,還包括保證人類健康的醫藥衛生知識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的實用知識,所有這些內容遠遠無法容納在文藝性、消閒性濃厚的副刊之中。這就要求報紙創造一種新形式。因此以介紹各項專業知識為內容專欄便應運而生。據
方漢奇主編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一卷所載,在辛亥革命前後,已出現專門探討如何發展民族資本的“經濟”、“實業”、“商學”,專門介紹科學新知的”譯學館“、”科學談“等欄目。這些專欄為日後專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四“時期及20世紀30年代,相繼出現了與文藝副刊有明顯區別的專刊。例如,
邵飄萍主辦的《
京報》(1918年至1926年)上先後出版過《科學與宗教》、《社會科學半月刊》、《北大經濟半月刊》、《教育周刊》、《教育周刊》、《國語周刊》等十多種專門性的刊物,實質上就是專刊。
上海《新聞報》1928年3月23日就刊出《各業專刊》照相號(介紹攝影事業及其技術),11月11日就刊出《各業專刊》皮貨號(介紹我國的皮貨貿易概況及穿皮貨的好處),這裡已明確打出“專刊”的旗號。
1932年11月30日《申報月刊》公布的《<申報>六十周年革新計畫宣言》中,就把《自由談》副刊同談論專門問題的附刊相提並論,這種附刊包括《經濟》、《建築》、《衛生》、《國貨》、《教育 》和《科學》各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對專刊的內容和功能做了清楚的說明。宣言中說:“每周星期一就商業新聞的篇幅,編經濟專刊一種,詳志一周內國內外的經濟上的變動,並編制各種重要統計“,”務使讀者就所好獲得所需求的智知和資料”。這裡指出這種專刊不同於商業新聞,但篇幅相當,內容是回顧一周來所發生的新聞,並進行深入解說(“詳志”),可以說是新聞的延伸,其功能使提供“智知和資料”,它不同於新聞版,也不同於副刊(《
自由談》 )。
與上海《申報》、《新聞報》相互呼應,天津的《
大公報》也在同期推出了許多類似專刊的周刊。除早期推出的《軍事》、《醫學周刊》之外,1933年二三月份,又推出《經濟周刊》、《科學周刊和《社會問題》
雙周刊。《經濟周刊》就是以”討論我國經濟狀況,介紹世界經濟形勢“為宗旨辦起來的,《科學周刊》的宗旨是:”假日報廣播之能力,以喚起社會之注意。一面發表專家論著,以供同志之鑽研;一面介紹科學常識,以增社會之興趣。”《社會問題》的內容是:“以社會學及社會問題為主(社會研究也在範圍之內)。”
《大公報》的“專刊”雖然是以“周刊”、“雙周刊“的名稱出現的,但從其所述的宗旨和內容來看,實質上也與《申報》的專刊毫無二致。《大公報》的辦刊宗旨還涉及到刊物的新聞性與現實性、提高與普及等問題。
專刊從副刊中衍化出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一個明顯的標誌和嚴格的時間界限,大體上說,專刊產生在20世紀20年代,到了20世紀30年代可以說是蓬勃發展時期。
副刊
格局
專副刊誕生以後,很長一個時期,在報紙上的格局一直都是以副刊居主導地位。其重要原因是,副刊種類少,刊出的頻率高(幾乎每天都有),專刊種類多,各刊的刊出頻率較低(多為周刊、半月刊),而且遇有版面壓縮,首當其衝的是縮減專刊的種類和降低刊出的頻率。因而給讀者留下的印象遠不及副刊那么深。新中國成立之後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版面一般為四版文藝色彩較濃的綜合性副刊能經常刊出,處於主導地位,其他內容的專刊數量不多而且每種專刊刊出的間隔時間也較長,影響力遠不及前者。人們的文化生活也不如豐富,閱讀文藝性的綜合副刊是獲得文化享受的重要渠道,也是讀者看重這種附刊的原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結束,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開始了。專副刊在報紙上的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報紙副刊日漸萎縮,各類專刊大幅度增加,
刊期縮短,內容更新,現已占據報紙新聞版意外的大部分版面。所以有人說,專刊和副刊是報紙的”半壁江山“,而專刊又是這”半壁江山“的大頭。報紙專副刊的格局之所以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其原因有以下各方面:
1、讀者需求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樣化:
2、媒介的競爭。在迅速傳播新聞方面,報紙遠不如廣播電視,因此便在深度報導方面與之對抗。專刊容量大,時效性又不是那么快,便於提供北京隊新聞事件作深入闡釋和多方面的開掘,便於從容地對社會熱點問題做冷靜的思考。因此,各類專刊便成為了報紙參與媒介競爭的有力手段。
3、面向市場的選擇;
4、經濟和物質條件的改善。印刷出版技術(特別是雷射排照技術)的進步,為報紙的擴版和專刊的大量增加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技術支持。
界說
關於專副刊,業界有兩種說法:
一是從屬說。認為專刊是屬於副刊的一種,是專門性、專業性副刊的簡稱。這種說法,並不否認兩者在性質、功能上的差別,但看重的是它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
一是並列說。認為兩者在性質、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兩者應並提,當然也並不數典忘祖,否認它們之間的淵源關係。
其實,兩種說法並沒有原則的區別。但考慮到副刊一詞在人們的概念中往往與文藝色彩聯繫在一起,而專刊極少有文藝色彩,因此不列為副刊的一種,也不無道理。再者,如上所述,在現代生活中,讀者對專刊的需求越來越大,專刊在報紙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強調專刊與副刊並列更有其現實意義。關於專副刊是什麼的問題,實際上前面的論述已從不同側面作了回答,這裡用一句話做出科學的界說,可以作如下表述:
副刊是報紙上文藝色彩較濃、用文學體裁反映社會、能給讀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都刊名。
專刊是報紙上用文章形式(一般不用文學體裁和訊息體裁)深入闡釋新聞事件、闡發理論見解、介紹各種知識和實用信息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有些業者不辨別所載內容的性質,統稱上述各版為”專版“。”專版“是一個含義寬泛的詞語,它既可以指專門刊登某類新聞,也可以指專門刊登某類知識的專刊。因此專刊與專版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
差異性
1、從選材範圍上來看:專刊限定在一個專門的領域,而副刊特別是綜合性副刊就是反映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當然,一個領域內專刊的反映也可以具有多樣性,但同綜合性副刊的”綜合性“不是屬於同一層面上,二者並不相同。
2、從題材的性質看:專刊比較嚴肅,偏重於”硬性“的題材;副刊比較輕鬆,多選用”軟性“的題材。專刊沒有文藝性,副刊則把文藝性作為必備的品質,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副刊可以通過藝術的虛構,折射現實。專刊則是直面現實,它所提供的背景事實或理性的分析都是用來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做出解釋和闡明的。它同新近發生的新聞,聯繫的更為緊密,新聞性更強。
3、從表現形式來看:由於所反映的內容和選用的題材不同,專刊的文字平實、直白;副刊的文字絢麗多彩。
4、從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來看:專刊常常被用來作深度分析,因此喜歡用
集納的方法,即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各篇稿件分別從不同側面加以展示,稿件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整版內聚力很強。副刊則不同,它要求一個版豐富多彩,內容儘量避免單一化。因此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通常是綜合式的。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紀念某位文化名人),採用集納的方法。
分類標準
第一,“專”與'廣" 。從選材範圍來看,專刊限定在一個專門的領域,即限定在某一專題或專業的領域。副刊,特別是綜合性副刊,則是反映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
第二,“硬”與“軟” 。從題材的性質來看,專刊的新聞性從總體上看比副刊強。專刊可以直接對新聞事件提供背景的解釋和理論上剖析,而且比較系統。副刊只能是以小見大、側面取材,抓住一個由頭生髮開來,新聞性自然比不上專刊。專刊的題材性質比較嚴肅,“硬性”的較多;副刊的題材比較輕鬆,“軟性”的比較多。
第三, 從表現形式來看,專刊的文字平實、直白;副刊的文字絢麗多彩,富於變化。這是因為兩種刊物所反映的內容和選用的體裁不同。
第四, 從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來看,專刊常常被用來作深度剖析,因此喜歡用集納的方法,即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各篇稿件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示這一主題,內容避免單一化,因此,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通常是綜合式的。
比較
與新聞
(一)相同之處:專刊與新聞版同為報紙組成部分,它們同樣服從於報紙的板報方針和編輯方針。具體來說,就是辦報宗旨、指導思想、政治態度、
報紙水準、報紙風格、讀者對象以及所承擔的任務方面與新聞版的都是一樣的。
(二)專刊有別於新聞版的特性:專刊同新聞版的根本區別在於,它不是像新聞版那樣,報導剛剛發生的新聞,而是對新聞的延伸。這種延伸是指對新聞版的整體的延伸,並非是對某篇訊息的補充和解釋。這種延伸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功能的延伸。報紙的主要功能是,報導新聞、傳播信息;表達意見、引導輿論;服務社會、指導生活;傳播知識、普及教育;提供娛樂,裨益身心;播載廣告,促進產銷。在這幾項功能(除廣告功能外)中,新聞版主要承擔第一項。而專刊則是其他幾項功能的戶主要承擔者,所以說專刊是對新聞版承擔功能的延伸。
2、事實、理論、知識等內容的延伸。
3、狀態的延伸。新聞版反映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的變動,即呈現的是一種動態。專刊作為新聞的延伸,其主體部分呈現的是靜態。
4、方式的延伸。二者在選材的角度、信息的流向、選用的題材等方面有所不同。
與雜誌
專刊和雜誌都是用非
新聞題材傳播思想、理論和知識,提供文化享受,在這方面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專刊比雜誌讀者面更廣,時效性更強,篇幅(指單篇作品)更小,在專業性方面也不如某些雜誌那么強。作為
新聞紙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專刊同雜誌比,更具有較強的新聞性。這種新聞性是指所載內容與客觀外界正在發生著的變動有較為密切的聯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刊所載的內容更具有現實性和時代感;
2、用非新聞文字作為主要形式,對新聞版報導的新聞事件進行解釋、補充或引申;
3、專刊縮寫的內容是靜態的,但是借用了含有動態的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