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射戟台
- 位置:沛縣博物院內
- 相關人物:呂布
- 建立時代:東漢末年
- 形狀:圓形
- 材質:石板
具體介紹,溯源,評價,相關詩詞,
具體介紹
射戟台上有射戟亭,為六柱飛檐,造型精巧。在亭子的上面有幾幅彩繪,描述了呂布轅門射戟止戰的故事。
射戟台為古沛八景之一,“古沛八景”詩“轅門射戟尚為劉”就是指的這件事,現為省級保護文物。
現代書法理論家、沛人馮亦吾先生為亭題寫的對聯稱: 一弦飛矢鳴畫戟,十萬雄兵卸征衣。
出自《三國志·呂布傳》轅門射戟
溯源
為了各個擊破,他暗送呂布大批糧錢,籠絡呂布按兵不動,便派大將紀靈率精兵十萬直取沛縣。當時,劉備雖名為豫州刺史,實只有沛縣一地,兵不足一萬人,將只有關、張。可說兵微將少,力量極弱,自知不敵,便向呂布求救。呂布兵強將勇,自稱徐州刺史,他與謀士陳宮洞察了袁術的險惡用心,便親自帶兵援劉,在沛城西南角紮下營寨。
紀靈軍見呂布軍至,心裡便著慌起來。次日一早呂布在營中設宴,召紀靈、劉備共飲,並勸雙方罷兵。紀靈有令在身不敢應允。呂布怒令左右,植戟於轅門百步外,說:“吾著一箭射中戟枝,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有不從我言者,並力拒之!”語畢取箭登台,一發即中戟枝。紀靈懼怕呂布、劉備合力攻擊,遂罷兵而去。
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已經過去兩千年了,可是沛地的百姓卻把當年呂布腳踏的石盤一代代保存了下來,並為它築台勒碑。儘管呂布本人在史書中謗頗多,但他畢竟憑藉自己的智勇,使沛地人民免遭了一場戰爭的劫難。
評價
《三國演義》對這段歷史有精彩的描述:
漢獻帝健安十月 (公元196年), ” 袁術為暫時爭取呂布,主動修書與呂布聯婚,呂布也答應把女兒嫁給袁術之子。在那時,聯婚往往是政治鬥爭的手段。袁術看機會已到,遂拜季為大將,陳蘭、雷薄為副將,統領步騎 3萬,號稱10萬大軍攻打小沛。
呂布邀請大家重新入席,再各飲一大杯酒。酒杯落桌,呂布叫人取來弓箭。這時劉備默默禱告,願神靈保佑他一下射中。只見呂布撩起戰袍,挽起袖子,搭上箭,扯滿弓,猛呼一聲 “ 著 ” 一箭正中畫戟小枝,帳內帳外的將校無不齊聲喝彩。
呂布把弓投到地上,一手拉著劉備的手,一手拉著紀靈的手,高聲叫道: “ 兩家罷兵,此乃天意,斟酒來我們各盡一大杯,酒感謝上蒼的護佑! ”劉備面帶喜色,暗稱僥倖。紀靈呆立半晌,最後向呂布說: "將軍的美意我怎敢不從,只是領兵回去,無法向主公交代。 ”呂布說: “ 這有何難,我寫封信給親家,量他也不會難為你了。 ”
相關詩詞
清代詩人呂叔《上射戟台》詩云:
層台縹緲鎮雲山,試射轅門落照間。
月滿雕弓臨暮壘,霜明畫戟隱重關。
春旗一道寒光閃,鐵馬三軍笑語蠻。
當日偶然扶帝裔,風流千古重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