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手拳

封手拳

封手拳又稱封手八快,是一個源於少林的傳統拳術,也指其中的一個重要拳路。封手拳盛行於西北地區,在傳統武術流派上屬於內家拳,近百年來人才鼎盛,名家輩出,其風格獨特,尤其以展輪打法獨樹一支。目前在國內練習之人較多,有一定的客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封手拳
  • 外文名:The Chinese Kung Fu of FengShou Kune in LanZhou 
  • 地區:西北地區
  • 源流:少林寺
簡介,歷史傳承,常見拳術,風格特點,概述,關於輪子手,拳譜,蘭州封手拳歌訣,崆峒封手八快歌訣,封手名家,

簡介

一百多年前由南方一位官員在甘肅提督府任師爺將此拳傳給了當年在省提督府打更值夜的更夫,外號叫鷂子客的人。鷂子客本人就會武術,習練的蘭州撕拳、炮拳,經五年多跟楊師爺習練封手拳掌握了全部的套路,後將此拳傳給了家住西固寺兒溝王德成先生。王德成先生又將此拳傳給很多慕名前來學習的人。當時比較出名的有劉高棋、朱升寶,尕黑爺、陳登魁。
封手拳以其獨特演練方法及手法,並融合當地拳種,成為流傳於西北地區的傳統拳種,也是蘭州武林人士視為一種密不外傳的獨特拳種。

歷史傳承

楊稿爺
鷂子客
王德成
劉番(劉高棋),王占仁(眾人保),陳登奎(八大王),陳徵(尕黑爺)
八大王傳陳七爺,楊八爺(楊靜吾),田廣仁(田和尚),陳林(六大王),張伯川,金背河馬,王英(海爸),喜爸,水爸
六大王陳林傳王劍天、姚伯、陳德福、陳德義、陳兆貴、陳德明、管君、代利明、牛有福、劉梓、劉豪、劉江年、張德印、陳五爺
陳得福傳莫海、陳發弟、劉棣
陳兆貴傳李俊發、李福安、王成新、王成彪、劉有楨、陳兆園。
李福安傳呂群、趙毅、羅寶慶、陳忠慶、高明、蘇潔、劉玉乾、王文吳、張武緣、趙炎、白建肅、何其怡、宋銘飛、羅宇君、李飛。
註:因八門拳博大精深、傳承分支很多、因了解不全面不敢妄語、如西固寺兒溝王德成先生後人一支,鐘家河徐先生一支、西固劉先生一支水磨溝、廟灘子、鹽場堡、後五泉、阿乾鎮,安寧佰川先生一支、田廣仁先生一支、師大劉寶祿先生一支、馬灘、彭家坪、榆中、永登、臨洮、張掖、武威、平涼、臨夏等地、都有大批封手拳愛好者歡迎批評指正。

常見拳術

小母子、登州錘、展母子、二展母子、封手母子、封手信子、封手八塊、八門信子、醉拳河西母子等等。

風格特點

概述

封手拳以快捷的擊技手法,稱著於西北,其中之手法以獨特的展法最為鮮明。展法既是雙手在胸前抱圓用手背向前撩出。封手門套路很多,手法也很多。封手拳以展輪為主,又有劈、靠、撞、頂、拍、抓、擒、別、抬、翻、滾、吸、發、放、插、戳、挖,演練封手拳要求一柔二圓三快四扭五松,圓中求直、直中求圓。
封手門的拳術套路以展法為主。展法打出就有十五種之多,如虎步展、提水展、陰陽展等。
跤法有八種之多,如中字跤、走跤、抬跤等。
封手門的腿法有十二種:如大奔腿、小奔腿、跺子腿等。
封手拳又以輪子為主。輪子又分為八種:展輪、封手輪、胯輪等。
封手拳又稱封手八快。八快為腿快、手快、步法快、閃躲快、起伏快、轉換快、轉折快、跳躍快。
封手拳又講究練就三節四梢、滾背擰腰、扭腰縮胯。基本功要求極嚴,如拳譜中說:大者大 小者小 大似金剛小似猴,拳打身法棍打輪。如沒有很好的基本功,根本談不到演練封手拳。封手拳傳自蘭州西固寺兒溝王德成先生,此拳源自南少林,手法嚴謹、步法靈活、招法繁多,一招變八招,八八六十四招,上中下三盤齊動,防中有攻,攻中有防,多法並用。出手不見手,出腿不見腿,明腿暗發,十二種腿法踢、蹬、踩、踹、點、擺、合,用法不同。
封手拳是一種擊技性很強的一個拳種。源自少林,流入民間,融合蘭州原有的拳種,成為甘肅一種獨特的,全國少有的高深莫測的的拳術。

關於輪子手

“輪子手”是封手拳的一大特色。它好比老子《道德經》中所指的“道”,在拳法中更是包羅萬象,任何拳法都是通過“輪子”而隨意發揮,它能進招拆招,粘連滾化,吃勁化力,妙趣橫生。我練封手拳多年,如今仍在封手拳的“輪子”上玩味,它總有讓人摸不到底的感覺。封手門人時常都是懷抱“輪子”在打拳,就像是抱個球在渾身滾動。即使在公開場合練拳,門外人是看不出其拳法的,這種練法在封手門就叫“用腦打拳”,這種隱形的練法,在腦子裡始終有一個假想敵,敵人在變,自己也在變。必須經過長期習練,招法才能嫻熟,對搏起來很是自然。封手拳法看似沒來頭,正如鞭子抽打在人身上讓人受不了,就是這個道理。
封手拳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青少年練起來飄逸瀟灑,中老年練起來不費勁,老少皆宜。

拳譜

蘭州封手拳歌訣

八門正八門,出手先關兩扇門
劃手能顧上中下,挑手能打劈撕胯。
—打子母串連子,二打八快緊相加。
三打孿炮五點梅,四打四步頂千斤,
五打五路梅花炮,六打金鉤二釣魚。
七打三插又三挑,八打八門並手足。
打前顧後又左右,打個獅子滾繡球。
要問此拳名和姓,封手八快出少林。
又譜
封手進,八快忙。引手罩頂往下闖。
斜攔進,拐把肘,串子進步—聲吼。
二式八快穿堂過,楊掌封逼斜掌側。
反身側走玉環步,梅花遍地金錢落。
三勢迎風進八快,沉香力劈華山開。
飛天夜叉舞騰空,懷中抱月又歸來。
四勢二人緊搖頭,上步撩陰三插手。
金童倒坐山門外,單看羅漢鐵鞋穿。
五勢提捶鐵蓮花,天王倒托黃金塔。
中定步五虎朝陽,閃身過左右劈劃。
六勢行者盜芭蕉,退步珍珠倒捲簾。
張飛醉酒施巧計,夜過巴州收嚴顏。
七勢詐敗虎歸山,老祖騎牛過玄關。
串子手大劈大砍,懸偏樁橫胯當先。
八勢八快快中穩,頓開金鎖走蛟龍。
非刁手莫要毒打,用四兩巧破千斤。
註:封手拳又稱“母子拳”,是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北地區,盛行於蘭州的一種古老而優秀的地方拳種,甘肅武術界有俗語“秦州鞭桿河州棍,蘭州封手不用問”一說。蘭州是封手拳的故鄉,八門封手拳以蘭州為正宗,後傳入其他地區,各地區武術名家對其進行融會貫通,結合各自特色,形成個各地區的封手拳拳術,實乃武術界花開異朵,各表一枝。

崆峒封手八快歌訣

八門正八門,
出手先關兩扇門。
花打能顧上中下,
挑手能打劈撕挎。
大小輪兒抬肘轉,
金絲纏腕憑肘扳,
禁馬步、封關術、
腳下走的是亂八步。
糖葫蘆,到嘴邊,
子母手,一串串。
引魂手,閻王急,
再打個金鉤釣魚。
來人若是穿旗袍,
就打個三叉又三挑。
繡球繡球滾不停,
再打個四兩撥千斤。
風火輪子闖天橋,
五路閃電梅花炮。
六七八在拳譜里藏,
手法不在你問得忙。
五行相生必有克,
虎鷹魚蛇猴靈活。
身法總是屈中求,
恰似魚兒水中游。
拳法總是步當先,
恰似銀蛇草上竄。
出招勢如老虎猛,
恰似九天瀉涌流。
出手展法如放箭,
子母快手似鷹刁。
東山太陽西山落,
樹上的猴子水中的月。
拳法總是二同一,
有竅打的沒竅的。
拳法好在直中取,
有力打的沒力氣。
拳法多是快打慢,
沾連滾化就叫封手拳。
沾連滾化啥道理,
見手與你說仔細。
行家出手不留情,
留情封手藝不靈。
行步排子獨木橋,
封手八快任逍遙。
(崆峒封手八快是封手拳八門快手的總稱。而封手拳僅是八門拳中一種風格獨特的拳術。封手拳手法快捷,多以展法和輪子手見長;還有相當靈活的八門步法伴隨其中,並有技擊二十一字訣含在其中。近幾年來,崆峒封手拳深受習武愛好者喜愛,在平涼有了較快的發展,同時為崆峒武術又增添了一個優秀的拳種。)

封手名家

陳登魁,蘭州七里河土門墩人,生於清末民初,享年八十四歲,因武功高強,已達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獨樹一幟,許多省內外高手均敗於陳先生手下,武林尊陳為八大王(排行第八)、金城三劍客之一。
封手門一代宗師陳登魁(八大王)
八大王出生於1843年,即清宣宗道光23年,蘭州市土門墩陳家堡子瓦房族陳氏們中農耕世家。在家排行老八,自幼乳名人稱八娃子,膝下只有一女,陳登魁卒於1919年,民國八年,居住在蘭州市下溝,享年76歲。
八大王自幼喜愛武術,啟門學的是我蘭州傳統拳法的套路(撕拳,炮拳,打勁手,砍,攔,劈,切,橫打直發拳法)。風磨雨淋見其情。一代拳師出真功。1861年,年僅十八歲的八大王,經上溝買滷肉的李爸介紹給西固寺低下蘭州一代著名封手拳師—王德成,人稱王老爺。農曆金秋八月十五,八大王第一次拜見王老爺,王老爺:“你學的是什麼拳術?”八大王回答:“我撐個手你就會知道的”。王老爺從炕上下來,稍作休整。大王撐手就打(黑虎出洞)。王老爺使了(翻天接印帶標子跤),八大王被打翻在地。後來王老爺找李爸說:“不願收其為徒,即不想為武門惹來麻煩”。八爺回家後,左思右想,一直思考王老爺到底是用了深奧的手法將自己打翻在地呢?後來,大王爺多次請人與王老爺和祥多聚,再加上大王爺的忠誠善孝。王老爺最終被大王爺的誠意所感動,遂收八大王為徒。
一代拳師相傳口授,最早蘭州市的封手拳來自福建少林派系。1783年,即清乾隆48年福建省有一官員蕃台大人到蘭州轅上(省政府)為官,隨同韓師爺精通封手拳。期間,護院打更時,護院有一金城蘭州的鷂子客,人稱鷂子王。他清晨常在院內訓鷂子習武。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韓師爺身著官服走到鷂子王跟前,遂與其撐手相試,打了封手拳中的迎風接肘。鷂子王方知韓師爺武功高強。在以武相識後,韓師爺將自己的部分拳術奧妙傳授給鷂子王,之後,鷂子王又將其在韓師爺跟前所學武術傳承給侄子王德成,也就是王老爺
陳林,陳登魁之子,武林尊稱,六代王。
張百川,有內場陳林,外場張百川之稱。
陳發第,陳林之孫,封手拳嫡系傳人。
陳發弟,漢族,封手拳著名拳師, 武術六段。祖籍甘肅省蘭州,1946年10月19日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土門墩,現任蘭州市土門墩民間武術協會副會長。
練武經歷:
從小受武術之家爺爺六大王陳林的教誨與家庭的薰陶,從小對武術就非常熱愛,在爺爺手把手的教導下就學會了十字單拳,八虎單拳,通背母子,撕拳,炮拳,經過幾年的苦練,外場拳已經練的非常好了,經常跟爺爺一起去五泉山,白塔山等垃場子的地方去表演,經過自己多年的勤學苦練,在十幾歲的時候已經很有點功底,爺爺看在眼裡,高興在心裡,爺爺心裡想封手武藝後繼有人,後來爺爺把自已的封手武藝的大部分套路都教給了自巳的孫子,比如:封手母子、搌母子、跤母子、小母子、登州捶、棋盤母子、封手鞭桿、虎棍、虎槍等。
1967年爺爺六大王陳林去世,二十一歲時跟隨六大王的傳人親堂兄弟陳得福, 也是陳發弟師傅的尕爺繼續學習封手門武藝的內場手法,與行步排子攆拳的演練,經過尕爺陳得福數十年的的精心指導和自已的刻苦磨練,掌握了封手武藝的真諦與要領,並成為蘭州地區封手武藝很有名的拳師。

武術成績
2010年,甘肅省武術比賽中獲得封手拳二等獎,鞭桿二等獎
2012年,香港武術比賽中獲得八門拳一等獎,棍術二等獎,行步攆拳優秀獎
2012年,甘肅省武術比賽中獲得八門拳一等獎,棍術一等獎,攆拳排子三等獎
推廣傳承:
近幾年培養了大批的武術愛好者,跟隨陳發弟師傅練武術的大學生(甘肅理工大學)就有四、五十人,這就對八門封手的傳承與推廣起到了極積推動做用,並為蘭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挖堀、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對蘭州地區武術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兆貴
先生出生在蘭州土門墩村武術 世家,先生從小喜愛武術,天賦很高,悟 性超群,從小就隨其尕爹(叔叔。)陳五爺 習練封手門武術,陳五爺是蘭州有名拳師八 大王的徒弟,聽先生講:練拳先盤架,盤架就是 基本功,如壓腿,踢腿,馬步樁,朴步,朝天一柱 香等基本功,然後是單拳開始如:八虎單拳.八 勁單拳,梅花單拳.醉單拳等。這些拳練好就 等於國小畢業了,就開始教撕炮拳,練好 撕炮拳就給今後練封手打下良好基礎,先 生常對我說:撕炮拳是封手拳的娘母子。 再就開始學習捶拳,如:通背捶、七星 捶,登州捶,八門金捶等。這時國中學業 完成了開始教母子拳,如:周家小母、手 母子,關西母子,展母子、鄭江母子、疊 展母子等。這就該大學課程了,開始練: 封手排子(十趟),封手八快(十六趟分四節), 棋盤母子又名封手八法拳,(四趟)滾龍母子 (四趟)也稱封手芯子。行步攆拳(八趟文排 八趟武排)。封手八法母子(六趟)。
李福安
一間不算太大的平房裡擺放著一個深紅的兵器架,陳列著一件件精緻的器械,旁邊有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精神抖擻,靈光煥發,慈祥地端坐在太師椅上,他的後面掛著一幅赫然寫著“武苑耕耘育新人”的字畫。一門武藝幾十年如一日,一幅字畫是他不懈的追求。
封手拳
這老人便是我的師父,蘭州封手拳大師李福安先生。光陰似箭,日月如白駒過隙般從我的身邊一晃而過,從我2012年求學蘭州遇到師父李福安先生到現今已不知不覺三個年頭,跟著師父學拳的點點滴滴是我一個人在蘭州最寶貴的一筆人生財富。
每天早上五點多,李師父準時起床,帶著自己多年的夥伴——自己親手製作的鞭桿、長棍、連枷,騎著腳踏車,先到附近牛肉麵館吃一碗麵,然後去黃河邊開闊的土地上演練封手拳,往往是在他將自己的拳法練過好幾套之後,徒弟們才陸續到場學習。
李福安師父這個人不保守,往往是恨不得將自己平生所學全部教授傳承於人,無奈蘭州封手拳博大精深,一個套路想要真正打出封手拳的風格,那是難之又難,所以李師父身邊有的跟隨他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徒弟們,也僅僅是學到了一點點的皮毛。為了讓大家對所學更加深入了解,李師父經常是一個人戴著老花鏡坐在電腦前,給自己的學生、徒弟在網上通過QQ空間整理封手拳拳理和拳譜。由於李師父不會打字,他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用滑鼠在輸入法上面一筆一划寫下來的,有時候一個字得寫好多遍才能顯示出師父想要的那一個……一個老師父,教拳已至如此,每每回想,陣陣暖流湧上心來。李師父常說:“拳打萬遍,不打自轉。”除了給大家講解套路的用法之外,還經常督促徒弟對於所學的拳法要勤練不輟,與人交手,自然而然手上就有東西了,尤其是封手拳,沒有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刻苦,想要有所造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封手拳
偶爾聽李師父講起來他年輕時候在蘭州拜師學習封手拳的故事,深感那一輩人為了自己的愛好與追求,所下功夫之深。師父李福安先生,祖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從七歲開始跟隨西安著名拳師安三才習練少林兩儀炮錘武藝俊又投師張鴻道老師門下學習趙堡小架,而後偶遇全國大力士丁全福老師習練中國式摔跤。上世紀60年代,師父從西安考學到蘭州,聽聞蘭州封手拳十分厲害,高超有名,那時候封手拳在土門墩一帶是不外傳的,他為了習得好拳托同事之面,拜得蘭州八里窯羅授堂門下,習練封手拳術、後老師去世,又拜封手門第三代傳人陳兆貴老師門下學習封手門全部武藝。聽他老人家說,那時候他下班之後推著腳踏車走好遠的路到師父家裡,幫師父做一些家務,之後跟師父學拳,上班工資,一部分要補貼家用,一部分拿來孝敬師父,日積月累,由於他們刻苦習練,悟性很高,李師父逐漸把門派密不外傳的絕學交給了他,經過融會貫通,他真正接受了封手門系統的拳術、器械套路,終成蘭州封手拳有名的拳把式!做為封手門第五代傳人,李師父以傳承封手門武藝為己任.刻苦鑽研,天賦極高集眾家所長於一身,深得封手門武藝之精髄。從七歲開始練拳,今年69歲,習武6O餘年,天天堅持從不間斷,風雨無阻習武至今已經六十餘年。
封手拳
可以說,李師父習武是真真正正的不求名利,真正把練武當做人生的一大樂趣。在蘭州,凡是在武術這方面有所造詣的人,聽到他的名氣,都連聲誇讚他的封手拳古樸、自然,把傳統封手拳徹徹底底地練出來了。不僅如此,在新疆、寧夏、青海等地,好多把式也對他直豎大拇指。但師父對這點從來都滿不在乎,他說:“拳是自己慢慢練的,名氣是小事,只要自己功夫下到,有沒有那個名聲也就沒有那個必要了。”2015年平涼首屆崆峒國際武術節,李師父應邀前去表演。在開幕式上,他表演了一套封手芯子,只見他在場上展法上下翻飛,步法靈活,身形合一,提水展,陰陽展,五點梅花展,護步展……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走跤,抬跤,中字跤,古月跤,讓人防不勝防。結束後,四川青城派掌門人劉綏濱先生特意找到李師父,對他說:“您好,您就是在場上表演的那位老師傅吧,您的拳打的非常好。”又問李師父有沒有名片,李師父沒有名片,把電話號碼給了他,兩個人合影留念,劉先生真誠地邀請李師父前去青城山,並把自己的名片給了李師父,回到住宿地,師父把這張名片當做紀念收了起來。師父對徒弟們說:“拳是自己練的,真正喜歡武術,把自己的拳好好練,練出功夫別人自然會尊重你。”現在想想,李師父自習武至如今,沒有靠教拳吃飯,給徒弟、學生教的功夫學費也不怎么收,卻比收學費教徒的老師更用心、更認真。李師父已經是封手拳泰斗級的人物,卻一直守著黃河邊的那“一畝三分地”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練自己的功夫,教自己的徒弟、學生,八門拳研究會陳永興陳會長讓李師父做研究會副會長,可是李師父卻一直不提這個頭銜,依舊是處於民間,就像古老而神秘的封手拳一樣,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早已聲名遠揚。
封手拳
現任蘭州市武協委員,甘肅省八門拳研究會副會長,蘭州黃河武館館長,新疆八門拳拳友會顧問,國家三級武術裁判,2OO6年在武當世界傳統武術節封手拳獲得金牌,2OO9年在山西右余全國武術精英賽,在高手如雲的賽場上,連取三枚金牌,香港第十屆武術節獲得拳術,長器械金牌,20l5年平涼世界武術節獲得拳術,長器械金牌,省市比賽第一名不下三十多項。學生全國各地都有,福建,山東,河北,遼寧,淅江,江蘇等地。在本省平涼,永登。臨洮,張掖。隴西,定西都慕名前來學習,為繼承發楊甘肅封手門武術做了很大貢獻,曽被省市六個電視台採訪並專題報導。
蘭州晚報,晨報,鑫報,商報,平涼日報,均有專訪報導,多次以領隊教練的身份組隊參加省市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蘭州市多次組織大型武術表演。被省武術協會評為優秀輔導員的光榮稱號!先生致力發揚中華國粹,武德高尚,教藝教人,不好勇鬥狠桃李滿天下,英明流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